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朕看上的小姑娘太讨喜
  4. 第183章 送钱送礼
设置

第183章 送钱送礼(1 / 1)


十月初十当天,穆书白很早就被两国使臣要人喊了去,要他陪同一起去皇宫求见皇上。

穆书白赶过去之后瞧着那些人抬着的一箱箱银钱。

心中却如蚂蚁在爬般难受,在昨日他听了吩咐要人去盯着这使臣团的人。

传回来的消息却让他震惊的不行了。

当夜就想入宫来将所得消息告知皇上,但想起当时皇上要他去做这事的时候,特意提了一句,要他沉住气。

他只能硬生生的憋着等了天明来说,却不想先被这使臣喊了来要他一同护送这些银子来。

等入了宫,见了皇上,因使臣还在,他即使心中再急切想与皇上说昨日所调查之事,他也不能当着他们的面说。

这不,只能一脸严肃的吩咐人做着事。

而使臣团的人见着今日有些不苟言笑的穆书白,觉得有些反常。

毕竟这些天以来,基本上都是穆书白在他们使臣中间负穿梭负责事务,对他们虽瞧着也是严肃的,但还是会时不时得笑上一笑。

但今日从在宫外打招呼到一路进皇宫的这段路程里,可一直都没见他笑过。

只是看着他在那严谨的检查着搬银子的人,觉得那些反常的也觉得正常了。

要让他们来护送这二十万两黄金,怕是会比他还要严肃些。

毕竟这钱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要知道就这些可花了他们多少心血。

他们谋划了这么久的事情,就因这些钱又要耽搁了。

而肖译在御书房中,见着穆书白陪同使臣将这些银子送来时,脸上只是露出些不解。

眉梢轻挑,语调拉长得道:“你们这是何意啊?”

两国使臣对瞧了一眼,谁也不服谁。

罗刹国使臣先上前一步恭敬道:“皇上,昨日外臣们不胜酒力,破坏了皇上精心安排的宴会不说,还破坏了那么多的器皿。回去之后银川公主将外臣狠狠的训了一顿。这不,一早就要外臣将这些东西送来,好赔偿一些。这样公主与外臣心中也好受些。”

蒙古国使臣听这东夷国使臣把自己要说的话都说了去。

心中暗骂:“狗腿!”

但面上却是挤着十足的恭敬神色道:“是的,皇上,昨日恪婧公主也训了外臣这番,这不今日除了要外臣将这些银钱送来。还特意要外臣将这佘太翠玉石赠与皇上,愿皇上万寿无疆。”

话语掷地有声。

他一说完便有人将那东西打开给皇上看。

只见一大块完整的翠玉石正放置在那箱匣中,颜色丰富,质地致密,色泽亮丽。

一看便知这翠玉石品相极佳。

要说这恪婧公主玖徽语倒是个妙人,送皇上这么一大块翠玉石,而不是单一的送某个首饰。

这不就是为了让皇上能将这翠玉石好好打磨,自己去琢磨制些首饰吗?

用来赏赐人也是极好的,毕竟这翠玉石可是个好东西。

有带来吉祥、福泽与安宁等意。

据说也可辟邪驱魔,招财聚财也是行的。

肖译瞧了那块翠玉石脸上带着淡淡笑意道:“恪婧公主有心了。”

而罗刹使者头头瞧着蒙古使臣不仅送了银钱来,竟还送了这么份大礼。

气的牙齿都要咬碎了,他就说怎得他们搬得箱子比他们多,原以为是他们箱子小的缘故,哪成想竟然是在背后搞这一套。

真是阴险!

这样一来,皇上岂不是要觉得他们蒙古公主懂事了?自家公主以后与那蒙古公主比岂不是就要低人一等?

这要公主知晓了还不得要剥他们一层皮?

本身自家公主就看那蒙古公主不顺眼。

真真是阴险小人。

而肖译坐在上首才不管他们之间的道道,只挥了挥手要人将这些银子与翠玉石搬下去。

才又重启话语:“那些个器皿都是些身外之物,哪里就值当两位公主花这般心血来补偿,真是太客气了。倒叫朕踧踖不安。”

“不敢不敢,这都是应该的,本就是外臣们的错。皇上收下了,外臣们才能心安。”

肖译装作为难的样子道:“如此,那朕便收下了。替朕与两位公主致谢。”

“是。”使臣们应答。

“江德福,将朕给二位公主准备的香囊交于使臣们带回去。”

肖译对着站在一旁的江德福吩咐着。

而使臣们接过了这香囊,那颗悬着的心也终于是放下了。

这香囊代表什么?

不正是同意公主们入后宫吗?

如此一来,他们只要回驿站等着圣旨来就行了。

这事一成,两国使臣便乐呵呵道:“多谢皇上赏赐,外臣便先回去与公主道喜了。外臣告退。”

穆书白在一旁听着肖译与两国使臣的往来,心中暗骂肖译:老狐狸,真会装。明明是自己设了个局让人家进,这会装的真像啊,不要脸!

明明和亲之事是板上钉钉的,他非要从中狠狠的敲诈一笔。

人家还得对他感激涕零的,果然君王都是狡诈。

还好自己平时对他言听计从的,不与他作对,不然,自己这脑子,怕是被卖了也得替他数钱呢。

使臣们高高兴兴的退下之后。

肖译才对站在一旁别扭的穆书白道:“有什么事就说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与你家夫人闹矛盾了呢,一大早的就耷拉着个脸。”

“皇上,你有所不知啊!你可知他们这些钱从何而来?他们竟然在京城有……”

穆书白火急火燎的说着,恨不得将昨日知晓的事情全说出来。

但肖译压根不给他这机会,直接接了句:“钱庄亦或者是酒楼?亦或者是那醉香楼?”

穆书白听着肖译说出的这些话,一脸惊吓道:“皇上如何知道?”

原来当初罗刹国在边境屡次挑衅就是为了将自己国家的人安插进燕王朝就是为了和亲做准备。

想靠此当作他们直接的来往联系,而那蒙古国因与东夷国比邻而居,自然知道他们的动作。

便也安排了人来,他们都是以商人身份来的,自然他们当时并不知晓。

毕竟现在各国之间相处算较和谐,商贸往来也算频繁。

自然没人会往这事上面想。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