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建好的鸡鸭棚宽敞明亮,又干净。
“林姑娘说,这里会养鸡和鸭,以后我们能给它们喂食,还能赶着它们去河里。”说话的人是平郡目前最小的孩子,六岁的古力。
站在他旁边的是阳江的女儿,阳佩,今年六岁。
古力出生后不久,父母相继离世,是阳江收养了他,让他和阳佩一块儿长大。
即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想着古力扔掉。
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得靠着平郡其他人的接济,才能养活两个孩子,古力有时候也跟着别人过几天。
“阿爹说,人都没有吃的,没有东西给它们吃的。”阳佩趴在窗户边,“这地方好大,比我家都大。”
“林姑娘肯定有办法的。”古力对鸡和鸭充满了期待,“阿米哥哥说,有了鸡鸭,要是没有吃的了,我们还能吃它们呢。”
阳佩瞪大了眼睛:“那怎么可以!”
“只是实在没有食物的时候。”古力据理力争,“我们都没有吃的了,肯定也没有吃的喂它们了。”
“它们只有那么大,吃得很少的!”阳佩认真地道,“阿爹说,它们还能吃蝗虫,我们得好好养着它们,让它们把蝗虫都吃掉。”
古力想想也有道理:“嗯,让它们把蝗虫吃光。”
“林姑娘让我们好好照顾它们呢,你可不能再想着吃它们了。”阳佩盯着古力,让他点头。
“我肯定不吃。”古力觉得这话没有一点气势,又补充了一句,“宁愿饿死也不吃它们。”
“这就对了。”
“你怎么知道鸡和鸭都很小啊?”
“阿爹说的呀,他还画了画。”阳佩取笑道,“你看见爹爹拿笔出来,就跑了,就没有看见阿爹画的。”
两个孩子说得起劲,就听到阿米在叫他们:“古力,鸡鸭送过来了,你不来看看吗?”
古力和阳佩慌忙爬下来,朝阿米的方向跑去。
见阳佩跑得慢,古力停下来,拉着她一起跑。
初霜回来了。
跟着她一道来的车队十分长。
宁宛华和黎染跟着一起来了。
“小姐。”初霜顾不得休息片刻,也没有喝一口水,就赶紧走到林晓禾的面前,“这些鸡鸭的情况很不好,死去的鸡鸭已经尽快地拿走了,可是它们还是不停地生病。”
初霜忧心忡忡:“车队的人说,一路上都是这样的情况。天气炎热,为了护着鸡鸭,他们避开了白日赶路,这路上耗费的时日长了。”
林晓禾早有心理准备。
这么远的路程,要运过来实属不易。
“有存活的鸡鸭就行,先送去棚中。”林晓禾转身交代陶因宁,“你去准备茶水,他们一路劳顿,需要祛暑。”
“是,小姐。”
林晓禾随着车队一路到了棚子,陶因宁已经提前安排好人,将棚中的水渠倒满水。
车队还剩下部分米糠,全部搬进了鸡鸭棚中。
鸡和鸭病恹恹的,没有一点生气。
对鸡和鸭没有印象的古力和阳佩都能看出来,它们的情况不好。
“佩佩,阿爹说鸡和鸭会这样吗?看起来不太好。”古力不太确定。
“好像不会这样,阿爹说,鸭子会嘎嘎叫,小鸡会叽叽叫,它们都没有叫呢。”阳佩十分担心,“阿力,你说它们是不是生病了,可是它们有吃的呀。”
平郡的人,满怀希望地盼着鸡和鸭过来。
现在看到这一副光景,心里不免有了几分失望,这样子还能成活吗?
林晓禾指挥着人将鸡和鸭分别送到不同的窝里,那些动都不愿动的鸡鸭,林晓禾亲自将水送到了它们的嘴边。
“先观察两日,许是太热了,不愿动。”林晓禾在众人的注视下,忙碌了好一阵子,其中也有几个人主动来帮忙的。
林晓禾在众人不注意的时候,已经在各处水中都加上了泉水。
多多少少会有作用。
听到林晓禾的话,众人都不敢多言。
这些鸡鸭,看着就不太行了的样子,休息几天都不一定有用吧。
不过林晓禾的话,他们也不会去辩驳。
左右等两日看看再说。
听闻鸡鸭送来了,关心此事的塔姆也破天荒地来围观了,见到此情此景,心里不由叹了口气。
要将鸡鸭运来此处,最好还是去珏国。
这幅光景,让平郡的人心都灰了一半。
“小姐,这鸡鸭还能成活吗?”初霜第一次管事,结果就是这种场面,心里更为焦急。
“能。”林晓禾笃定地道,“你做的很好,能带过来就很好。”
初霜安心了,取出箱匣:“小姐,和顺宁镖局签下的文书都在此处,还有一部分是闻掌柜让带过来的。”
“好,一会儿你放我房间去,晚点我再看。”林晓禾嘱咐着,“你先下去休息,这不需要你做什么。”
宁宛华已经自来熟的在林晓禾的房间歇着,就躺在林晓禾的躺椅上,看见林晓禾过来,笑眯眯地道:“这躺椅,是给我准备的吧。”
“你躺着吧。”林晓禾不和宁宛华争,在黎染的旁边坐下,“郡主和宛华姐已经认识了?”
“我听到她来边关城了,就去找她了。你说她和我很像,我就想去看看。”黎染嗤之以鼻,“她懒得那副样子,能坐着就不站着,怎么可能和我相像?为了学武,我每日可是鸡鸣时就起来。”
林晓禾轻笑:“然后呢?”
“只有一点像,一点点。性格志趣还是挺像的。”黎染不情愿地承认,“人也不错。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娉婷她们,可崇拜我了,还要我教她们骑射呢。”
宁娉婷这几个孩子,这么多年拘在后院,三个人的性子不一,但都对骑射有兴趣。
宁宛华倒是会。
可是教不了自己的女儿。
黎染取笑宁宛华,语气里满满的得意:“这人根本不会教,总让娉婷她们自己领悟,这能悟出个什么来,我只露了一手,娉婷她们都愿意跟着我学!”
“让你教,能和我一样保持平心静气,就算你做得好。”宁宛华巴不得把这事推给别人,免得为了学业,影响了她们母女四人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