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之前盘点了“汉初三杰”的韩信、萧何,我们接着来看最神秘的张良。
张良生年不详,卒于汉高后二年(公元前186年),字子房。关于他的出生地,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颍川城父(后世河南省郏县)人,另外一种说法是沛郡(后世安徽省亳州市)人。
张良是战国末期乃至秦末汉初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西汉著名的开国功臣。汉高祖肯定他的智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名列"汉初三杰"之一,凭借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成为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上的头号谋士,被誉为“谋圣”,与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诗圣杜甫等大才并列为华夏十四圣 。
张良出身在战国末期韩国的贵族之家,他的先祖在韩国担任过五代韩王的丞相。他的祖辈能力有限,却五代为相。张良智勇深沉,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不等他崭露头角,韩国就被大秦灭了。这既是张良和张家的悲哀,更是韩国的悲哀。
在大秦灭掉韩国以后,张良家从一国的顶尖跌至凡尘。面对国恨家仇,张良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报仇雪恨之路。
张良已经文武双全、锋芒毕露,一心想为韩国报仇。他遣散家中仆人,连弟弟死了也不下葬,只为省一点钱报复大秦。
项庄:卧槽,好无情!
季布:卧槽,好残忍!
钟离昧:卧槽,好无情好残忍!
张良:你们不敢做的事,老子做了!
范增:真豪杰也!
张良:亚父谬赞了!
陈玉:张良聚集了全部的家财寻访高人,只为刺杀秦皇来达到复仇的目的。
有如此大才却不能也不愿为统一的大秦帝国效力,这既是张良和大秦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为了更好的报仇雪恨,张良到处寻师访友。他在淮阳学礼时遇到了仓海君,两人相见恨晚,共同制定了谋杀秦始皇的计划。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8年),张良事先打探到秦始皇出巡要经过博浪沙。张良提前找到了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期间一直派人打探秦始皇的准确行踪。
经过一番探查,不断寻找合适的埋伏地点。张良最终选择了博浪沙(在后世河南省原阳县东郊)。
博浪沙是一个理想的刺杀环境,路面起伏不断会导致秦始皇东巡的车队不得不降低车速,能够提高刺杀的成功率。博浪沙北面是黄河,南面是官渡河,河边芦苇丛生,便于刺杀后逃跑。
按照西周尤其是春秋战国以来君臣车辇的规定——天子六驾,此时华夏天子是秦始皇,尽管张良内心不愿意承认。但是秦始皇所乘坐的车辇由六匹马拉车这是事实,而其他大臣的则是四匹马拉车。因此,张良定的刺杀目标是六驾马车。
但是,秦始皇也不是小白,为了安全起见,准备了多辆六匹马拉的车驾,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混淆视听。相传这一方法,是由原来秦国的国尉尉缭想出来的。
秦始皇的车队慢慢朝博浪沙驶来,张良与大力士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但是,太多的六驾马车让张良和大力士犯了难,只好选了他们觉得最有可能的一辆,结果击中的是伪装的车驾。
同时也说明,秦始皇命不该绝。秦始皇勃然大怒,屠灭了附近的村子却一无所获,于是下令全国缉捕刺客。
项羽:暴君就是暴君!
范增:滥杀无辜!
秦始皇:两头狗崽子,你们也好不到哪去!
李斯:就是!老鸦别说母猪黑!
项庄:好歹项王没有被刺杀!
李斯:那说明他连被刺杀的价值都没有!
项庄:胡说八道,后人评价项王——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李斯:秦始皇陛下是公认的千古一帝!
陈玉:没错,项羽确实没有被刺杀过,只能说明他武力很强。
项羽:谬赞!谢了!
李斯:项羽小儿,听话要听音,先生的意思是你确实没有刺杀价值!
项羽:胡说八道!
李斯:明明就是!
陈玉:历史上明文记载的对秦始皇的刺杀只有三次,荆轲和高渐离都是做了有死无生的打算一往无前,可惜败得很惨。三次刺杀中,只有张良全身而退,逃过了秦始皇全国范围内的追捕 。尽管,没有取得成功。但是,秦始皇到死都没有知道凶手是谁,可见张良谋略之深。
荆轲:偶像啊!
高渐离:牛啊!
张良:基操,勿六。
樊哙:牛比闪闪!
张良:你慢慢闪!闪完就挂吧!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