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明通过对香山岛内的市场调研最终决定侨兴居不做酒楼生意,也不做最初设想的烧烤生意。
而是选择了一种全新的快餐、送餐生意,他选定的经营种类只有两种可供选择,都将是采用当地最寻常的鱼和米烹制而成。
一种是香辣豆豉鱼配白米饭市场成本价十文;一种是盐味豆豉鱼配杂粮米饭市场成本价八文。
这鱼的烹制将采用罐头厂很受市场欢迎的独家配方,用他为罐头厂特别研制的高压锅烹制,不但肉鲜骨脆还味道独特。
他每份快餐的市场出售定价就是食材的成本价格,也就是说快餐和百姓自己烹制的成本相同。
他的这个计划立即就引起了所有人的质疑,开店不赚钱难道只赚吆喝吗?
“开店当然是要把盈利放在首位,只不过我们不是从消费者身上赚钱,侨兴居快餐的盈利渠道是从供应商身上赚差价。
例如百姓们从本地粮店采购大米的零售价格是十文,我们从粮商那里大批量长期采买价格也许只需要九文。
这批发和零售之间的一文钱差价,就将是我们侨兴居快餐的盈利模式。”
朱喜明当即授权董小宛和卞玉京负责找当地大粮商批发采购食材,力求用集中采购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
还特意告诉她们食材的采购量要大,就按每日五千份快餐的标准签订一年期采购合同。
如果侨兴居快餐经营失败了还有十多万新军可以分担采购到的食材,所以在找当地粮商采购食材时胆子要大一些不要有任何心理负担。
侨兴居将对外招收五名主厨和十名帮厨,还有二十名向各处人员密集场所送餐的伙计。
他们每人一日两餐免费还会统一发放服装,每日还会有三十文的保底工钱。
如果侨兴居快餐生意兴隆每日销售量超过五千份时,超出部分的收益他会与伙计们五五分账。
朱喜明心中想自己的快餐在这个时代价钱最低,味道最好,口味更新快,服务送到门,这总比一家一户自己煮饭吃要实惠很多。
快餐用的容器他想到了当地随处可见的竹筒,用竹筒不但经济实惠还可以提升快餐的香美口味。
朱喜明现在也越来越被权力和财富那无所不能的魅力所折服了。
当他做出这些决定后短短十日时间内,他心中所描绘的快餐店所有蓝图就一一变成了现实。
朱喜明对董小宛和卞玉京所负责的食材采购结果也很是满意,批发价格比零售价格低了两成。
侨兴居快餐店开业前三天就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将整个香山县民众的胃口给吊了起来。
崇祯十年十月十日,大明帝国第一家快餐店在广州府香山县城中隆重开业了。
当第一批2000份竹筒快餐被统一着装的二十名伙计,用独轮小推车送往各指定快餐销售点时。
侨兴居快餐店外也随之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和围观百姓的欢呼声。
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结果竟然是,侨兴居快餐店这一日在四个时辰之内竟销售了一万份快餐,可还是没有能够满足当地百姓们的购买需求。
朱喜明看着店内里里外外累倒一片的三十多名伙计,他当即大手一挥就将今日这一万份竹筒快餐所得利润两万文钱全部平均分给了伙计们。
用来表达他对伙计们这一日的忙碌和自己事前考虑不周的歉意。
他的这个决定立即就引来了一片欢呼之声,三十五名伙计如同打了兴奋剂一般满血复活。
他们继续干劲满满的开足马力,将侨兴居内外收拾的妥妥当当为第二日正常营业做好准备。
朱喜明也让卞玉京在门口贴出布告,侨兴居快餐店再扩招十名后厨和十名派餐的伙计。
招工布告张贴出去不到两刻钟时间就招人完毕,还有很多来人惋惜的守在店门口久久不愿离去。
这侨兴居快餐店开业第一日伙计们每人竟然得到了高达五百文的工钱,这种好事打着灯笼也找寻不到第二家了。
朱喜明接下来的日子里与给侨兴居供应食材的米、鱼、调料、竹筒、柴商们再次协商。
在确定了食材的质量要求后与他们再次加大了采购数量,并取得了供应商们再次让利的结果。
侨兴居食材采购价格将全部低于市场价格两成三,又重新签订了更大采购量的一年期契约。
这就无形之中为侨兴居看似无利可图的竹筒饭快餐,带来了一份长期稳定的盈利收入。
侨兴居的生意随着当地百姓们的认知,二十日后就稳定在了每日两万份的固定数量上。
这还是朱喜明考虑到伙计们和店铺的承压能力,才不得不放弃了一些距离相对远的市场需求。
但侨兴居的出现也带动了香山县快餐行业的繁荣,只不过小商贩们都在抱怨为什么侨兴居会不赚钱赚吆喝。
朱喜明在侨兴居快餐店的生意步入正轨后,又将精力转移到了他的第二个目标上。
那就是要凭一己之力改变香山县域内的脏乱差,还有就是打工人群的恶劣生存环境。
他安排赵二宝去约了这香山县的丐帮帮主杨老大见面,地点被杨老大安排在香山县大井。
赵二宝在特战连提前完成布控后,才放心的陪同朱喜明如期来到了见面地点。
出乎朱喜明想象的是这位丐帮帮主杨老大竟然是一身儒衣打扮,年纪大约四十多岁,身材健硕中等身高。
只是不知他今日出于何种原因考虑,在两人见面时脸上竟然蒙了块布不愿以真面目示人。
杨老大见到朱喜明望向他的眼中充满了疑惑,便首先开口说道:
“朱老板你不用如此奇怪,丐帮弟子虽然是下九流但也并不是你这位富贵公子所想象的那样不堪。
非得一个个蓬头垢面破衣残体不可,只要是孤苦伶仃衣食无助的苦命人或是愿意给这些苦命人提供帮忙的人都可以加入丐帮。
不知朱老板今晚与我相约有何见教,还请您能够明言。”
“见教可不敢当,我只是见这香山县城内靠乞讨求生的人很多。
看到他们的生存状况很是艰苦,所以就想给他们一份力所能及的差事去做,帮助他们解决这一日三餐之忧愁。
不但可以让丐帮弟子自力更生还可以造福乡里,只是不知杨帮主可有兴趣一听。”
朱喜明很是自来熟的找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上去,很随意的和面前的杨老大说着话。
“这对丐帮弟子可是一件大好事,杨某很有兴趣听朱老板讲来听听。
只要是我丐帮力能及的事情,我就一定会帮助朱老板完成善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