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4. 第257章 畅游琼岛(5)
设置

第257章 畅游琼岛(5)(1 / 1)


回房间洗漱过后的林书语窝在顾北渊怀里吃草莓。

没办法,她饿了。

晚上饭菜没吃多少,光顾着喝椰子汁了,这下把自己整饿了~

顾北渊看着财经方面的书籍《国富论》,还是30年的版本,72年的时候再版了,两人看的很多书籍不方便摆在外面,大部分时候都被林书语收着,她的空间已经成了两人的杂物间了。

“看出什么心得了没有?”见男人认真看书,林书语忍不住问道。

“我才看了上卷,没怎么懂,反复研读呢。”顾北渊拿了个海螺递给小妻子。

“那你慢慢看吧,反正我不想懂,你看不懂可以去学校旁听课程,再翻译给我。”林书语是懂得如何最大化偷懒的。

“这么懒?不是还在看《对人进行投资》嘛,怎么,犯懒了?”顾北渊点了点她的鼻子,两人闹作一团。

“好嘛,还不准我有个首富梦想吗?”林书语吐舌,她没少研究经济学方面的书籍,一些书籍还是从港城过来的外文书籍。

“准,准,当然准。”顾北渊连忙改口。

两人从商,满打满算也有四年了,现在已经是京都首富般的存在了。

“真好看!洗干净就跟定情信物似的。” 林书语打量着手里已经清洗好的海螺,眼珠子转了转;

“你当初都没送我什么定情信物!” 十几年前两人做了多少出格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也当真是让人羞愤。

“我没送??你个小没良心的。”

“工资本在你手上,奖章给了你,毯子还在卧室里铺着,照相机刚才你还翻着看.....”

“再说了,我可是什么都给了你.......”

“你现在说这个话不亏心?嗯?” 顾北渊捏着林书语的后脖颈,气息环绕在她的耳畔,语气委屈,控诉着小没良心的妻子。

林书语:........虽然.......但是.......

自觉说错话的林书语讨好的冲男人撒娇,两人吻得难分难舍,没忍住弄了两次,好在顾北渊还算节制,知道明天要早起没折腾她~

只说了一句:“欠着,回去还。”

........

按照行程安排,第二天一行人六点出头就上了客车,今天的行程是路过椰城,顺着公路一路往南;据宾馆的工作人员所说,越往南海边的风景越好。

给林书语出攻略的一个学生便是来自博鳌公社的,这环岛旅行的法子便是她出的。

据她所说,从博鳌公社往南,去到三亚公社那里的风景最好,而且水产也十分丰富,那里还出产过进贡的珍珠,这也是林书语把三亚设定为目的的的原因之一,她喜欢大珍珠!!

众人迎着日出一路往南去,早饭就定在博鳌公社的大饭店。

一人一份的猪肠粉,配上热乎的大包子,时间还早就去集市上逛了逛。

“这个是什么鱼的鱼胶?” 林书语指了指摊位上的一种金黄色的鱼胶问道,这颜色看着就很好。

“这个啊,是金钱鱼的,少得很,下一次网见不了多少。” 摊主操着一口不流利带口音的白话给几人介绍着。

实在是这一行人跟这个小集市格格不入,一看就是有钱人的打扮。

“这些鱼胶跟鱼干我都要了,要多少钱?要票不要?”林书语可不打算错过这珍贵的东西,毕竟她的秘方本本上可是有记载的。

“啊?”摊主显然没想到这居然会有人来买。

他是想着摆出来碰个运气的,没想到运气这么好。

“嫂子,你们也散开瞧一瞧,遇上的就多买些,张叔你们也是,这可是好东西,男女老少皆宜的,遇上了自然多买点回去。”

林书语看了眼,这个集市人不多,但多多少少都有人摆这些东西的。

“这怎么吃啊?”老张是晋省人,自然不认识这东西。

“泡发了炖汤就行,能驱寒、去湿、止血、补血、活血,可是很难得的东西。”

“那我去看看,帮老姚也买上一份。”姚叔跟司机留下看东西了。

“同志,一共六斤胶,六斤偏口鱼干,七斤半的三牙鱼干,十二斤的九肚鱼,十五斤的白鳝干。”

“收您80,不要票。”摊主搓了搓手,打算收便宜点,这一次性的大主顾可遇不可求。出门前他才称过的,自然记得这些东西多重。

“这样吧,给您100元整 ,还有20斤粮票。” 林书语皱了皱眉,这东西价值肯定不止这些。

摊主刚刚说是出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换点钱给孩子出学费,她自然是不会做这坑人的事情。

林·大财主·书语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票了,她这次出行带了一箱子的钱票出来呢~

(ˊ????? ? ?????ˋ)

(ˊ????? ? ?????ˋ)

“给您钱票,您数一下。”顾北渊拿了林书语的钱包,数了钱票递过去。

“小景你跟爸爸辛苦一下,先送回车上吧。”

林书语拿好钱包准备继续逛,几个孩子跟着老爷子几人早就逛到那头去了。

林书语跟着小儿子来到一个摊位前,满满都是呈米黄色的鲍鱼干,看样子摊主也刚刚摆上,质地有光泽,外形呈椭圆形,鲍身完整,个头均匀,干度足,从肉质观察,鲍鱼肉厚,鼓壮饱满,新鲜。

有买鲍鱼干经验的林书语拿起一个对着太阳照了下,阳光下的鲍鱼中部呈红色,就像晒干的柿子一般,看着十分诱人。

“这些什么价格?”林书语问道,语气放平,尽量慢慢说。这边的人常说的都是当地的方言,普通话不是那么标准。

可惜摊主似乎不懂得普通话,两人你来我往的几句话也没搭上线。

看得小小的顾洵竹跟着干着急。

好在这时去放东西的顾北渊父子俩带着司机回来了,他是当地人,上来就帮两人做了翻译。

“他说这个大个头的6块钱一斤,小一点的4块钱一斤。”司机翻译道。

“来,小景帮妈妈一起,你跟着师傅在走一走,遇到好的都领来这边称了吧,都买回去。”林书语说道,前半去跟儿子说,后半句跟老公说。

“叽里咕噜......”师傅帮着翻译了一下,摊主连连点头。

原来这个集市是每两三个月才办一次的自由市场,在县政府那里报备过的。

偶尔会有懂行的外地人来,所以大家也都趁着机会把家里的存货带出来,期望能得个好价钱。

“妈妈,我们带够钱了吗?”顾煜景拉着林书语,他刚才算了一下,一斤6块钱,十斤就是60块钱,那妈妈要买很多斤的话会不会带不够钱。

“够的,妈妈带了好几个小钱包呢!”林书语半点不慌,顾北渊这个男人可仔细了,出门前就把十来个钱包都塞满了,让她收起来,用到的时候掏出来就行了。

“妈妈,这个炖鸡汤很好喝,对吧?”顾煜景说道。

“对的,之前郑阿姨寄了好些给我们的,味道可好了!”林书语说道。

以前在桦甸农场的时候没少吃郑媛媛从南方寄来的海鲜干货。

司机带着顾北渊去几个摊子面前叽里咕噜一顿,大家都拿上自家的鱼胶和鲍鱼干过来了,两个嫂子见状,也不到处看了,帮着挑拣打包,自己也买了个十几斤的。

今天也是皆大欢喜的一天,小集市里的鱼胶、鲍鱼干什么都基本上被几人扫干净了,还有一些少见的海鱼干,光是林书语就花了快一千块钱;

林书语还花十块钱淘到了一小碗五颜六色形状不一的珍珠,打算以后找机会做成饰品。

几个大男人在一个鱼摊前参观,认识了不少能吃的鱼品种,打算待会大展身手呢~

调皮的顾洵渝兄弟拉着老爷子去买冰棍,大冬天的车上每人一只冰棍,也当真是......

非常合适!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