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4. 第228章 不平凡的76年(1)
设置

第228章 不平凡的76年(1)(1 / 1)


76年元旦刚过,就传来了噩耗。

那位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人与世长辞。

11号这天,冒着刺骨的寒风,百万民众自发聚集在长安街,在通往八宝山的道路两旁,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伟人的姓名,陪伴他,走完最后一段路程。

林书语眼眶湿润润的,手里照相机不停,拍下了许许多多感人的画面。

自此,“周总理”三个字,成了一份永恒的怀念。

相比群众们的不舍与怀念,在政治上,“反动团体”不仅发出种种禁令压制悼念活动。

京都的氛围一再沉闷,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位伟人。

今年的春节可以说是过得如履薄冰,因着G委会的手伸到大院里来了。

既然这样,林书语就接着把自己的设计稿子完善下去。

Zoé说的话‘时尚要与国际接轨’,‘你们穿着的服装太压抑了’......给了自己很大的灵感,她想尝试自己设计一批服装。

至于有没有开服装厂的本事,那还另当别论。

现在国内的服装依旧是以黑/蓝/灰/绿为主的宽松的工装服,衣服款式简单。

以前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布拉吉,可后来就渐渐淹没了,不是不能穿,而是不敢穿:稍微花里胡哨点的衣服就容易被标上‘奇装异服’去批判。

林书语还是很喜欢布拉吉的,她还有好几件这样花色艳丽的连衣裙,可惜后来都没怎么穿过了:这款连衣裙样式跟列宁装一样是从北边传入国内,泡泡短袖,泡泡褶皱的圆领连衣裙,后系腰带;很受年轻女性的青睐。

林书语自然是知道这紊乱的时代快要结束了,自己在房间画了不少设计图纸,主要受众是青年女性。

Zoé说他们的国家现在流行的是‘嬉皮士文化’主要以:‘牛仔、衬衫、西装、大衣外套、喇叭裤’为日常穿搭,更别说有好几个抢占着世界市场的大品牌了。

林书语把Zoé送的款式图认真研究了下,又研究了下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再把家里的旧报纸翻出来看,打算自己着手描绘好些服装。服装是很能衬托出一个人气质的,或性感、或婉约、或端庄、或活泼、或成熟......

看了那么多的资料最有灵感的莫过于清凉的裙装。

短裙的裙摆大多及膝,有贴身显曲线的牛仔裙,也有裙摆飘飘的蓬蓬裙,有运用了蝴蝶结、系丝带等小心机设计的半身裙......长裙样式少些,后来又突发灵感画了些前后/左右不对称不规则的图纸。

至于布料选用那可范围可就大了去了,单色的,拼接的,格子的,牛仔的,碎花的,皮革的,针织的.........

至于连衣裙和风衣那完全可以参考以前的布拉吉和列宁装,在把缩紧带,拉链,排扣,腰带等运用上.....

还有现在的西装款式单一,除去中山装,其实压根没什么西装款式选择。

林书语参考后世父母的西装款式,画了几款图纸,又把顾北渊叫来,站在他的角度对西装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修修改改的,总算弄出几款符合心意的西装款式来。

“要不要先裁一身试试?”顾北渊暧昧的把头倚在林书语肩膀上,看着她笔下的图纸。

“你要哪一身?我过两天去挑个好料子。”林书语手痒痒,也有些想试试。

“这一身,这个也不错,这个也行。”顾北渊指了指左手边放着的文件夹,最上面的一张上是清凉的半身短裙.....

这如意算盘打的真是隔老远都听到了。

林书语狠狠翻了个白眼,假装不懂:“你要穿,也不是不可以。”

“给你的,穿给我看~” 这低哑磁性的声音就在耳畔响起,林书语的耳朵一红再红直至深红.......

........

林书语看着镜子里脸颊绯红,眸光带水的自己,拍了把冷水在自己脸上,让自己清醒了几分。

‘这男人怎么这么会勾引人了,当真是......’

林书语还是没能扭过男人,没两天就给自己裁了件短裙,配上修身的毛衣,委实好看得紧。

裙摆下的一双长腿又细又白,往上看,能看出腰肢弧度细的盈盈一握,胸前的起伏,脖颈冷白修长....

林书语是公认的很有气质的娇俏美人,这么打扮勾得男人是心痒难耐,男人恨不得立马拉着她做点什么........

.........

至于保暖的冬装林书语着实没什么灵感,想着什么时候去郭家拜访一下郭母,她在俄国呆了五六年,肯定能给自己些不一样的见解的。

至于已经改得差不多的裙装,布料选用那可范围可就大了去了,单色的,拼接的,格子的,牛仔的,碎花的,皮革的,针织的.........

这样看来,尺寸、布料、款式搭配下来可就是成千上百种的搭配了。

还是得从里面选出最符合大家审美的款式才行。

林书语又把自己投入到了未来事业的前期准备工作当中,开始在每一种款式下方都写上了合适的款式,颜色搭配等等.....

顾北渊也不少那么不着调的整天想着酿酿酱酱的人,见小妻子如此有想法,以及未来的服装发展的可能性,已经着手打听店面和厂子的事情了。

为什么打听了厂子还要打听店面呢?没办法,林书语说怕自己搞不定厂子的事情,想先从小店面练练手,可顾北渊的看法是‘做吃第一块蛋糕的人,就要狠狠咬下一口才行’,既如此,外面的事情就交给他来操办了。

顾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过年在家呆了三天就马不停蹄的回军区去了,顾北渊拘着几个孩子连电影院都不带人去了,成天里不是写字就是看书的。

这个新年可以说是林书语到这个世界以后过得最平淡的新年了。

两个大的孩子返校以后,顾北渊夫妻俩白天就带着俩小的和老爷子去了丰县那边,权当让老爷子散心,再有就是蔬果园那边的事情得忙起来了。

林书语带了些自己“采买”的菜种来,放去仓库,实则是把这些菜种都换成好些空间囤的种子。

“再过几天,这里就该热闹起来了。”顾北渊陪着林书语在这大片田里晃悠。

“是,过两天人都来了。”交代的是10号报道来着。

“爷爷看着憔悴不少。”林书语看着不远处陪两个孩子慢慢走着的老爷子,说道。

“嗯,爷爷跟那位,年轻时关系还不错。”顾北渊是知道的。

当年有一批青年毫不犹豫的投笔从戎,带着革命军走南闯北的,一起共事过好些年,当时举荐他去办公厅的也就是那位了,可惜爷爷拒绝了。

“会过去的。”林书语找不到安慰的词。

12号正式动工,顾北渊作为公司负责人,还上台说了几句,动员大家。

台下的众人包括老爷子,两个小的,还有林书语都很给面子的跟着大家一起鼓掌。

林书语身边跟着的是财务,两人聊了几句预算的事情。

许是食堂的伙食吸引人,又或者是春耕的激情,第一批作物该种的种,该育种就占用了连林书语的两个大棚,棚里准备了育苗架,还有育苗盘。

林书语拿出了一包草莓种子,慢腾腾的点着种子,每格点上个两三粒,好半天才点完一盘,两个大棚她都准备种草莓的,至少得点三盘才行。

做完技术指导的几人想来来大棚看看的,被林书语拉住帮忙一起点种子。

“书语啊,你点草莓,怎么不点点西瓜?”带着眼镜的周自德说道,他看了一圈,没看到西瓜啊,想在京都吃到西瓜可不容易啊。

“是哦,居然把西瓜忘了。”林书语一拍脑门,她明明准备了种子的,还留了几亩田的,居然忘记把种子拿来了。

“轻点拍,小心拍傻了。” 乔芸很是喜欢林书语,看她就跟看自家小辈似的。

“我去拿种子,大家等等我啊~” 林书语站起身来往外跑,她得快去快回,不然等下抓不到劳动力了!

·······

就这样,怡康蔬果种植基地算是步入正轨了,这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林书语时不时来作作弊,顺便考察一下附近的几个山头,“蔬果种植”、“蔬果种植”现在可只有蔬,没有果呢。

几位技术指导给的意见是种植苹果、梨、葡萄和山楂,他们都很想把顾家那株葡萄培育开来,林书语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

清明前后,在庄严的天安门广场前,数万群众同一部分民兵、警察和部队战士发生了严重冲突,一时间京都的氛围更是压抑了。

··········

五一前后,每天两到三张大卡车就这样从丰县开到京市去了,几个军大院食堂,京都的六七所学校,以及市政府食堂均供应上了‘怡康’蔬果基地的新鲜蔬菜。

这是当时京都市政府给的好处,帮忙联系销路。

蔬菜种类多了,这些个食堂的师傅能发挥的余地也就多了,一时间去食堂吃大锅饭的人又多了起来。

不知是不是心里作用,孕期反应挺大的唐暖总算是能吃得下东西了。

没错,高质量的林二哥夫妇俩在过年前后那段时间里很是卖力,眼下唐暖已经是双身子的人了。

只是这一胎怀得实在是受罪,闻不得半点荤腥味,也就能吃得下点素菜粥,要不是唐暖身子底子好,还真说不定要受多大的罪了。

唐暖在学校的课业之好请两个月的病假,她向来功课认真,只要后面找机会补回来自然是不会落后别人的。

既然唐暖能吃得下,林书语就隔三差五的送些蔬菜水果过来,顺便跟大嫂交流些布料啊衣服版型啊,裁剪上的事情,只是每次来都免不得调侃一句林二哥那笑得不值钱的样子。

蔬果基地负责去送货的人员大多都反馈了合作对象希望能增加送货量的事情,对于这样供不应求的现象,林书语是心里有数的,只是她目前做不到。

现在整个种植基地只有两个大棚,还是花高价钱弄的,要想产量提上去,这大棚技术得普遍运用起来才行。

也就是说,必须得有政府出具的特殊批条才能买钢架和加厚的保温塑料膜,这样提升产量的事情才有的商量。

这年头没有政府批条压根没路子买这样的产品。

对此林书语秉持着男主外女主内的幌子,把这件大事交代在了顾北渊身上。

顾北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