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4. 第203章 天价稿费!
设置

第203章 天价稿费!(1 / 1)


林书语定下了3月18日的火车票,原因无它。

顾北渊三两天一个电话提醒自己该回家了,实在是黏人得紧。

而且他给爆出了一个让人喜忧参半的消息:那就是三条不知道去哪里鬼混来的,肚子似乎大了点,去找养殖组的人帮忙看了看,大概是怀孕了吧。

林书语:........

她还没开始拼二胎呢就升级当奶奶了???

既如此,也就不耽搁了。

林书语打算在回去之前把连环画稿子交一版过去,她是想着在五一、五四节前的时候出版,顺便还能凑一波热潮呢,这几天也就每天都呆在书房里忙碌。

二十来幅插图图才画完一半,时间是有些紧凑的。

而且之前节选的句子什么的都只是摘录下来,单纯拼凑上去的话没什么连贯性,她得润色才行,这样一本连环画才算得上有始有终。

这本连环画大概就是讲述各行各业的人都努力工作,各司其职,无私奉献的意思。

老爷子帮着参谋过林书语的稿子,给了点一针见血的建议:“要把故事再润色一下,写成在国家的带领下,在主席的带领下,才........”

这样一来,升华了主题,还能应上时代潮流。

既如此,林书语改完稿子也就再请顾老爷子帮帮忙,誊抄下这段稿子。

既然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她的字体娟秀,配这样的深刻的立意还不如让老爷子来,更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老爷子夸她凝缩的这些个句子用得好,她挺心虚的,都是借鉴来的。

既然参与进来,老爷子见林书语的这些话都不太适合摆在封面上,便去翻了翻报纸,找了之前的报纸,选了那张“主席挥着锄头跟大家一起劳动的照片”,

林书语压力挺大,要把这照片画传神才行,但下笔却依旧流畅。

最终这一版连环画取名为《劳动最光荣》也算是凸显主题了吧~

封面用了这句话:“花开满树红,劳动最光荣!”

稿子写好准备交过去的那天是3月11号,林书语带了不少的零嘴过去,她跟报社的关系很好,也多亏 了他们,自己才有了那么大的收入,是该好好谢谢人家才是。

许编辑拦下林书语,务必让她等他们看完再走。

“你这本要卖爆啊!”许编辑看完,忍不住对林书语说道。

他合上稿子,递给一旁的社长,让他过过目。

报社的社长是个五十来岁的男子,带着一副圆眼镜,很有老学究的打扮。

接过稿子,一来就看了下封面,说到:“字不错!”

林书语笑笑:“请爷爷题的字!”

社长看稿子的速度不快,他要检查下图片里有没有不合规的东西存在,毕竟之前就因为没关注图片的事情,报社还差点遭了大难。

“可以!”

“直接出版吧!”

许编辑是万万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他还想着是不是哪里还能再改改来着,没想到自家社长竟是个这么草率的人。

“社长,要不要再审一版?”一个编辑过来,说了这么一句。

实在是去年的事情压在大家头上,他们也很是后怕啊!

“那你们现在就审!” 社长把稿子递过去,这下他也不小瞧面前的林书语了。

捏着八百块的单子出了报社,林书语还有些不敢相信。钱在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概念,林二哥算是正常职工,印刷厂宣传部的正式职员,组长的工作职级十三级,一个月三十七块钱的工资。

林书语这第一版的稿费就相当于林二哥两年的工资了。

谁也没想到的是,她的这一本《劳动最光荣》在接下来的几年都是销量最好的一本连环画,甚至还多次加印,这也让她从中获利了不少。

林书语直接去了银行,拿着稿费单取了八百块钱出来,这一包钱她放进了空间。

这还是顾北渊教的,稿费单放久了其实会模糊,还不如一来就取了钱自己收起来的要方便。

取完钱她把底单收着,粗略算下来从报社她就赚取了好几千块钱了。

顾家日子过得是很不错的那种,为了怕有心人盯上自己家,顾北渊是一直帮自己做着记账的工作的。

作品,时间,翻译费,稿费,再版费,每一条都写得很清楚,这些个稿费收款单也都是夹在记账本里的。

既然难得出门一趟,林书语打算多买点东西送去林家。

她这一去大概又是两三年才回来了。

林书语搭上公交车去了华侨商店那边,她要先满足一下自己的购物欲,毕竟她淘换了好些个华侨券的,不用可惜了。

直接去了三楼,那里卖的就是商场里最贵的东西了。

林书语找到了相机柜台,售货员问:“为人民服务,同志,您买什么?”

她答:“要斗私批修,麻烦同志帮我找配我这台相机的胶卷!”

天知道她刚才脑海里的选集都被忘去哪里了,只记得这一句“斗私批修”!!

这相机配胶卷可金贵着呢,这也是林书语最喜欢的物件之一了。

买了胶卷,林书语又买了两罐进口的奶粉,一罐就得35块钱,真是贵得很!

但这也算是物超所值吧,回了农场没有牛奶喝,那就喝奶粉,两罐能喝大半年了。

出了华侨商店,林书语又转战去了百货大楼,买雪花膏!买五粮液!

雪花膏买了三盒茉莉花味道的,她喜欢这个!!

五粮液一瓶才3块钱,是“红旗牌”的,她听家里几个男人说的,口感和价格都很不错,所以林书语打算多买几瓶。

可惜售货员说是限购的,林书语只买到5瓶,打算全部拿来泡酒了,以前她都拿茅台泡酒的,八块钱一瓶呢,实在是奢侈了!!

林书语又给小侄子买了些文具,选在午饭前去了林大哥家,大嫂正准备午饭呢,嘉志乖巧的在客厅里玩耍。

“嫂子在家不?嘉志给姑姑开个门!”林书语闻到了饭菜香,扣了扣门!

“哎,书语来了?” 王玉梅带着围裙来给她开了门。

“嫂子,我来蹭顿饭啊!”林书语把手里的东西摆在桌子上,捏了捏侄子的脸颊~

非常软嫩呢~

“来就来了,带东西干什么?”王玉梅给林书语泡了杯花茶,这一段时间喝下来,也不知道是不是自我感动,她感觉自己皮肤好了不少呢~

“我们车票订下了,想着没有多少天了,就过来看看。想着过两天回家里来吃顿饭得麻烦嫂子帮忙操持了!”

“要回去了呀?车票订在哪天啊?” 王玉梅给人添上饭,三人坐下吃饭。

“18那天的车票,也就只有六七天了!”

“那就定在十五那天吃团圆饭吧,星期六,你们母子啊也在家住一晚!”王玉梅看了看日历,说道。

吃完饭林书语又坐了好一会,这才偷偷把给侄子准备的生日礼物拿给嫂子,让她生日的时候再给,沉甸甸的盒子拿在手里,王玉梅心里暖暖的。

告别了母子二人,林书语还得先去趟交易屋才行,一些事情还是得给人家一个交代。

让人意外的是,原本放粮食的一间屋子被上了锁。这样一间破烂的院子,居然配了把好锁,也不怕给人一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

林书语从花瓶里倒出锁来,打开门,发现里面是几个紫檀木的箱子。

粗略一看,六个箱子。

三四个箱子里都是精巧的玩具,乳白色的雕刻品,看着就很复杂很费时间的那种。

有碗大的,有鸡蛋大的,每一件都是精雕细刻的,栩栩如生,看得出雕刻人的手艺有多精湛了。

林书语也不是那么不识货,而且江煜修说这是从津市弄来的最好的一批物资,想来应该非常值钱吧啊?

还有三个箱子,那林书语就认识了。

两箱里都是些珍珠,还是稀少的彩色珍珠,最贵重的当属单独的两个个小盒子,一盒全是比鹌鹑蛋大的乳白的珍珠,十分圆润一点磕碰都没有,看得林书语都快流哈喇子了。

另一盒里是两个鸡蛋大的圆珠子,颜色是碧玉色的,跟她见过后世的变异蚌珠产的珍珠很是类似。

最后一个箱子就比较普通了,都是些古墨,还有砚台,味道有些难闻。

既然如此,林书语也拿出了六支该是高价值的人参,门倒是没锁起来,只是东西放得很隐蔽,把藏东西的地点写在信里塞去了花瓶里,又说明了自己准备回家去了,下次交易大概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希望能维持好这种关系。

至于这把上好的大锁,她可就昧下了。

二十多年后的某次国外的拍卖场上,林书语见到了那件被人称为鬼斧神工的拍品:雕刻了十三层的“鬼工球”,这才想起来自己空间里被列为传家宝的那几箱子。

.........

林书语回到家的时候老爷子带着两个孩子活动手脚呢,想来是刚午睡起来~

“怎么样?”老爷子见孙媳妇回来了,问道。知道结果但不知道具体的结果,他也很是很期待啊!

“成了,第一版就给了八百的稿费!”林书语笑着答。

老爷子活动的动作一顿!?

“八百?!”说话的声音明显抬高,显然是不太相信的。

“嗯,之后再版的话还会给的。”林书语拿出底单招呼两个孩子上前来一起看看,“妈妈给你们俩赚了钱钱买奶粉喝,开不开心?”

“开心,谢谢妈妈~”贴心的小朋友给了林书语一左一右两个亲亲,可把林书语乐得。

“对了爷爷,有件事情想请您帮个忙。” 林书语想起限购酒水的事情,还是想着托关系买吧。

“什么事?” 林书语很少用“请帮忙”这几个字,老爷子自然是上心的。

“也不是什么大事,我们这一去大概又是两三年回不来的,想着家里这些药材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泡成药酒放着,可我今天去买酒的时候,售货员说限购,想问问您有没有什么途径可以多买点酒啊?” 林书语打开油纸包,掰下一点鸡蛋糕给两个孩子甜甜嘴~

“酒?你要多少?” 说道泡药酒,顾老爷子显然更上心了点,他的药酒分了儿子一罐,自己就剩一罐多一点了。

“家里药材多,倒是能泡个十来罐的。” 昨天林书语借着收拾厨房的借口,把那些个药材挪到库房里去了,顺便添了不少呢。

“这么多?我记得药材都是你们寄来的吧?” 老爷子显然也没想到这一茬,主要是这药材他们也不会看不会用啊~

“对,这么些年下来了,药材只多不少呢~”林书语答道。

“这样,我先出去一趟,下午的课业你带着写一下啊。” 老爷子似乎想到什么,扣上扣子,准备出门去咯。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