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4. 第198章 初有规划(2)
设置

第198章 初有规划(2)(1 / 1)


为了能把空间利用起来,林书语把后世搜罗来的东西全部重新收拾了一遍,居然找到了一本有年代的书籍:《红歌传唱歌曲集》。

这是一本几百年前的书籍,还是本歌词集,红色革命歌词集。

林书语:.........

她倒是想“抄袭”着拿去发表,但想想不能这么做,还是老老实实留在空间里吧。

其他的都是些她常备的日用品,还有最后的几罐子蓝星,实在是没什么有价值的。

在十二月里,林书语借着找灵感,拍照片的借口,频繁地游走在京都附近大大小小的景点园林,工作日里的公交车并不拥挤,林书语每天能去好几个地方;

她的相机拍下了挂着领导人像的天坛公园以及天安门;海淀区有名的革命军事博物馆;杂草丛生的旧园林,往来的公交车,宏伟的京都天桥;热闹的百货大楼和电影院.....

两个孩子倒是很想跟着去,林书语没答应,外面时不时下点雪,还是呆在家里方便,再说了她要是带着两个孩子出去的话是多了不少麻烦。

中间还去了真正的目的地“城南孤儿院”蹲点,那是江煜修所在的地盘。

她胸前挂着相机,借着“做宣传”的口号,进了孤儿院参观,还给孩子们拍了好些照片,并承诺免费送过来给孩子们。

没能遇上江大哥,但是她留了封信,请院长女士转交,说自己也是替人送信的。

信上简单寒暄,问了有没有交易的意愿,如果有的话可以把交易的东西放去之前的院子,联系方式照旧,只是不出面接触了,“他”会看着留物资的。

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在之前的院门口放上两块砖,交易的时间定在就在农历年前的二十天,也就是下个月的十八号那天。

如果不方便的话,他依旧会在元旦那天放一批物资在那里,希望他能收下,当是给孤儿院孩子们的见礼。

“城南孤儿院”建成三年半,收留了三十来个十五岁以下的孩子,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孤儿院还资助着孩子们上学呢。

比起他们来说,自己的生活真的是过得太过富足了。

林书语想着:哪怕不能交易,也要留下些物资,就当是赞助给孤儿院的了。

虽然是打着借口出去晃悠的,但是林书语也还是真真的拍了不少照片,想着回去农场之前得再去买两卷胶卷才行,照她这样的爱拍照的性子,胶卷可不就得常备嘛。

这天上午,林书语在书房整理着洗出来的照片,有了些创作灵感。

她新一本的连环画准备能写的可多了,关于歌颂军队的,介绍京都的,等等

顺便再贯穿上点红色思想,想来是很符合时代潮流的。

这么看来,那本《红歌传唱歌曲集》还是可以拿出来翻一翻的,毕竟歌词写的可是朗朗上口呢,不抄袭,那借鉴总是可以的吧~

花了两三天的时间翻看完书籍,林书语甚至都能跟着哼哼几句了。

挑来选去的,林书语拟定了《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标题,准备还是写写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吧,这个她也算年轻人的一员,写起来比较顺畅还有代入感。

这首歌歌词写得很简短,但是很能凸显主题,林书语截取了几句: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

历尽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又找了其他几首歌词,找了好些句子,又从大街小巷里随处可见的标语里找了一些,组成了这本连环画的一部分。

至于照片,之前在农场的时候她拍了不少知青劳动的照片,能拿来参考;她打算再补充几幅画:年轻人们搞长征宣传的,宣读语录的,认真工作的,跑步训练的士兵,排练的文艺兵,这些都可以从报纸上看到。

她只需要简单画出来,再配上点意义深刻的句子,再连贯起来就行了。

好在林书语工笔不错,不然这画画弄成四不像还得了。

她调整了时间,跟老少爷孙们错开用书房的时间;上午的时候就在书房里准备自己的新作品,写写画画的;下午的时候就房间里弄自己的生财规划。

林书语结合当下的情况,以及后世的发展轨迹,想到了几个很合适的办法。

林书语写了叉,叉了些,想了好些,还是得从最开始的“食住行衣”来下手。

“食”这一块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需要的是细写策划。

这方面林书语就比较欠缺经验了,后世哪来的机会学习什么工商管理,金融知识。

只能先简单写上点,到时候让顾北渊帮着看看,或者等回程以后聘用些相关领域的人才就好,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

说到“住”这一块,林书语的心思很是活络。

不管在后世还是现在,“住房问题”都是很紧张的;后世的住房是按照贡献力等级及资本区分的,其实跟现在也差不了多少。

而且投资“住房”这一块显然是最能先得到回报的。

因为等过几年大混乱结束,大学开放,全国各地的知青们自然是要回归的,而且越是经济发展快速的地方,人口越拥挤,住房紧张那是自然的。

而且投资“住房”这一块,附带的业务板块非常多,光是林书语能想到的就有:建筑、家装、餐饮、文化、医疗、教育......

像其他的教育医疗推广、科技推广、娱乐推广 ......这些都是值得大力投资的。

当下国家处于低发展水平,以后自然是要大力发展经济的。

投资一个产业带动那么多相关产业,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至于林书语本人比较感兴趣的影视和奢侈品投资,这一方面只是有想法而已,具体的规划什么的还得等以后再说了。

想来赚钱的方法千千万,可惜还得忍受上好几年才能开始行动。

离元旦还有五天呢,林书语出门去采买的时候顺便去了趟“交易屋”,院门口果真放了两块砖,还是两块红砖。

林书语进去院子的时候,里面就有不少的东西了,都是大物件,什么各种屏风、柜子椅子的,堆了几间房子,哪怕有些是缺胳膊少腿了的,林书语也不推脱,全收起来了。

老练的从花瓶里倒腾出一封信,果然江煜修很有意愿继续交易。

既然他们都能这么信任自己,她也要做出回应才行。

几间屋子里全部堆上了棉花,就连客厅里也被林书语放了好几麻袋的米面粮食。

想着自己已经先把东西拿了是不太地道哦,只好在客厅里再放上三罐子的药酒,再回一封书信,表示东西他带走了,药酒是补给他的新婚礼物,院子里不放东西是因为怕被雨雪浸坏了,一号那天的物资已经准备好,请他放心。

那天林书语留下的信在当天下午就到了江煜修手上,一项稳重的江煜修是在吃晚饭的时候拿到这封转交信的,看到是谁的来信后,惊得把筷子都掉地上了,连忙接过信件,一目十行看完。

“是那家人吗?”妻子跟他同姓,名为江蔓,两人是一个地方出来的,江曼比江煜修小了7岁,两人之间感情不错。

“是!”他没有瞒着妻子自己干的事情,但也没有全盘托出。

妻子只知道他做的事倒腾东西的买卖,毕竟两人结婚前“沐”家就已经撤出了京都,他这几年的“生意”做得小。

“晚上我出去一趟,别等我。”江煜修抱了抱大儿子,跟妻子说道。

“成,那你自己注意安全。” 知道丈夫要外出,她拿出一件厚衣服给人裹上。

江煜修出了孤儿院去了以前的老据点,那里存着他这些年捣鼓来的不少东西,一些心腹也就住在周围那一片区。

“猴子,去把人都叫来,我进库里看看去。”见守着的人是猴子,他打了声招呼,拿钥匙开了库房。

这个库房是最贵重的,经常有人守着,里面堆满了珠宝玉石,跟藏宝库似的。

“大哥,你找我们?”人来得很快,七八个人坐在屋里,有些不明所以。

“那位定下了要跟我们交易,日子就在下个月的一号跟二十号两天。” 不拐弯抹角的,这群人跟着自己至少五年了,大家都是互相信任的。

“那位?是沐家兄弟?” 猴子一向机敏,立马想到了。

“是!”

“他家都回来了,难不成这天要变一变了?” 老张猜测到。

“不知道,他们给我递了信,说这次交易他们的人不会出面,其他照旧,我已经问了,且看沐兄弟是否回信吧。”

“离一号也就一个半星期了。那线路我们可得重新踩点才行。”

“对,仓库也得腾出来,就是不知道货有多少。”

“管他有多少,总不会少的,这段时间弟兄们辛苦一下,把几个仓库的东西清巴清巴趁着天黑都运过去,就咱们哥几个,下头的小弟就不带了。”

江煜修手底下这几年来来去去的不少人,小弟们不都信得过,这件事情还是得他们几个来才行。

“行,明晚上咱们就开始整吧,大不了我们白天请几次假!” 这些年跟着江煜修赚了不少,大家都拿着钱给自己娶上媳妇,有的还买了个像模像样的工作干着,总的是日子都过得不错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