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4. 第195章 十万个为什么
设置

第195章 十万个为什么(1 / 1)


林书语第二天早饭后就出门去了,两个孩子有老爷子照顾着,还有两个叔叔陪着,她一点都不担心,再说了,只是去买点东西花不了太长时间的。

老爷子就安然的坐在椅子上看着高北安吹牛皮。

一旁的高北霖一脸于心不忍的看着两个侄子,他弟弟有多能吹牛皮他可是知道的。

高北安:..........

吧啦吧啦讲了好几个高北安智斗大坏人的故事,等着两个小家伙夸自己呢。

可.......

“真的吗,叔叔?”不理解的顾煜祺惊叹于自家小叔叔厉害的本事,好想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哦~

“那是当然,你叔叔我可厉害了,一拳就能把打倒坏人!” 高北安捏着拳头,摆出一副打拳的姿势,耍帅的说道。

“可是叔叔打不过大人的。”一本正经的顾煜景思考了一下,指出了故事的破绽。

“怎么可能打不过呢?那是你们没见识过我真正的厉害!”说着,又“哈!哈”的打出了几拳,没有一点气势。

“可是明明小叔叔你连北霖叔叔都打不过的。”追求实事求是的顾煜景才不管小叔叔,自顾自的说道。

还在舞拳的高北安:.......

“真的吗?小叔叔在骗人吗?”顾煜祺顶着软萌的脸颊,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意思。

高北安:.........

这问的他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了......

“啊~!爷爷救命!”受不了的高北安后悔自己吹牛皮了,这小侄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说两句“好厉害呀!”“叔叔真牛!”不就好了吗?

“活该,叫你胡乱吹牛!”老爷子才懒得管呢,给自家小曾孙打上了“勤学好问”、“不为所动”的滤镜标签。

林书语拿上自制的大购物袋出门坐的公交车,看着沿途的建筑有些恍惚的感觉。

几年没回京都了,市里明显变化不少。

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焕然一新的公交车,就连供销社和百货商店货架上的商品可选择的都多了好些。

前来购买东西的人跟柜台的售货员会先交谈上两句,

革命以来,频繁复述、背诵《主席语录》成为时髦。

就连到供销社打醋买酱油,有的地方也要先背诵毛主席语录,例如售货员问:“为人民服务,同志,您买什么?”顾客答:“要斗私批修,打半斤醋。”

林书语虽然偷懒,但为了不出错还是很认真的背诵了《语录》,不然她还真不敢出门来买东西。

之前在农场的时候林书语就很少出门去镇上或者去市里,就连农场的供销社她都很少去,有什么缺的东西就让顾北渊带回来;

她不是很能融入这样的环境里,索性减少与人接触就好。

买了三个橘子罐头,两盒鸡蛋糕,半斤水果糖,两条丝巾,还花大价钱买了五罐沪市来的上海女人“雪花膏”,把销售员吓得,这偶尔有人来买一罐就不错了,这一下子拿五罐的,可是第一次来。

林书语只好再次拿出了“在外地工作,好不容易回京一趟”的说法,这才在销售员吃惊的眼神下打包走了。

销售员看着林书语的背影,心想的是“是不是擦了这么贵的雪花膏就能有她一样的皮肤了??”

回程的时候又偷偷“添”了些苹果和梨,还挺重的。

提着东西进门的林书语就见到高北安一副“心如死灰”的样子瘫坐在椅子上,一旁是高北霖带着两个侄子在看连环画。

“北安怎么了这是?”林书语不明所以。

“他吹牛皮被戳破了,丢面子呗!”拆自家儿子台,刘梅是很下得去手的。

林书语:......

高北安:.......

今天的午睡有点波折,顾煜祺这个一向不黏顾北渊的小屁孩想爸爸了,就连顾煜景眼神里也流露出对爸爸的依赖。

没办法,林书语只能耐心的解释了一遍原因,又答应了下午的时候可以和爸爸通电话,这才哄睡了两个孩子。

下午跟顾北渊通过电话后,两个孩子精神了许多,显然是顾北渊又给两个孩子灌输了什么奇奇怪怪的理论了~

老爷子带着四个孩子进书房学习,林书语就进厨房忙活,她收拾的时候发现家里有不少的山药棍,她要给老爷子炖点稀粥,就用山药和猴头菇熬制。

忙活好厨房里的事情,林书语去了后院,几株菊花需要打理一下,稍微用薄膜裹出一个区域,免得过冬冻死了。

林书语打量着荒凉的后院以及顾家的三层楼,整体面积是不小。

估计建筑师本来的意图是三层的中西合璧楼房配上不小的花园,格局大方又美观。

可惜是在北方,冬天不好养活植物,也就种着点萝卜和大白菜了,南瓜都堆在院角,显得是空荡荡的;

“要不?在家也种上一株葡萄?”林书语比划了下,这么大的后院种株葡萄没什么问题,晚些时候跟老爷子商量商量吧。

林书语回想了一下空间都有些什么常青树,万年青啊,山茶啊,桂树啊这些都是

这样的后院最好能再种上几株万年青,不然这一到冬天光秃秃的院子看着实在没意思。

山茶花不错,桂树也还行~

农场那边的主妇们都是会过日子的,除了从顾家讨要的月季枝条,还从山上挖了不少的山茶花种在院子里,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的。

林书语边绕院子边想,想着想着,心里大概有底了。

盘算着过两天是得回小院一趟去,一些植株在那边“培育”好,再移栽过来就行。

此前在厨房的时候还听小江说那边的葡萄没少被大院的老少们霍霍,就连后院的枣树和梅子数也难逃厄运来着。

而且那边的小家也该好好打理一下了。

想着想着,林书语的思绪就分散到其他地方去了~

从回小院,想到吴老爷子夫妻,再想到闭门的学校,再想到老合作伙伴江大哥......

现在是69年底了,不出大意外的话,离“拨云见日”也就还有五六七八年的时间了,再之后就该是经济大发展和资本掠夺、各家独大的三五十年,她得把握好时机才行。

“赚钱养家,发家致富!”沉思了这么久的林书语得出了最后的结论,那就是“她要赚钱养家!”。

比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她真的算是有最高的buff加成和“预言”的能力了,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是要好好运用起来的,不然都对不起老天爷给开的后门!

林书语就这么在后院发起了呆,想一想自己要忙的事情还真不少呢~

“赚钱大计”不是一朝一夕能想出来的,她提前花个三五年的时间整理好自己准备涉足的方向,到时候把握好时机,说不定还能当个首富呢!!

越想越上头了!!

“妈妈!”见自己妈妈在后院一个人傻笑,顾煜祺小跑着扑进林书语怀里。

“大字写好了?”林书语尴尬,儿子看见自己傻笑了。

“嗯嗯,哥哥也写完了!”

林书语看着自家儿子肉嘟嘟的脸颊,实在是想咬一口~

~~~~~

“烤鸭,还是热乎的!” 高城炫耀的展示了下手里的油纸包,这可是热乎的呢,他大下午的就去排队了,刚好给家里添一道菜。

“哟,你排到了?”刘梅有些诧异,这家烤鸭每天就那么些,寻常人家哪有时间特意等着呢,再说了他们这样的家庭做什么都要三思而后行,现在的情况能低调就低调。

“嗯,也算咱家庆祝庆祝吧,片了吧!”有些激动的把烤鸭递给小江。

小江:......他不会啊~

看这包装的情况显然是买了一整只的那种,几人都没有片烤鸭的技术,小江只好在老爷子的指导下,给烤鸭拆解了。

“好香,我上次吃烤鸭还是上次!”高北安凑来厨房,说了这么一句。

大家:.......

林书语闻着香喷喷的烤鸭味道,有些馋了。想她之前也是在京都呆了两年的,怎么都没机会吃上这么香酥的美食呢???

这样算起来这是林书语第一次吃烤鸭,便学着刘梅的样子,先给两个孩子一人卷了一个,面皮裹着葱丝和鸭肉,只蘸了一点点甜酱。

随后才轮到自己,特意夹了块色泽金黄的烤鸭皮,一口下去,是很新奇的味道。

片好的烤鸭肉外脆里嫩,油而不腻,配上一点点葱丝,很好的缓解了有些些腻的口感。

这顿饭大家多多少少都吃撑了些。

饭后主妇两人进了厨房,一边收拾一边讲话。

“你明晚上回来不?”

“先不回,带两个孩子跟外公住一晚,后天再回来,这段时间啊,周末去林家,平时就在大院!”林书语擦干桌台,答道。

“那行,东西都准备好了吧?什么都多带点回去!”这一去三年,回一趟娘家去,自然该备厚礼的。

“嗯,都备好了。”

“你平时要是想出去逛,别去之前的古文化街那片,东大街也别去!”刘梅凑近,小声说道“那些地方现在都是些不学无术的二流子,三五成群的混混,偏偏来头不小。你叔啊头疼着呢!”

林书语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怎么还能聚成混混呢?不是有G委会和街道办,还有袖兵纠察队应该也不少吧?”林书语诧异,在吉市的时候她可见过不少袖兵纠察队的人,每天巡街盯着过往的人群,看着挺严肃的啊。

“那不是没工作吗?闲的,闲成了混混,来头不小,管不下来。”刘梅撇嘴,为这事,高城没少上报,可都被各路神仙不痛不痒的压下来了。

对此没少在家里吐槽呢~

“不下乡当知青吗?”现在桦甸农场少说也有七八十个知青,很大一只队伍呢,她还以为全国各地的高中毕业生大部分下乡了啊。

“这些人家多半是花钱找人替的,检查又不严格!”刘梅工作的医院里八卦不少,自然知道些内幕了。

林书语:........

就她上午去百货大楼买东西,看到对面的电影院是人挺多的,还以为是什么学校的学生约着搞活动呢,那想来应该就是些家里有钱/权的子弟们消遣罢了。

“高叔辛苦了。”林书语只能说这么一句。

作为首都城市的公安局局长,手里的权力自然是不小的,可在这块地盘里,有权的那可是比比皆是,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高城工作上有困难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