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4. 第175章 焕然一新的知青院
设置

第175章 焕然一新的知青院(1 / 1)


正月十五过后,风雪是小了些。

不再是漫天大雪了,变成了偶尔下下雪。

这天,知青们都聚在办公楼一楼的大会议室里,他们要搞选举。

现在的知青院总负责的是行政科的秦主任,以及赵勇,两人坐在主席位。

场里年前的时候就已经开会决定组建知青办,知青办的组成就是一个主任,两个干事,以及男女各两个小队长。

既然这样,主要的负责人就得早些定下来才行。

“好了,大家都先坐啊。我先快速说一下知青办的事情。” 秦主任站起身来,招呼大家坐下。

“首先,大家都知道啊,知青院的扩建呢年前就已经弄好了,两个星期后,场里会再来一批知青,人数是男同志5位,女同志8位。”

“赵勇跟车去接人,到时候知青院人数就超过了40人,大家要互相关照。”

“第二点也就是大家关注的建学校的事情。”

“今天我代表桦甸农场正式通知大家,桦甸小学将于秋季开始招生办学。”

“这点大家可以记录一下啊!”秦主任拿起手边的杯子喝了口热茶,底下坐着的知青们眼里的光芒挡不住了。

比起下地干活,当老师可是个很好的出路呢。

“第一次招收呢,就招语文和数学老师各2名,思想、美术、音乐以及体育老师各1名;一共8名老师,从知青中招,要求至少高中水平,农忙后考试择优录取。”

“大家有什么疑问现在就可以问了啊。” 秦主任放在手中的本子,看向台下的众人。

高中水平这一门槛就已经砍掉了不少知青,他们大多都是初中毕业就呆在家里了,没工作也没上高中,所以才下乡来了。

这时,台下一个男知青举起了手。

“来,这位同志,你有什么问题?”

“不招外语老师吗?” 男知青站起来,大声说出自己的疑问。

“是这样的,小学刚开办,招的都是些没有文化基础的孩子们,等第一批孩子升到三年级才开始招外语老师。”秦主任给出了答案。

“我没有疑问了,谢谢主任!”男知青答谢后坐下。

“我再补充一点,等学校开始有三年级学生后,学校会根据学生班级人数扩招老师的。这点请大家放心!” 秦主任补充说明了几句。

“那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知青办的事情。”这才是今天的主要任务。

“场里组建知青办,知青办主任会从市里调过来,还有,场里决定提拔赵勇为知青办干事,今天的任务是选举另一位干事。”

“大家有没有推荐的?或者自荐的,都可以站起来说。”秦主任说道。

底下的人三三两两交头接耳,显然被这件事情惊讶到了。

“提拔干事!”赵勇听到这句话也是震惊了一下,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台下的堂哥看向自己,投来了鼓励的目光。

众所周知,干事是可以领工资的。

“请问,秦主任,干事主要负责什么工作?”一位短发的女同志站起身来,提出自己的疑问。

“主要就是管理你们的组织关系,解决知青内部困难。” 秦主任解惑。

一些人腹诽:还不如问问福利待遇呢,说了等于没说,问了等于没问。

“对了,知青干事在每年的公分基础上,每年额外加一百个公分和十五块钱作为奖励,这是场里给干事同志的奖励。”秦主任拿起本子翻了一下,说道。

这下,台下的众人都蠢蠢欲动了,每年多五十个公分和十五块钱作,是不少的奖励了。

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也定下了另一位知青干事,叫刘玲,在知青院的口碑也不错。

其他四位小队长大家就默认是宿舍的宿舍长了,这没什么好争议的。

“9号那天,你跟着场里的采购车去接一下知青,可以独立完成的吧?”秦主任单独留下赵勇,给他布置了任务。

“可以!”赵勇答道。

“嗯,你的能力我自然是放心的。好好干,过两年就有回城名额了!”秦主任拍了拍赵勇的肩膀,凑近了,低声温和的说道。

!!回城名额!!

赵勇瞪大双眼,显然是被这惊喜吓到了。

“放松点,把这事放肚子里。” 秦主任看眼前怔住的赵勇,警示了一句。

赵勇今年22岁,他的管理和其他能力在一众知青里是很出众的,农场的几个主任管事们都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应该被埋没在田间。

“谢谢秦主任!”赵勇深呼吸几下,平复了心情,说道。

两人锁上门,出了办公楼。

最终,赵勇还是把这个消息分享给了自己堂哥,堂哥年长自己一岁,家中来信催了几次有没有谈对象的事情。

堂哥最近也开始思考这方面的事情了。

两人最终决定,先不谈对象。等回城名额的事情落定了,再说吧。

为了一个回城名额会发生什么,两人都不敢想。

有了目标,两人也就有了干劲。

同样的,其他知青们现在知道了明确的招收情况,也就纷纷动起来了。

知青院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复习氛围里,一些复习资料更是被人人传阅,甚至手抄。

路过知青院,都能看到里面三三两两复习的,背书的,试讲的,很是积极向上。

知青院一开始还有勾心斗角的存在,可一段时间下来后,大家也都接受了不能回城的事实,只有抓在手里的公分才是最重要的。

第一批到这里的知青已经一年多了,中间有几对成了的,早就搬出去了。

唐文雅姐弟也投入了复习的氛围里,唐文雅想报名音乐老师,她有文工团的基础底子,很多人望而生畏。

唐文斌想报考数学老师,这是他的强项。

姐弟两人都是高中毕业的学生,在一众报名人员里也算得上是佼佼者。

郑志东为了讨小舅子的好,特意送了一份高中数学的资料来,那是他从京都找关系弄来的,在知青院里可都是独一份的。

哪怕就这样,唐文斌对郑志东依旧是横眉冷对的。

郑志东也不恼,他看得出来这小子没什么怀心思,只是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堂姐罢了,更是担心以后他堂姐嫁给自己会不会受欺负。

这样别扭的小舅子还真是.......

唐文雅这几天跟着郑志东去了两次镇上,添补些两人小家要用的物件。桌椅板凳柜子什么的,都补上了。

只等着化雪后,去市里再添补些东西,等到时候领了结婚证就可以办酒席了。

唐父和唐爷爷也见过郑志东了,对这个未来的孙女婿/女婿还是比较满意的。

虽说这人看着不着调,可郑志东是主管管教科的,能力和手段本就是是一流的。

对于两人开春就结婚的事情唐家算是同意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