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4. 第127章 来头不小的代表们
设置

第127章 来头不小的代表们(1 / 1)


第二天冯婶子又带着些新鲜的蘑菇来了。

再七八月的大雨小雨滋润下,莽莽山野间便悄悄冒出了许许多多撑着“伞”的菌子,家属们都是常年采摘过蘑菇的人了,自然能判断出哪些才是真正能吃且好吃的品类。

今天用自行车带了些干榛蘑来,冯婶子出门前就称过了,有6斤多呢;至于松茸只找到一些,全被她带来了,因着这种蘑菇极少,所以林书语给的价格也高些。

一些刚采摘下来的松茸被林书语‘收’ 了起来,实在是馋,进空间发展去吧,等以后什么时候想吃都有的吃了。

其他新鲜的青头菌、老人头菌和牛肝菌也都带了些。林书语做主把大个头开了伞的松茸洗干净,下午炖鸡汤,至于青头菌、老人头菌就炒着吃了。

中午饭是焖饭、炒时蔬、松茸蒸蛋,和一道新鲜菌菇爆炒,这道菜得把菌子洗干净手撕成条配上些干辣椒、绿线椒、蒜瓣、花椒、盐、油、和一些腊肉丁爆炒,是林书语最近很爱吃的一道风味菜。

最近林家的饭桌上每顿至少有两个辣菜,有时是擂辣椒配上茄子,皮蛋等;有时是水煮鱼,麻辣鸡丁.......

偏偏小妻子没有一点吃得不好的反应,一顿饭下来能吃好些个辣菜,对此顾北渊只好表示:“肯定是闺女,酸儿辣女!”

9月8号的时候顾北渊和郑志东两人驱车去了趟市里,确认秋收的工作和秋收后知青的人数,顺便把包裹寄回家,郑志东两兄弟也准备了几个大包裹。

大家寄的东西都差不多,这里的干蘑菇很多,分门别类的打包了很多;郑家也淘了两只人参来,寄给郑老爷子,免得让他在顾老爷子面前不占便宜。

郑家额外给郑立军小朋友准备了套新衣服,已经是二年级的孩子了,个子长了些。

今年暑假被郑老爷子拘在家里学习,美其名曰看高家那俩小子都能安安静静地写字,他整天只知道泥地里打滚,实在不像样。

至于这里更出名的榛子和松子什么的,还不到成熟的季节,顾北渊就没让林书语拿出来了,算起来她空间里的东西都好久没有清理了,顾北渊想着是不是得想办法帮着清理一次才行。

9月16那天上午,农场里来了五个穿得像模像样的人,据说是来巡察的代表。用郑志东的话说,那就是:“长得贼眉鼠眼的,一看就不是好人。”

后勤把人安排在了之前顾北渊几人住过的单人宿舍里,毕竟农场里可没有什么筒子楼给人住,再说那里已经修缮过了,条件也没那么差了。

“这地方条件是不是太艰苦了些?” 为首的陶代表说道。

“陶代表这话说的,这里已经是很好的条件了,你看后边那一排还没来得及修缮的,之前我们来的时候可在这住了好几个月呢。”郑志辉带着后勤的人陪着几人安顿,见几人这样的态度实在是不想伺候。

他心里也嘀咕:怪不得顾北渊一早就说要去田里看情况,原来早算好了有这事。

“就没有其他的地方住了?”其中一个年纪偏小,看着没满30,看到是住这样的地方,实在是下不去脚。

“农场环境艰苦,上边也没给预算,实在是委屈几位了。” 郑志辉皮笑肉不笑的开口忽悠道。

“小王,你带着几个兄弟帮着几位代表再打扫一下屋子。我带几位代表先去吃顿饭,舟车劳顿的,几位代表辛苦了。” 郑志辉拍了拍小王的肩膀,招呼几人先去食堂吃饭。

“那行,我们的行李先放门口,打扫干净点啊!”为首的陶代表开口道。

“好嘞。”小王收到郑志辉的任务,回去后勤处,又招呼了几个兄弟,去帮忙打扫了。

几人来到了食堂,看到吃的几人更是面如菜色,都没什么肉吃。主食是二合焖饭配了几片腊肠,几碟小菜分别是韭菜炒蛋、凉拌黄瓜、腊肉干炒鲜菇,还有一份素菜汤。

郑志辉招呼几人落座,“面色激动”地开口说道:“几位代表快动筷,这桌饭菜可是顾场长自己出东西请食堂炒的,我算是沾了几位代表的光了。晚上场长做再主杀只鸡,好好给几人接风。”

“顾场长不在场里?是外出了吗?”陶代表吃了一筷子菜,味道还行,开口问道。

“这不是马上到秋收了嘛,可田里的一些作物不争气,染了病,顾场长早出晚归的请了镇上的农事好手去田里去了,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办法。” 郑志辉忽悠道。

“这样啊?那真是可惜了,听说郑书记和顾场长是多年的搭档了?” 陶主任开始挖坑。

“不错,我们搭档有五六年了。” 郑志辉答。

“那我听说顾场长家里日子过得很好嘛,家里都请了保姆了。”陶主任显然是盯着顾北渊不放了,每一句话都带着歧义。

“那可不,顾场长早出晚归的,他媳妇怀了身子,还是双胞胎又是头胎的,怀像不好,只能请个人帮忙照看着点了。”郑志辉回答得滴水不漏。

“那么说来,顾场长家里情况很好了?” 陶主任继续打岔。

“挺好的吧,他是场长,工资高,这几年出任务得的奖金也多;他媳妇是翻译,这个更是稀有人才;再加上两家人贴补,日子自然好过些,等孩子生下来就不一定咯,嗷嗷待哺的两张嘴哟~” 郑志辉开始打太极,嘴里说出的话确实滴水不漏。

一顿饭吃得可以说得上是各怀心思了。

苦了郑志辉得应付这几张嘴皮子,脑细胞都烧干了好些,一句话得想了再想才能回答,又不能想太久。

郑志辉:╮(﹀_﹀”)╭

既然已经知道几人的打算了,三人晚上在郑家简单碰了头,准备以静制动,最好能一击即中的那种。

果不其然,第二天几人开始插手农场事务了,在会议上矛头直指顾北渊这个场长,一会觉得农场管教劳改分子太松懈了,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改成了“早五晚八,中间不休息的劳作和政治思想教育”。

还插手起了农场的其他事物,就连妇联的工作也要问上几句,实在是司马昭之心。

这闹得大有直接拉顾北渊下马自己做农场长的架势,顾北渊也不恼,一张脸上基本没什么表情变化,可心里的小九九已经领先了好几十步了。

了解内情的几家人自然都深居简出的,林书语更是奉行了没必要不外出的原则,刚好能静下心来把文章翻译完,她已经翻译了两本了,第三本就剩二十来页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