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六零娇宠:带着空间躺赢了
  4. 第47章 富足的前进大队
设置

第47章 富足的前进大队(1 / 1)


午休了一会,两个小姑娘就全副武装的跟着郑二叔去试验田了,两人都挎着包,看着还挺鼓鼓囊囊的,至于包里有什么,就不得而知了。

跟着郑二叔走了一路,田里都是在劳作的人们,脖子上搭着块汗巾,热火朝天的收着小麦。割麦子运麦子的中年组,捆麦子的妇女,捡麦穗的小孩子们,辛勤的劳作着。

这年头实行的是工分制,大概就是‘干多少得多少’的意思,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记分员有没有认真负责的履行自己的职责了,假公济私什么的也时常发生。

两人经过一大片麦田,有的人抬头看两人一下,再问一句:“就是她们啊?~”

“是,说城里来的研究员~”

......

麦田之后是大概5亩左右的辣椒田,此时的辣椒红彤彤的挂在树上,大概是还没有时间收辣椒吧。

一路走来,麦子,辣椒长势都很好,想必前进大队生活算是富足了吧。

又走了一会,才到了郑二叔所在的试验田,三亩地种了新品种小麦,外表看着比刚才田里的好很多,麦穗明显大很多,就是不知道内在是不是也一样的给人惊喜了。

郑二叔先是绕田走了一圈,叫过林书语,就准备开始记录了。

没错,跟着来还是得干点活的。

林书语速记能力很好,就搭档郑二叔了,一个表述一个记录;

至于郑媛媛:体力劳动吧~

记录好小麦植株的情况,接下来就是麦穗的情况了,郑二叔摘了一个麦穗,也顾不得麦芒有些扎手了,双手合上就是一阵揉搓,仔细观察了小麦,饱满且完整,品相很是不错。

郑二叔又随机摘了几个,一一确认着。

郑二叔要去大队长那一趟,得找人收麦子才行了。

顺便提一提明年采用麦种可行性的事情。

让两个小孩自己玩去,按时去大队长家吃饭就行,这话说的,当真是把两人当三岁小孩啊。

反正也还早,林书语拖着郑媛媛就往河边走,她“想”抓条鱼去添个菜,她想吃肉......

郑媛媛一脸不情愿,毕竟刚才她才被大鹅啄了,谁知道那群大鹅现在会不会在河边。

顺着原路返回到村口的岔路那边再往反方向拐,一会就能到河边了,中午林书语就跟陶队长家的大孙子陶志邦套出话了。

还没返回到大麦田处呢,陶志邦找来了,5岁的小屁孩走田埂可比她们利索多了,原来是不靠谱的郑二叔交代看着两个姐姐,别走丢了。

两个姐姐:虽然........但是.......大可不必

再知道两个姐姐居然想去河边,小陶同志自告奋勇的前面带路,不一会就甩出了两人一大截,自顾自话的小陶同志没能得到回应这才回头......

小陶同志:两个姐姐怎么还在田埂上打闹啊,比我还幼稚,怪不得需要人看着。

两个幼稚鬼林书语、郑媛媛:我们没有。真的。

带着两人来到河边,小陶一马当先脱了鞋子就往水里去,河面比较宽,只要不往深水区去就行。

林书语撩起裤腿,淌进清澈的河水里,才想起一个问题,立马转头向小陶同志求助“待会我要是抓到了鱼,不用交公吧。”

小陶同志比划了下,老神叨叨:“林姐姐,你能抓到这样大一筐鱼才需要交公的。”也就是说村民平时自己捉条鱼什么的,是没关系的咯,这样就好办了。

让郑媛媛在浅水区看着小陶,她稍微往前走了几步,也不算深水区,水到膝盖上方一点点而已。说时迟那时快,林书语利落的“抓起”一条得有三四斤重的鱼就往岸边甩,一边甩一边叫:“媛媛,快接鱼!”

闷头玩水的两人吓了一跳:“这就抓到鱼了?”小陶同志立马反应过来,看着岸边扑棱的鱼,扯了一根柳树枝,剥树皮绑鱼一气呵成,这动作看的郑媛媛一愣一愣的:你这样显得我有点多余。

岸边两个不中用的只能去折柳树条,剥皮备在一旁,然后乖巧的蹲在岸边时刻准备着接应,林书语也不负众望又“捉到”两条,然后就回岸边了。

够了,这三条能吃好几顿了!

肉啊,她心爱的肉啊!

一人一条提着鱼回家的三个人的主谋林书语同志被陶大嫂狠狠的灌了一碗姜茶。

麻溜的就收拾鱼去了,活着的两条就先养着,不怎么出气的那条今晚上就炖了,还打发小陶去换了两斤豆腐。

豆腐炖鱼,林书语口水泛滥啊......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