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秦:千古贪官,祖龙夸我是忠臣
  4. 第227章 百越自古便为秦土,祭武庙
设置

第227章 百越自古便为秦土,祭武庙(1 / 1)


三十年,十月。

天还未亮,秦始皇便已按规矩祭祀太庙中供奉着的历代先君。他素来勤政,自及冠掌权起便未曾怠惰。他有着雄心壮志,只要能实现他的野心抱负,一切皆可抛。

宗正公孙成捧着绢帛,主持祭祀。既为天子祭祀,三牲牛、羊、豕作为太牢必不可少。祭祀是很庄严肃穆的事,不能有半分差错。

秦自襄公起,乃用駵(liu)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彼时诸侯争霸,周室衰微,各诸侯僭越祭天。历代先君筚路蓝缕,欲谋霸业。故做鄜畤、密畤、上畤、下畤,分别祭祀白帝、青帝、黄帝、炎帝。至此,秦国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神系。

秦灭六国后,以十月为岁首,故常以十月上宿郊见。同时按照时令,每年四季的仲月进行祭祀。

秦始皇手握玉璧,站在前方行稽首礼。至于文武百官,皆在其后行九拜大礼。很多人都说先秦时期没有跪礼,都是后世为抬高皇帝才有的。实际上自周朝开始,九拜大礼便齐全着呢。只不过这时期跪礼很常见,并无多少侮辱性质。毕竟平时也都是跪坐,就是君跪臣都曾有之。

“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青圭礼东方,赤璋礼南方,白琥礼西方,玄璜礼北方!”

公孙成言罢,抬手跪拜。

数名谒者捧着玉器,恭敬献上。

玉器,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祭品。除去三牲外,最重要的便是玉器。献上玉器后,还得献上做工精美的缯帛作为祭品。盐选用的是上好的安邑池盐,色白如雪颗粒分明。酒选的是云梦黍酒,用的都是最好最贵的。

“献九鼎!”

夏禹九鼎,一一献上。

唯独雍州鼎,新的不像样。

秦始皇踱步向前,自九鼎一一而过。这象征着天下的九鼎,终究是尽归大秦。他转过身来,拂袖而诵:“先祖伯益,助禹治水,受舜赐姓,故为嬴秦先祖。古者禹死,欲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所以,天下本就是我嬴秦的!”

“大秦万年。”

“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

“……”

秦始皇望着九鼎,面露冷意。既然有人喜欢以古论今,那就好好论。有人说秦祖曾为周天子马夫,代周而行是为以下犯上。如此那就得掰扯掰扯,禹帝时期本就打算禅位给伯益。是夏启发动军事政变,夺取了伯益的位置,自此开启了家天下。所以说,这天下本就该属于秦嬴!

后排的廷臣面面相觑,不明所以。皇帝提及此事,必然是有其缘由。不仅仅是为了宣扬秦国统治的合法性,绝对还有深层次的含义。

那么……是何原因?

“报!!!”

谒者慌忙趋步入太庙。

“何事如此惊慌?”

“武信侯南征得神石,已运至宫中。”

“神石?”

秦始皇佯装不解,拂袖轻挥。

“抬进来!”

李斯面色如常,毫不在意,因为以后岭南发现的神石会越来越多。高端的侵略往往不是甲兵,而是无形中的文化民俗。秦国夺取岭南,是要将其彻底并为秦国郡县。曾经的南蛮越人,也将归顺为秦人。所以,便要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越人,让他们认可自己的身份。

所以,蒙毅便献上一策。

借助鬼神,给越人洗脑!

伴随着瓮声瓮气的哼哧声,数位武士扛着巨石。落地时,群臣皆是心头一颤。谒者连忙撤去上面覆盖着的布帛,一排晦涩古字跃然于上。

“这是何字?”

“似是禹帝所书古字?”

“禹帝曾书石壁篆文,是有些像。”

“是了,是在南郡岳麓山。”

“形似蝌蚪,是禹之古字!”

“太史令!”

“臣在。”

“可否解读?”

“臣试试。”胡毋敬向前而行,仔细观察巨石上所刻文字,而后缓缓道:“天下大水,殃及九州。大费(伯益)至扬,治水南拓,故赐姓嬴。岭南之土,世代为嬴。这……”

胡毋敬瞠目结舌的向后退去,若非有人搀扶,只怕会当场昏厥过去。这样的考古发现,不论何时都是相当炸裂的。要搁后世,相当于是在白宫挖石油挖出来块石碑,上书:美洲自古是我大秦国土。

霎那间,全场哗然。

数位老儒连忙上前围观。

一个个皆是满脸错愕。

他们的世界观,崩塌了……

好好好,岭南也是秦国的固有领土?

老秦人世居西戎,和越地隔了十万八千里。要说楚人和岭南有关系,还有点说头,可这事还能轮到秦国?

“太史令,你可确定?”

“臣不敢妄言!”

胡毋敬抬手作揖。

他就是觉得有点奇怪,依他所见这神石和字迹的确没问题。可他心里总觉得有些古怪,甚至这套操作都很眼熟,天下能有这么巧的事?

胡毋敬也算是精通史学,诸侯各国史书皆是倒背如流。就这段石刻来说,的确有部分与史书能对的上。伯益的确协助禹帝治水有功,而后被赐姓为嬴。可真的曾前往扬州治水,还把岭南封给了伯益?

“如此,便都说的通了。”蒙毅坚定走出,认真道:“臣闻越国先祖为少康庶子无余,故越以奉守禹之祀。后越被楚灭,分布岭南各地,如东瓯、闽越、梅部……皆为禹之苗裔。岭南越人,便是秦嬴先祖伯益带去的。他们世代为秦嬴守护越土,只待秦嬴后人至岭南取回旧土。”

“……”

“……”

“……”

蒙毅此言一出,震惊四座。

本就濒临破碎的世界观,彻底崩塌。

还带这么套用的?

的确,史书确有记载越为大禹苗裔。可问题在于时隔两千多年,是真是假也没人能说的清。关键是,还能说出越人给秦国守候封地的鬼话来?

骗哥们可以,别骗自己啊!

“臣亦有所闻。”

“丞相有何高见?”

李斯手握一尺二寸紫玉圭,抬手作揖道:“秦嬴先祖伯益擅治水,还曾为禹帝虞官。其擅造井,而岭南便有不少水井,或许便是伯益带去的。”

“李相说的对。”

“对对对,太对了!”

“伯益还曾于南方开垦荒地,种植水稻。所以,岭南越人食稻便是自其始!”

“还有!”郎中令任嚣也是出面作揖,“臣听闻,岭南各部以虫兽为图腾。有水牛、蜜蜂、蛇、蟒、蛙……而伯益本就掌管山泽,负责繁育鸟兽。或许便是因为伯益为遭受水患的越地繁育鸟兽,所以各部以此为图腾!”

“对对对,西瓯图腾就为蛙神。相传古之岭南洪水泛滥,天旱酷热,禾苗枯槁。故祭祀蛙神,认为蛙神能驭洪水战胜水患。而伯益擅养蛙,故有此一说!”

“臣记得,禹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族,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命曰《山海经》。似乎,便有提到此事!”

“……”

这些是真的吗?

没人能下定论。

看似都很合理,实则根本经不起推敲。就他们说的,也只是生搬硬套而已。望着他们急于表现自己,胡毋敬只感到脊背发凉。

他作为太史令,主要就是负责修录史书。他估摸着这颗神石都是假的,只是没有证据。现在群臣皆如此,已是无力回天。他素来是恪守史官的节操,不依喜恶只依史而书。却没曾想,皇帝恰恰就利用了他这点。

“善!”

秦始皇拂袖轻挥。

“太史令!”

“臣在。”

胡毋敬提笔走出,抬手便于帛书上快速书写,“维三十年十月,武信侯使人自岭南还,献神石,曰:天下大水,殃及九州。大费至扬,治水南拓,故赐姓嬴。岭南之土,世代为嬴。”

落笔时,胡毋敬只觉胸口好似压着块巨石。昔日他就以秉笔直书而扬名诸侯,皆知他凡落笔成书绝不更改一字。这些年来,他也始终恪守史官的操守。可自黑夫入咸阳后,他却间接成了帮凶。纵然他知晓有问题,可却不得不秉笔直书!

“善!”

秦始皇拂袖挥手。

数名武士扛着帝辇而来。

坐上去后,武士便扛着他而去。

冯去疾与李斯对视了眼,紧随其后。他们混迹官场多年,知道皇帝的心思。秦国若要动真格的,这岭南百越说灭也就灭了。

灭越容易,治越难!

秦始皇思索再三,决定采用怀柔之策也是这道理。能不战而屈人之兵,兵不血刃的拿下岭南自是最好。减少损失,还能便于后续治理。

此次大费周章,整这么出就是为了治越。用文化潜移默化的改变越人,不出三代便可令他们归心于秦。

这时就体现出家的重要性,他们需要根据现有史料编写成书,主要就是描述伯益南拓帮助越人治理水患,饲养鸟兽。而后被越人君长视作神灵,将鸟兽视作图腾。

书名也已定下,就叫《伯益传》!

所以,焚书哪有编书香?

秦国现在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只要家稍微润色番,便可将黑的说成是白的。主要伯益都是两千年前的人,如何能辨别真假?

你说是假的?

岭南出土的大量文物不是假的吧?

各种石刻,都表明伯益曾来过!

……

……

按理说,祭祀完太庙也就结束了。只是今年有所不同,毕竟武庙已建立完毕,就建于太庙之下。四周皆有持戟卫士守护,充斥着这股肃杀之气。

武庙建造的并不奢靡,低调内敛。跨过门槛,殿内干净的几乎是一尘不染。墨玉铺设的地板,更添肃穆。

最深处正坐于王座之上的,便是秦襄公。不过这王座略有不同,后方如孔雀开屏插着六把利剑。秦献公正坐于上,双手握剑直插地面。

高高挂着的帛图,仅仅只写了一字。

武!

在襄公旁边,则站着位披甲佩冠的将军。从其容貌来看,自然便是武成侯王翦。能作为武庙配祀,当世也就唯有王翦有这资格。

左右两侧,各立十八位名将大贤。只是因为都已作古,无法辨明。秦国以六为吉数,所以便追三十六人入武庙。以此彰显秦国的正统地位,同时也是借此收各地民心。

秦始皇一步步来至襄公俑前,面前的四方铜鼎插着通天香。他亲自点燃根长香,再恭敬献上。

奉常公孙成手握帛书,转身宣告:“秦起襄公,章于文、缪,献、孝之后,稍以蚕食六国,百有馀载,至始皇乃能并冠带之伦。故今日追封为秦烈襄王,享武庙主祭!秦嬴不绝,香火不绝!”

“臣等拜见秦烈襄王!”

群臣同时皆行拜礼。

谥(shi)号皆有讲究,像昭、烈、襄、庄、武、文皆是美谥褒谥。比如说烈,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业曰烈,圣功广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至于说襄,则是辟地有德曰襄,甲胄有劳曰襄……

不过,从秦始皇自号为始皇帝便废除谥法。因为在他看来,所谓谥法便是子议父臣议君,甚无谓,朕弗取焉。

朕便是始皇帝,无需谥号!

后世则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因为,无人有资格评价他!

这回追封,也是破例。

秦始皇则转过身来,目光自这些武将大贤一一掠过。有的是功成身退,有的是身首异处三族被坑杀。他们皆是有能之辈,却未能遇到明主。

谒者是时候送来酒樽。

秦始皇端起酒樽,遥望群臣,缓缓开口道:“古之诸侯相诛伐,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此酒朕不当孤饮,且请诸君共饮!”

言罢,便将浊酒洒在地上。

“此酒,祭商君变法!”

“此酒,祭武信君连横!”

“此酒,祭武安君拓土!”

“此酒,祭秦开大破东胡!”

“此酒,祭李牧大破匈奴!”

“……”

秦始皇长舒口气。

群臣皆是看着他。

眸中带着期待与敬畏。

“吾秦既为诸夏正统,故立武庙缅怀历代先君。凡于诸夏有功者,皆可入武庙!诸侯之地,已为秦土。诸侯之臣,已为秦臣。诸侯之人,自当为吾秦黔首!”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大秦万年,陛下万年!”

以冯去疾为首的百官,纷纷叩拜。

有朝一日,他们也能配享武庙!

【PS:第一更送到,四千字大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