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自己烤,愿意吃啥就吃啥。
直到饱了为止。
吃不完也没事,天气冷,肉能放三四天不坏。
同顾家热闹温馨的画面相比。
王婆子家就苦多了。
自从二儿子分家,村里几乎没人搭理她。
哪怕她主动打招呼,这些人就跟看不见她似的,可把王婆子气坏了,又没办法,她是话唠,没人跟她说话属实把她憋的不轻。
只能磋磨儿媳妇和孙女。
最近野菜菌子越发的少。
二儿媳又分家了,少了一个人干活,老三媳妇樊金珠只好不情愿的被迫替补夏花花的位置。
两人忙活一天,加起来都挖不到一捧。
十几根野菜混着一锅水,只能喝个水饱。
半夜一家子饿的翻来覆去,根本睡不着。
肚子直叫唤。
只有李家大金孙李耀祖和李天江睡的喷香,一个天天吃糕点鸡蛋精粮,一个跟在儿子后面吃好的喝好的。
“孩他娘,明日去镇上买点粮食吧,实在扛不住了。”
当家的开口,王婆子只好答应。
还好大妞夫家添了一两银子,说是让三天后就嫁过去。
她自然是乐意百倍的,又省了一个人的吃食,又白得一两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到时候就拿着这6两的彩礼去镇上买上许多糙米。
足以挺过冬天。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收粮税。
她家三亩二等良田,两亩三等良田,要罚不少银子,二等罚二两,那就是6两银子,三等罚一两,则是二两银子。
嚯,竟一下要罚掉8两银子走吗。
王婆子不算不知道,
一算吓一跳,心疼的直抽抽。
天未亮,王婆子就带着三儿子和大儿子前往镇上。
为了省钱,牛车都没坐。
带两个儿子,纯粹是让他们扛粮食的。
6两银子,估计要买10石都不止。
可惜,
王婆子要失望了。
镇上的粮食一天一个价,现在精米已经涨到10两银子一石了,陈米9两,糙米则是6两银子。
天价也不过如此。
但是没办法,到处都缺粮食。
能卖的要么是家里囤货比较多为了捞一笔的。
要么就是穷苦人家,卖掉自己仅剩的粮食,以为能等到官府救助,一跃飞天。
现在还未到冬天。
高价的粮食蒙蔽了这些人的眼睛。
等灾情体现,怕是要后悔的吐血了。
兴高采烈的王婆子在被告知她要买的糙米售价6两银子后。
气的差点倒地。
“什么?5两银子?精米不过才3两,你这是抢银子!我要去官府告你!”
粮铺掌柜冷呵一声。
“你去告啊,县令大人早就撤掉告示了,现在平安镇粮食价格同周边县城一样,你去哪买都是这个价!我铺子已经是最低价了,呵呵,不买就滚!”
王婆子无奈,只好灰落落的走了。
她不死心,陆续去了好几个铺子。
糙米全都涨到了6两银子,比她刚刚问的价还要高。
没办法,王婆子只能厚着脸皮回到刚刚的粮铺。
她好言好语的说要买一石。
“不好意思了大娘,现在涨价了,糙米7两银子一石!想买就掏钱吧。”
粮铺掌柜嘴角带笑。
站着不动。
等待这个老婆子的反应。
王婆子不敢再拿乔,粮铺里有不少人。
而面前的粮食袋子一点点变少。
再不买,7两银子都买不着了。
最后,王婆子花了整整7两才买到一石糙米,也就是120斤。
只有一袋,老二一个人就能扛走。
彩礼都花完不说,还倒贴了一两银子。
王婆子心疼不已。
第三天赵菜头上门迎娶时,愣是不放人。
直到他加了一两银子,才放大妞离开。
自然,这一操作,导致赵菜头愤怒无比。
那晚,李盼弟受尽折磨。
幻想的温情那是丝毫没体会到。
这些跟王婆子没关系。
她一家吃着卖孙女换来的糙米粥,正享受着呢。
第四天,官差来到村里收税加罚银。
村里家家户户除了流民都排队交钱。
提前秋收的则是交粮食。
有些聪明的人家,交的罚银,现在粮食那么贵。
他们又不傻。
还不如把粮食拿去卖掉,也比交了强。
这就导致除了顾南溪和里正,交粮食的只有宋婶子和高大娘这四户人家。
顾南溪是荒地,交的不多。
大头主要是另外三家。
村里交罚银的纷纷笑他们蠢。
顾南溪就当没看见。
如果人人都不交粮食,那只会导致受灾更严重,缺粮食的一点捞不着,不缺的又不放粮,反正她问心无愧。
别人她管不着。
有些家里实在困难的人由里正带头出面,交了罚银,账呢就记在工分上,就像打白条一样,以后慢慢偿还。
弄了一上午,官差才离开。
靠山村是最后一个收的。
县令打过招呼。
毕竟是宝贝女儿的村子,总要给点面子。
就这样平静的过了几日。
靠山村在一个傍晚,炸开了锅。
王婆子的大孙女李盼弟浑身是伤的逃回家,声称赵菜头要吃了她。
对,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吃!
这还得了,冬天都没到,哪至于开始吃人了。
里正准备带着盼弟去讨公道,谁知盼弟死活不肯回去。
结果被王婆子一顿好打。
就这样,浑身没块好肉的盼弟,被她自以为的亲人,强行架着,回到那个魔鬼窟里。
里正本想主事,愣是被拦住了。
当晚,盼弟失去了双腿。
而赵菜头带着爹娘和四个女儿,吃了一顿香喷喷的肉宴。
他当初肯加银子就是因为这个,
粮食涨的他根本买不起。
刚好缺儿子,不如买个媳妇回来,生不出就吃了她。
没了双腿,自然没法跑了。
李盼弟眼里失去了光泽。
像个木头人一样躺在床上,不知死活。
镇上粮食越发匮乏,顾氏麻辣烫,顾氏酒楼以及顾氏糖水,关门到现在也没开。
唯独顾氏彩妆。
五姐两口子继续回去开铺子。
城门外的流民已经被分流走了。
暂时不会有什么暴乱。
两人住在镇上,准备好好捞一批银子。
7两银子买不到精米,却能买好几盒胭脂口脂。
灾年也有人爱美啊。
铺子里的生意比起之前,也没差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