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亲生的会这样对待。
一看到人,就害怕的缩在一旁。
还是在家里受到虐待了。
苏成功有时候听到隔壁的打骂声,孩子隐忍的哭泣声。
自己也说过几次,可后来,还是打,还是骂,一点用处都没有。
是人家的家务事,自己也不好管。
可惜那孩子......
这张寻人启事来看,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上面是一张小孩子的照片,跟那孩子刚来的时候很像。
一看就知道那家的父母非常疼爱孩子,毕竟现在能给孩子拍照片的家庭特别少。
一张照片可不便宜呢,更别说五年前了。
“所以,要不要跟他们说?应该是麻辣烫店里面的人负责的。”
林以晴一听,欣喜若狂,她做这个宣传栏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帮助大家找到失踪的家人。
运货司机走的地方多,接触的人也多,万一能遇到呢,岂不是做了一件好事。
她知道找人非常困难,特别是现在拍照并不普遍。
很多孩子走丢后,家里想找人,发现根本没有孩子的照片。
只能凭借着年龄,姓名,特征模糊寻找。
但是林以晴相信,多一条途径,就多一分寻到的机会。
没想到开业的前几天,就收到好消息。
她让苏成功留一个地址和联系方式,与元市公安局说明情况。
当天孩子家长和公安就动身去了外地。
结果真的是那孩子,他们过去的时候,正碰上那家人打骂孩子,周围的邻居对公安们唏嘘。
从三岁时被抱过来,那家人说之前寄养在姥姥家,如今得空了把孩子接回来养着。
刚开始对孩子还不错,后来生了第二胎之后,便对孩子又打又骂。
如今孩子八岁了,也不送他去读书。
他们说来几次,还要挨一顿骂,最后也不敢说了。
等公安上门了,那家人咬着不放,说孩子就是自己亲生的。
牛牛也认不出那亲生父母,当时走丢的时候真的太小了。
还是公安暗查那家人的娘家,才让那家人无法狡辩。
孩子被顺利带回来,夫妻两个带着孩子来感谢林以晴。
她也很高兴,自己能帮助到别人。
推辞他们递过来的钱,对于自己只是举手之劳,但那些钱可能是一家人最后的积蓄。
钱没有送出,但那份感激一直记在心底。
“孩子,林厂长不要咱们的钱,我们以后也不能忘恩啊。”
牛牛用力的点头,是她帮助自己脱离苦海,这份恩情一直记在牛牛心中。
*
麻辣烫真的是火了,它的名字被吃过的货车司机带向世界各地。
只要吃过一次就忘不掉。
在家里不时念叨着:“元市的麻辣烫味道太好了!我们镇里怎么不开一家。”
“什么麻辣烫,被你说的那么玄乎。”
“哪玄乎了,味道真是绝。”
便跟他们诉说麻辣烫的美味,不管吃过的食材,还是没吃过的食材,在他嘴里就是好。
就算是给他吃金子都不换。
没吃过的众人,被讲得心痒痒。
只恨家乡没有麻辣烫,不能让自己过一把瘾。
“老大,这是给麻辣烫的信,刚才邮递员送过来的。”
林以晴看到赵大军递给自己一竹篮的信件。
翻看寄信人名字和地址,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还是从全国各地寄过来的呢。
也不是专门写给自己的,信封上的收信人写的是:阳光麻辣烫。
一时摸不到头脑,便随机裁开几封。
浏览了十多封信后,林以晴红光满面:“是时候了!”
这一嗓子,倒是让赵大军迷糊,啥事情啊?
后来才明白,林以晴当时是说:是时候开启麻辣烫时代。
信上面都是其他地方,请林以晴过去开麻辣烫的。
他们不像是货车师傅能开车到老远吃麻辣烫,像他们这样的小老百姓为吃一碗面跑两三个城市,太耗费金钱和时间。
但自己被馋得受不了怎么办?
聪明的人找师傅要来麻辣烫店的地址,他们要写信!
一封不行,就两封!
一定要让麻辣烫的老板,感受到他们对于麻辣烫的热情。
“快来开店啊,来我们西市绝对赚钱。”
“老板!一定来我们重市,我自从听了麻辣烫之后,连梦里都再想象麻辣烫是什么样子的。连枕头都湿透了好几个。”
“来我们成市,我跟亲朋好友说好了,要是来成市开店,我天天请他们去吃。”
......
第二天,全国报纸上打上阳光麻辣烫店的招商信息。
阳光麻辣烫诚招加盟商,只要你出一点加盟费。
就能受到阳光麻辣烫的专业指导,包你开店挣大钱。
从一登上报纸,林以晴的电话就没停过。
麻辣烫没有管理人员,林以晴就从纺织厂里挖。
金宝宝还笑自己,挖墙角挖到自己身上来。
林以晴无奈摊手:“没办法,麻辣烫也太缺人了。”
等到各地来学习的人过来,安排进纺织厂的空宿舍住下。
教学,考察各地的开店选址和装修。
林以晴忙到起飞,狠不得一个人掰成十个人用。
看着连上课都要挤在纺织厂的教室里,她趁着午休时间,去买了块地,离元市主线公路非常近。
一边安排着加盟商的事情,一边阳光麻辣烫总部开始修建。
这段时间,阳光麻辣烫和阳光衣恋疯狂扩张,在门口的招工启示从来没断过。
正巧赶上毕业季,元市高中,毕业班有五百多位学生,考上大学的差不多只有一半。
剩下的学生要不准备复读,要不准备就业。
阳光公司作为元市新进的企业,谁不知道。
离家又近,发展前景又好的阳光公司,自然成为他们第一选择。
一下子朱部长压力大增,来面试的人络绎不绝。
林以晴大喜:“来的好啊,合适的全部收下。”
这段时间,忙得就剩下一口气了,裤头都松了不少,又换了一批新衣服。
自己要不是纺织厂厂长,可不敢那么挥霍。
现在一面墙的衣柜,全都是厂里的衣服,一天一套,可以穿半年不重样。
进了阳光公司的人,林以晴考察过,只要是合适的,就让他们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