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廷国反驳:“妈,我们都还没挣钱呢,哪里有钱给你买东西?”
龙列军和龙列分直点头。
郑樊并不买账,“你们娇英姐也还是个没挣钱的学生,照样给你们表伯娘买了一把。”
郑春补充:“卯丹还用零花钱给我和她妈妈每个人买了一根糖葫芦。”
姐妹俩抱在一起,郑樊说:“还是女儿贴心啊了!”
郑春:“可惜我就生了两个臭小子。”
郑樊:“龙分已经不读书了,你可以让他早点结婚,以后儿媳妇也是贴心的小棉袄。”
郑春瞪向龙列分:“听见你们满姨说的没有,不读书就早点结婚。”
郑樊傻眼,她并不是这个意思啊!
龙列分和龙列军对视一眼,心里发苦,早知道就把零用钱全花了也要给他们娘买一把油纸伞。
在杭州住了一晚,第二天八点多才开始赶往下一个目的地,上海外滩。
都说来到上海不游外滩,就像去到了北京没有去故宫一样,所以他们来到上海唯一游玩的地方就是上海外滩。
大巴车直接把他们送到了外白渡桥才把他们放下。
车走了,他们今天的游玩从这里开始。
在桥的左手边是上海外滩最高的一座大楼,77米高的百老汇大厦,现在叫做上海大厦。
据说1972年尼克松就曾经下榻一次。
在外白渡桥的另一侧,是闻名遐迩的浦江饭店,据说这里可是爱因斯坦和卓别林曾经来到过的地方。
并且里面一楼的孔雀大厅十分的壮观,现在已经改名叫做上海证券博物馆。
但是只有预约了才能进去,他们只能在外面看看。
上了桥,走上外白渡桥,经过余文的介绍大家才发现这地板竟然不是柏油路,更不是水泥路,也不是瓷砖地板,而是用的龙脑香木地板。
据说一共大大小小1480块,再现了100多年前的盛景。
过了外白渡桥,立刻左转过马路,来到外滩的观光平台,在这里看到第1一座建筑物的就是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修建于1994年,纪念在历次为了争取民族独立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英雄们。
三根拔地而起的擎天巨柱,宛若无言的丰碑,追念着由1840-1921年、1921-1949年以及1949年为上海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驱。
三根巨柱象征着永垂不朽,这是根据上海市政府为书写碑文而定的。
粗壮的塔身巍峨雄伟,每当人们置身塔下,仰望塔顶,一根根挺拔的线条垂直向上,将人们的思绪引向天空,引向无限,使人产生崇高的敬意。
过了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来到了长达1公里的外滩观光平台。
对岸就是波澜壮阔的上海陆家嘴金融区,以东方明珠塔为首以及未来人们津津乐道的外滩三件套,不过现在只有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厦。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还在建,上海中心大厦还没开始建。
在这里每隔50~100米就很有必要留下一张照片,因为每个地方各有风貌,移步换景。
往前走大约100米,呈现在大家右手边的鳞次栉比的建筑物。
首先就是号称万国建筑博览群,当然没办法一个一个全部游览一遍,时间不够不说,有的地方根本不让人进去。
下了外滩观光平台由北往南走大约200米就来到了一处小广场。
在这里就能够看到整个外滩上最值得打卡拍照的地方,曾经上海最为奢华的一座酒店,和平饭店。
和平饭店是由英国籍的犹太人沙逊修建的。
他当时上海的首富,也是东印度家族第四代掌门人,全名维克多沙逊。
和平饭店大大小小有160多间房间,更是有9个不同国家的风格的房间。
在它的右手边,就是1934年时任国家财政部部长宋子文所修建的中国银行。
当时宋子文想为我国争光,所以想要修建一座远远高过和平饭店的大楼,没想到却被沙逊把官司打到了位于海洋另一边的国际法庭,最后判了中国败诉。
宋子文没办法,不得不修建了一座略低于和平饭店的建筑,插了两根旗杆来寻得一种心地上的安慰。
过了和平饭店仅仅50米,就是外滩十八号,以前英国渣打银行驻中国的总部。
过了外滩十八号,再往前150米,就是位于13号的上海江海关大楼。
这是清朝政府所修建的,相当于中国总海关所在地,上面的那口钟是从英国伦敦的原物,和大本钟是同一个钟厂所制。
紧挨着上海海关大楼的就是被英国人称之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英国人最为讲究的一种建筑物,上海外滩汇丰银行大楼,今天的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要知道从1956年到1996年,这里可是上海市政府啊,做了足足40年之久。
这栋楼耗资达到惊人的1,000万两白银,是当时汇丰银行两年的营业额收入,并且占地面积达到了惊人的23,000平方米。
银行门口,有一对铜狮子。
一只张开血盆大口,一只闭着它的嘴,雄的叫做史蒂芬,雌的叫做施迪,分别是汇丰银行的第一任和第二任行长。
全世界只有两对,一对在大不列颠博物馆的门口,而一对就在汇丰银行门口。
不过这一段是仿制的真实的那一对在现在上海历史博物馆。
来到汇丰银行大门,三扇纯铜打制的大门,雕刻之精美,无处勾起大家探索的欲望,不过这里现在是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只有预约办理业务才能进去。
据说这里面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巨大的太阳神月亮神的地方,还有上海、巴黎、伦敦、加尔格达、曼谷、东京等等,当时8个最为繁华的城市的马赛克壁画,地上的柚木地板,以及冷暖气的排口无不感受着这栋大厦的奢华精致。
不过他们不能进去,都是听导游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