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我在大明当咸鱼
  4. 第125章 开办农场
设置

第125章 开办农场(1 / 1)


好啊,他现在是想明白这群文官们的心思,只要对他们有利的,那他们自然是举双手赞成。那要是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就像这次,他只是要几万亩田产罢了。

那就会一致对外,表面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来阻止自己达成目标。

这让朱厚照头一回感觉到自己在朝堂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话语权,哪怕就算现在父皇在这,他们都敢这样将。那如果光是自己在这呢,怕不是得被这群文官给喷死了?

眼见朱厚照,李东阳,刘健和谢迁几个人谁也不肯退让,几个人一直僵持不下,最后将目光投到了弘治帝身上。

弘治帝轻咳了一声,他倒是觉得这田地给太子也没什么的,到最后整个国家不都得交给儿子吗?

不过几位内阁大臣的反应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他们好像十分不愿意让儿子得到这些土地,不过他们说的也有道理。

弘治帝左右权衡之下道:“这样吧,几位爱卿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太子这边也确实有需要土地。靠近西山的那些田地归太子所有,其他的归朝廷所有。”

说完这句话,弘治帝便挥了挥手,让众人退下了。

殿外,朱厚照看着李东阳,刘健和谢迁几个人的身影,不由咬了咬牙道:“可当真是好阁老啊。”

听到这话的张博看了看一旁有点尴尬的萧敬,扯了扯朱厚照的袖子道:“表哥,你不还说好久没有遛大将军了吗?咱们赶快回去吧。”

张博觉得朱厚照这般坦率着实不太还行,主要是隔墙有耳,现在可在乾清宫呢,这么说李东阳,刘健和谢迁几个人肯定能知道的。

就算要说也得回东宫再说,那是他们的地盘。

东宫,刘瑾见到太子殿下一脸怒气,小心翼翼的端上了茶水点心便站到一旁去了,他可不敢在这个时候招惹太子殿下。万一被打一顿怎么办呢?

张博见到朱厚照气了一路了,到现在还是在那里气鼓鼓的。不免有些好笑的道:“表哥,你为何如此生气?”

之前在大理寺看到那统计结果的时候,朱厚照虽然生气,但是也没有现在这么气的很。

朱厚照猛的灌下了一杯茶水,将杯子啪了一下拍到石桌上道:“表弟,这群文官真是欺人太甚了,孤要些田地怎么了,他们连这都要管。”

听到是这个原因,张博也沉默了,讲真的刚刚发生在乾清宫的那一幕,让他也意识到了。

哪怕就算他和朱厚照两个人拿出了再多的东西,他们两个终究在朝堂之上并没有多少助力。

他就算了,他现在都有爵位了,而且手里又不缺钱,说真的他没有必要在朝廷拥有话语权。

但是朱厚照就不一样了,他可是太子,现在太子在朝堂上一点话语权都没有。

这让张博明白了朱厚照现在的处境,实则光鲜,但这后面的阻力不少。就是能用的人才太少了呀。

张博想清楚这些之后,倒了一杯茶水递到朱厚照手中道:“表哥倒也不必忧心,现在我们所能用的人手实在太少了,以后就会好了。”

还能好嘛?朱厚照现在都不抱希望了,这怎么改善啊。现在想要做官员的话,那就必须通过朝廷的科举考试。

而科举考试基本上都被文官可以包揽了。这但凡优秀的人才,还没到朝堂上的都被各种党派瓜分掉了,让他怎么办?

张博轻笑了一声道:“表哥不是忘了我们还有好几个学生呢?”

可别提王行知他们了,一提到朱厚照就发愁道:“王行知几人现在就在翰林医院挂个职,能有什么帮助?”

怎么会没有帮助呢?张博道:“别的不说,等徐经回来之后我们就有的忙了。”

毕竟徐经可是出海去了。一旦他能带回来高产作物,那必然影响很大。可以趁机让弘治帝和朝臣取消海禁,只要没有这海禁之策。他们能去的地方就多了。

毕竟这现在的朝堂错综复杂的,光凭他们两个人是没有办法撼动这些文官的。还不如从外部出发。

听到张博这番打算,朱厚照开始深思了自己表弟这个想法到底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如果真的能按照张博说的那样来的话,那自然再好不过了,如果不能的话,肯定还是要从朝廷内部动手的。

不过张博这话确实给他提了一个新的思路。

很快被关在大理寺的真人全都被审讯完毕,弘治帝看了锦衣卫手中的那些审讯记录直接下了旨意。

对道观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首先一个就是将其侵吞的土地全部收回。下面挂靠的店铺的数量也进行了限制,毕竟他们又不是商人,要这么多商铺干什么。

最后一条就是至关重要的这个度牒。弘治帝问过礼部尚书之后,直接对每个道观所能拥有的这个度牒数量进行了限制。

一个道观最多十个度牒,至于其他没有度牒的那些人,那只能下山了。

其他的还好说,度牒这一事确实让道观的管事真人为难了起来,他们现在每一家道观差不多有个100来号人,只给10张度牒,这也太少了。

可是这会儿他们都在牢里哪有反抗的余地?而且礼部尚书也来到牢中,跟他们说以后朝廷会对每个道观进行年度考核,考核排名在前列的道观每年会增加一些度牒。

也就是说想要这度牒,就表现的好一点。这次因为丹药之事,弘治帝可没有严惩他们。除了朝天宫的那些道士是真的被杀了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员损失。

与此同时,朱厚照也收到了额外的田产,一共是5000多亩,全都是在西山附近的地方。

张博和朱厚照两个人看了一圈,觉得这片地真是不错。张博和朱厚照两个人打算在这基础上建了一个超大的农场。

提到对这片田地的处置,朱厚照道:“还是按照之前一样,将这些地租给周边的老百姓不就行了。”

听到这话,张博却摇摇头道:“这跟道观他们做的有什么不一样?”

说白了将田地租给老百姓,他们省心,但是老百姓们承担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如果是丰收的话那还好说。但是一旦遇到什么天灾之类的,那岂不是又要欠一屁股债。

因此张博提议道:“表哥,不如这样,我们就按照皇庄的样子建一个超大的农场。雇佣周围的老百姓进去帮我们种田,每个月给他们发银子。这样的话,老百姓的辛辛苦苦一年到头也能有些银子傍身,这日子长久以来会越过越好。”

听到张博这样说,朱厚照想了想觉得可以,这样老百姓们的利益不会受到损失,就算真的遭遇天灾之类的。这些损失他和张博两个人还是赔得起的。

张博和朱厚照两个人商量好之后,便让管家在西山那边张贴了告示,他们要招收大量能种地的老百姓来帮他们种田。

这个告示一出,京城周边的老百姓全都震动了。这告示一听那对他们是百利无一害啊,他们不用承担地租,每一个月还有银子。

干的活还是他们老本行,种地那给谁种不是种的,非要给你地主种。因此很多老百姓都拖家带口的搬到了西山附近。

弘治帝对张博他们这个农场的计划很是感兴趣。而且张博和朱厚照两个人完全是自负盈亏的,因此便同意了让他们进行尝试。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来到西山,相对应的就是很多地主他们的地租不出去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