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只差一点点的削藩就可以成功,藩镇就平定了。
当年七月,朝廷三路大军捷报连连,凯歌高奏,大有一举荡平藩镇之势。
特别是南线战场,刚刚树立起的平叛英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彻底打垮了,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然后,面对刚刚打下来的襄阳,这块大肥肉,朝廷想要,李希烈更想要,那怎么行。
德宗态度很坚决,收回来,以后谁也别想搞什么,藩镇割据,随后,德宗便任命李承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让他赶赴襄阳接管梁崇义,留下的地盘。
为免引起李希烈的,猜疑和恐慌。
李承决定,单骑赴任,他知道李希烈肯定会视他为眼中钉,但是他相信,在目 前的情势下,李希烈还不敢把他怎么样,不出李承所料,当他带着朝廷的任命状,到达襄阳时,李希烈尽管恨得牙痒痒。
却不敢轻易动手,只把他软禁在宾馆里,百般威胁,千般恐吓,企图把他吓回长安去,可李承知道李希烈,那只是在虚张声势。
所以不为所动,到最后,这李希烈实在是拿这个,新任的节度使没撤,只好在襄阳全境纵兵。
大掠一番,这才悻悻然引兵而去,李希烈大军虽然撤走,但却留了一个将领在襄阳,名义上说是留守军队物资。
实际上是在襄阳插了根钉子,李承接管襄阳军府后,差不多用了一年时间,才让军政重新步入正轨。
同时,李承也派出心腹,数度前往许州和蔡州,暗中收买了李希烈的几个亲信。
准备寻找机会干掉李希烈,至此,德宗朝廷与李希烈的关系,已经走到了一个危险的边缘。
表面上虽然相安无事,波澜不惊,但背地里却是剑拔弩张,暗流汹涌,从建中二年冬天起,唐朝政府军与叛乱诸藩。
展开了第二阶段的较量,令德宗甚感欣慰的是,官军在战场上又取得了,节节胜利,先是在这年十一月初,朔方将领唐朝臣等人。
在徐州大破淄青,和魏博的军队,一举打通了,被封锁达半年之久,江淮运输线。
紧接着在建中三年正月,马燧等部又在恒水,大败田悦的魏博军,斩敌二万余级,俘虏三千多人,田悦带着残部一千余人。
连夜逃回老巢魏州,守城大将李长春,却闭门不纳,很显然,李长春是想等官军杀来后举城投降。
可直到第二天早上,李长春还是没等到官军,只好打开城门,田悦在城外冻了一夜,勃然大怒。
一进城就杀了李长春,然后命令部众全部登城据守。
然而,此时的魏州城内,仅余士卒数千人,而且士气极为低落。
尤其是那些阵亡将士的家属,那更是哭天抢地,满街哭嚎,搞得整个魏州城人心惶惶。
田悦是大为忧惧,这是他继任节度使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一次,信任危机。
他意识到,如果不能快安抚人心。
重振士气,那说不定还没等官军来攻,士卒们已经把他的脑袋,砍下来献给朝廷了,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危急时刻。
最能考验一个领导,驾驭人心的本事,处理得好,还有机会从头再来,处理不好,身家性命随时可能玩完,那么,田悦能渡过这次信任危机,作为田承翤的侄子。
田悦能够把田承翤的一帮儿子,通通比下去,被田承翤选为接班人。
当然,那是有一些过人之处的,逃回魏州的当天,田悦就在节度使府门口,召集军民训话,他骑在马上,把自己的佩刀高 高举过头顶,声泪俱下地说,说田悦不成器。
当初承蒙蒙淄青,成德两位世伯举荐,继承了伯父的事业,两位世伯已经过世,他们的儿子,却不能子承父业,我不敢忘记二位世伯大恩,决心保举他们的儿子,所以不自量力。
对抗朝廷,以致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连累了父老乡亲,这都是我一个人的罪过。
田悦上有老母,不能自杀,只希望诸公能用我手里这把刀。
吹下我的首级,打开城门献给官军,自取富贵,不要和田悦一起,陷入杀地,话音未落,田悦便作出一副悲恸欲绝之状。
一头从马栽了下来,将士们大惊失色,慌忙冲上去把他抱住,节度使这番话,好真可谓慷 慨激昂。感人肺腑,军民们大受感动,当场纷纷表态,大人是出于正义而举兵。
并非为了一己之私,胜败乃兵家常事,我等累世受田氏厚恩,怎么忍心听到这些话,愿为大人拼死一战。
若不能胜,再与大人共死不迟,田悦那是泪流满面,激动地说,诸位不因落败而把我抛弃。
田悦即便是到了九泉之下,也不敢忘记各位兄弟的,深恩厚意,这张悲情牌打得,实在是漂亮。
以至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感动得眼泪哗哗的,田悦赶紧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
然后挥刀断发,与诸位将领结成了生死兄弟。
紧接着,田悦又打开府库,把积藏多年的一百余万钱,全都拿了出来,分给了所有将士。
经过这一番感情和金钱的双重洗礼,将士们无不精神抖擞。
勇气倍增,一个个都发誓要和节度使同生死,要与魏州城共存亡,在这个泪弹,加银弹的攻击之下。
田悦成功地俘获了,所有将士的心。
于是魏博,众心始定,军势复振,数日之后,马燧等部魏州团团围困。
并日夜猛攻,但是叛军的反抗意志,却比他预料的强大得多,所以始终未能攻克,建中三年正月中旬,朝廷军在战场上又取得了,一连串胜利。
首先,魏博将领李再春,以博州归降,田悦堂兄田昂,以名州归降,紧接着,朱滔,张孝忠。
在束鹿,击败了李惟岳,继而攻克深州,正月下旬,成德将领康日知,又以赵州归降,到了闫正月下旬,成德骁将武俊又发动兵变。
斩杀了李惟岳,然后砍下他的人头,而黄河以南,则猛攻的,李纳势穷力竭,基本上好也是败局已定。
面对如此大好局面,德宗朝廷顿时充满了,乐观情绪,上自天子,下自百官,无不认为天下将从此太平。
可是,这谁也没有想到,就在德宗朝廷距离,最终胜利,仅有半步之遥时,形势却突然急转直下。
再次把帝国卷进了,更大规模的战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