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崇祯:先生,朕对你不薄
  4. 第7章 宝船的线索
设置

第7章 宝船的线索(1 / 1)


林晨轩知道毕自严装糊涂,故意问道:“毕大人,你是户部主管,你说说每年朝廷恩养宗室支出占全年收入多少?”

崇祯也疑惑地看向毕自严。

毕自严还是含糊地回答:“一半左右!”

崇祯一下子站了起来,来回踱着步。

林晨轩接着说:“臣以为宗室人数多,朝廷难以负担,不如减少宗室俸禄,允许王府缴纳相应银两参加科举入仕,考中后放弃世袭爵位,由吏部任官。”

毕自严奏道:“先帝五年曾制定限禄法,减少对宗室的支出。”

崇祯沉思不语,祖宗成法很难改变,而且他刚刚即位,不想落得刻薄寡恩的名声。

良久,崇祯缓缓道:“这件事朕要好好考虑。只是如何提高收入?”

林晨轩微微笑道:“太祖已经指出了方法了。皇上,太祖子孙若能自食其力,毕大人,可省银钱几何?”

毕自严道:“国库银两最大的两块支出,一为王室宗亲用度,一为辽东军开支。可是,宗人府那边……”

崇祯道:“万万不可。王室宗亲皆赖此生活,怎能断了他们的生计?朕初登大宝,若果如此,王室宗亲皆会骂我刻薄寡恩呢。此事不必再说了!”

林晨轩道:“皇上圣明,乃历朝历代最有人情味的帝王,大明幸甚,天下幸甚!”

毕自严奇怪地看了看林晨轩,暗道林大人马屁功夫不错嘛。

崇祯又问道:“太祖所言第二件遗憾之事是什么?”

“太祖所说的第二件事,海禁。太祖说明初海禁,本为巩固海防,但是后代子孙泯顽不化,不知变通,还用守祖制做借口!太祖还称赞后世子孙只有成祖堪称贤明,六下西洋,既宣扬国威,又获益无数。”

崇祯不解道:“给朕上课的大臣们说,成祖六下西洋劳民伤财,不但不赚钱,每年还亏钱呢!”

毕自严和林晨轩对视一眼后,道:“皇上,臣开始也认为六下西洋没有实际好处。可自从臣掌管户部以来,臣日夜思索,发现六下西洋劳民伤财之说不真实。”

“成祖五征漠北、三伐安南,动辄几十万大军,钱粮开支甚多;万里大迁都、大兴土木修筑京师、疏通大运河、修撰永乐大典、修建万里长城……这哪一桩事都需要巨额财富支撑,仅仅靠征收赋税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个角度看,六下西洋获益颇丰!”

崇祯更是不解:“既然这么赚钱,那后来为何就停止了呢?”

毕自严知道内中原因,却不敢直说,只能叹息一声,没有作声。

林晨轩道:“下西洋,富的是朝廷和皇家,赚来的钱全进了内帑;受益的是平头百姓,百姓们生产瓷器丝绸、种植茶叶等,获益甚多;出名的是宦官,跑前跑后接待各国使者。左右朝政的文官集团一点好处没有,他们自然反对!”

毕自严盯着林晨轩看了很久,心里暗思这家伙就是个愣头青,这些话能告诉皇帝吗?

林晨轩叹息道:“只可惜那些游记、宝船图纸、海图等,据说都被刘大夏一把火烧毁了!”

崇祯怒斥道:“这个奸人,我还以为他是中兴大明的贤臣呢,居然毁我大明根基!”

一直没有作声的毕自严道:“皇上,林大人,刘大夏并没有烧毁宝船图纸这些资料。”

崇祯兴奋地跳了起来:“爱卿快说说,这些资料现在在哪儿?”

崇祯如今内帑空虚,朝廷捉襟见肘,迫切希望能有新的来钱渠道。

毕自严、林晨轩也赶紧站了起来。

毕自严道:“万历朝在行人司任职的官员严从简写了一本书,名唤《殊域周咨录》,书中记载了刘大夏只是将这些资料藏了起来,而没有烧毁。”

崇祯想了想,说道:“对了,烧毁朝廷重要档案是重罪,朕观前朝皇帝朱批,没看到刘大夏被处罚,想来的确是藏起来了。朕当下旨彻查。”

毕自严大惊道:“不可!皇上若是明旨查找,只怕纵然找得图纸,也会被人毁掉。请皇上三思!”

林晨轩也道:“皇上,朝廷诸大臣正想彻底清除阉党,找到图纸,最可能得益的是宫中太监。大臣们能尽心查找吗?”

“此外,尽管朝廷海禁,民间海外贸易仍在私底下偷偷进行。朝廷官员多是应天、浙江、福建、广东之人,他们的家族很多人都在进行海外贸易,并因此收货巨大。他们不希望大明开放海禁,更不希望大明再下西洋!”

毕自严道:”“林大人所言甚是。我大明自洪武三年起,一直开放泉州、明州与广州三处海口,并设市舶司职掌检查进出船舶蕃货、征榷、抽解、贸易诸事。洪武七年撤销三处市舶司。”

“嘉靖年间倭患四起,朝臣认为倭患起于市舶,才停止开放,继续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民间海外贸易,私下里其实一直在进行!”

林晨轩继续道:“微臣以为,可以允许民间进行海外贸易,朝廷于中征收税款!”

毕自严赞许地点点头。

崇祯又坐了下来,低头思索,沉默不语。

良久,崇祯方才缓缓抬头,问道:“两位爱卿以为,若允许民间贸易,朝廷可派谁去征税?”

林晨轩道:“臣可前去。太祖让臣协助陛下中兴大明,主要三件事:一是获得银两,二是打败东虏,一是赈济灾民!”

毕自严看看林晨轩,这林大人,还真当自己是太祖委派的!居然当面欺骗皇上!

林晨轩继续道:“太祖所说第三件遗憾的事是匠户制度。太祖以为匠户制度虽能保证匠户数量,但容易造成匠户消极怠工,导致技术停滞不前。如何提高质量,需后代子孙善思之。”

崇祯道:“先生可有方法破解?”

林晨轩道:“微臣以为,提高匠户地位,推出有代表性的匠户担任官职,工匠制作的东西由朝廷出银赎买!”

毕自严点点头,又摇摇头:“林大人想法很好,但不易实施。匠户担任官职?林大人可知士大夫羞于工匠为伍!”

崇祯也摇头道:“这不妥,选官必须经过科举,如果匠户为官,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

话虽如此,崇祯还是要求林晨轩将三项事务写成条陈供内阁讨论。

林晨轩知道,这三条若是写成条陈,瞬间自己便会成为众矢之的。

“皇上,臣以为此时讨论这三条,委实不合时宜。这三条将来即使实施,也当先在一地做个试验,总结得失,然后全国推广,方能为朝廷争得最大利益!”

崇祯颔首道:“也罢,就听先生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