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于多多都为自己的这个想法而兴奋。
说实话,经过这一段时间的使用,于多多发现自己的这个能力作用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目前来看,于多多最多也就能观察到周围50米范围的东西,再远一点就只能看到个头比较大的东西了。
而现在那些大一点的渔船上面,几乎都配备了专门用来找鱼的雷达,作用范围要比于多多的眼睛可要大多了。
于多多的这个能力,目前看了也就是在近海范围里面钓鱼的时候有点用处,要是去远海的话,那些大船又有哪个没有装雷达的,毕竟那么大的船都买了,再安装一个雷达也不算什么大事。
不过用来在近海范围里面找鱼钓鱼的话,那作用就很明显了,特别是带像杨文斌他们这样的钓友,保证可以有回头客。
于多多决定等自己再赚一点钱以后,就找人打听买渔船的事情,反正渔船自己也会开,到时候自己也应该熟悉了附近海域的情况,正好可以实行自己的计划。
海上的景色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很震撼,可是时间一久,就感觉有点无聊了,墨绿色的海水一望无际,于多多他们这一条小渔船就像是一片落在水里的枯叶一样,一点都不显眼。
觉得不能浪费时间的于多多,干脆把自己的鱼竿拿了出来,开始组装自己的鱼竿。
一看到于多多拿出来的鱼竿,杨文辉就有点吃惊的说道:“多多,你怎么把这根鱼竿带出来了,这鱼竿的年纪都比你大了吧?”
于多多这根鱼竿,在他们村里都算是有名的。
就因为于多多的这根鱼竿,附近有不少的钓鱼佬都来找村里的老铜匠定做鱼竿呢。
这些年也做了不少的鱼竿出来,可是却没有哪一根鱼竿比得上于多多的这一根。毕竟鱼竿好做,可是好的竹子却不是那么容易找到了,更不要说于多多手里这种三代人用过的竹子了。
这根鱼竿,都可以算得上古董了,这么多年连包浆都被盘出来了。
于多多小心翼翼的把杆子拧在一起,一边对杨文辉说道:“我出来的时候就带了这个鱼竿,其他的都放家里了。”
杨文辉看着这根熟悉的鱼竿:“不过海钓的话这根鱼竿就有点不合适了,在船上钓有点长,岸边又短了一点。”
“没事,我都用习惯了,比起那些商品杆,还是这竹竿用的放心。”
组装鱼竿的时候,于多多转身往船尾看了一眼,忽然发现有不少鱼跟在船的后面,有一条鲈鱼更是直接跳出了水面。
这个时候只要抛对了地方,中鱼的几率一定会特别的高,于多多想不明白大家为什么不来下杆。
本来打算抛两杆的于多多,看了看站在船尾掌着船舵的船老大,暗自估算了一下活动的空间,最后还是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但是船最终还是到了目的地,从上船以后就一直没怎么做声的杨娇娇,站起来的时候居然差点摔倒。
还好,于多多一直都在杨娇娇的后面,看到杨娇娇有点不对劲,赶忙扶住杨娇娇:“娇娇,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走在前面的几人并没有察觉到后面的事情,在于多多扶住杨娇娇以后,杨娇娇很快就站稳了,小声的对于多多说道:“我有点晕船!”
不过到底是农村出身的娃,杨娇娇并没有晕多久,很快就恢复了活力,自己拿着一个粉红色的竿包小心翼翼的下了船。
于多多也拿上东西,跟着杨文辉一行人走上了岛礁。
等到四个人都上了岛,船老大重新开动渔船,大声的说道:“老杨,你们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我就在附近下网下笼子,你们就在上面好好钓鱼吧,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给你们把饭菜送上来。”
杨文辉扬了扬手里拿着的像以前的电影里面的大哥大一样的对讲机:“老潘,你忙你的去吧,有事我会在对讲机里面跟你说的。”
其实说是岛,还不如说是一片大一点的礁石更恰当一点,面积也就一亩多一点,上面还有一个100多平方的水坑。
而且现在大家踩在脚下的地方,看起来还是湿漉漉的,应该是海水刚刚退下去不久的样子。
看着船老大开着船离开,杨文辉对于多多几人说道:“大家自己找地方下钓,不过钓鱼的时候要注意安全,小心一点不要掉到水里去了。
还有,大家身上的救生衣一定记住不能脱下来。”
从上船开始,大家就穿上了船老大发的一件救生背心,红黄相间的颜色就像马路上面的环卫工穿的工作服一样。
于多多穿着身上,感觉跟没穿也没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要是真的要是落水了的话,这件救生衣到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过有总是要比没有强就是了。
当然了,这救生衣对于多多来说,根本就是多余的,不说现在自己有了神奇的能力,就算是按照以前在村里的水性来说,于多多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其实于多多现在最想的还是找机会去海水里面畅游一番,自己的水性是不是真的跟自己的感觉一样,自己下水就像是鱼儿回家了一样,还是这都是错觉?
只是现在的气温并不合适,虽然已经是四月份了,可是水温还是有点低,要是自己这个时候跳进水里去游泳,绝对免不了被二叔说教一通。
大家都开始寻找合适的钓点,只有于多多手里拿着鱼竿站在那里,一边在心里信马由缰的想着事情,一边打量着海里面的情况。
其实今天海面的情况跟风平浪静一点都挂不上钩,风浪一点都不小,不过这样的情况对于钓鱼来说却是再好不过了。
合适的风浪会让水里的鱼类更加活跃,这是因为浪涌让融入水里的氧气更多,也让其中的鱼类觅食更加的活跃。
而且风浪也没有影响到于多多观察海里面的情况,于多多很快就对附近的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