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重生2016之厚道人生
  4. 179鸿信上线(2)
设置

179鸿信上线(2)(1 / 1)


主要是软件还有问题,版本还不够丰富。虽然PC端,只要有微软系统版本,就能横扫全球。

但特么移动端却没有微软什么事。谷歌和苹果才是王者。

新主管庞德,自然加班加点开始改进。1.0版本太草率了。如果不是为了抢先一步发布,方便注册大量相关专利。

他们也不会这样。

虽然,酒香也怕巷子深但特么没钱的他,和历史上买不起kaixin.域名的陈炳昊一样,给了别人做一个一模一样的“假开心网”的天赐良机。

许多人可能不知道,这对品牌的缔造,绝对是毁灭性的、

很不幸,虽然他没啥钱,但拿出20万买下这个域名,房子后来被人讹诈,还是有必要的。

他自己开始派人出面,人家要30万,很明显就是职业的域名贩卖者。

他肯定不愿意认栽。于是直接拒绝然后换了另一拨人去买。

域名成交价才15万,中间商赚了五万,他最终花了20万,拿到域名等相关产权、哎。

域名贩卖中间的利润差距,可见一斑。想想几年后被360.域名持有者狠狠讹诈了上千万的周弘毅周大老板,就知道,这批先行者,到底有多么不客气。

想想90年代就有人靠着cool的域名,卖了上千万美金,震惊全球,你就知道会有多少人会选择做这个。

和后来的比特币一样,都是一夜暴富的天赐良机。可遇不可求。

其实,相比起开心网。他更在意的还是另一个房间里的项目:美达网。

美达,后来人就知道,这是典型的美团模式加达达模式。也就是团购点评+外卖配送。

这可是被隔壁老王做成了2000多亿美金市值的庞大市场。

他自然要抢先一步下手。因此,没多久,不起眼的美达网就上线了。

他选择先退出美达点评。也就是全国找商家做评价。

其实这个玩意2003年成立的大众点评网已经在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他们属于抄袭者,因此弯路会少很多。

除此外一起上线的,还有美达众包APP。只有手机端才有。毕竟PC端,现在不着急。再说配送还得靠智能机。现在智能机还不普及,爱疯机,四五千的价格,太特么贵了。普通人压根买不起。不然也不会有人卖肾买手机了。

这几个APP都划入了美达工作室。母公司是香江的空壳公司美达网。

相比起魔都的张旭郝创建的饿了么。他的美达明显目标更明确。也更有钱。

至于现在不开始烧钱。主要还是软硬件跟不上啊。

骑手买不起智能机。他能怎么办。

对,也有办法,他选择提前复制小米的发烧友模式。也就是低价模式。

于是沃伊思就这么被他成立了。品牌直接用的是VOice这个品牌。是不是很像VIVO。

但沃伊思还是不一样的。不是说成立更早。而是理念更先进。

抄袭苹果,他都不屑为之。

负责人是他挖来的技术大拿陈诚,本地人。理工科。年薪50万。之前在金里干。

现在给他干。除了他还有陈诚挖来的廖友伟等人。

跑过去看手机的他,很无奈啊。用的系统是谷歌的开源安卓系统,免费的,加盟人家的安卓联盟就可以了。

暂时谷歌的系统虽然加盟者很多,但可惜,哪怕是HTC这个台岛首富的女儿创建的科技集团,也干不过乔布斯执掌的苹果。幸好苹果产量不太行,不然压根活不长。

“最大问题,什么都要进口。价格降不下来”。

“那就按照成本卖,我们只赚100辛苦费,这样能打到什么价格”。

“两千七八的样子。毕竟现在我们出货量很低,很难谈到低价采购合同”

“那就这么干。不要2999,就只要2699.我们哪怕不赚钱,也要分一杯羹。先在淘宝,京东等平台上线网上专卖。

但是体验店,我们也要搞啊。”。

陈诚等人头都大了,老板一下搞这个,一下搞那个。钱有没有。

让他们很为难啊。

周末的两天,很快过去,他火速跑回学校,继续上课。

只有创业,他才知道,自己的专业知识,到底有多少漏洞。明显是野心和能力不符合的典范。

上辈子吃了大亏的他,自然选择对自己狠一点。

和许多穿越者不同,他的项目,上线后,并没有掀起多少浪花。

全靠口碑效应在扩大知名度和用户量。包括早已经改版的开心农场。

至于原因:老板不给钱啊。

这直到五月底,鸿信APP终于上线了。

和其他项目组的CEO,CFO不一样,鸿信的CEO武雄可不客气。天天找他要钱。

“有钱买房,你就不能拨点款,做一次营销。”

好吧,这个刚被鲁芳免职的顺畅科技CTO。又把大老板得罪狠了。

最关键,武雄这么干,其他项目组也眼巴巴等着拨款啊。

虽然老板不差工资,但这样半死不活的,也没啥意思啊。

为了不崩盘。他不得不把中环写字楼抵押贷款拿来帝都买楼的钱,拿出一部分。

1.6亿的房产。最终汇丰给了他1.2亿的中长期贷款。

这些钱,被他逐步开始抄底房市。尤其是5-12事件以后,卷款抠门的房地产巨头们被媒体和官方批的体无完肤,也导致他们不得不甩卖大量资产。导致了国内的房市进入一次恐怖的供大于求的局面。

这也是他抄底的大好时机。

实际上找房地产巨头买房,是最亏的。

他的套路更深。那就是买中关村等未来肯定要拆迁的自建房。如果能走关系,变成商品房,就更香了。

现在也没十年前卡的那么严。后来卡的严,主要是全国各地政府都靠着卖地“维持生活”。如果被二手房砸垮了市场,导致房市崩盘,土地卖不出去,那简直就是灾难。

地方政府没钱,就会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

他就是这么杀入进去的。

为了方便找到买家,他还让几个人开发了一个房地产买卖分享信息的网站。为此,还认识了一个技术大牛。我们后面再扯。

1.2亿港币,换算成RMB,现在也有1.1个多亿。

就他看的那些六七千一平米的民房,按照两百平一套计算。一套160多万。

全款能买70套。但他怎么可能全款。肯定是30%首付啊。

于是他实际准备入手的应该是210套。考虑到还房贷的压力巨大。必须地段要好,不然租不出去,他一个人承担全部房贷,肯定要糟糕。

这里面的差别就是,他现在不入手210套,把一部分钱,拿去补了科技公司的“亏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