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唐诡案录
  4. 第82章 顺藤摸瓜
设置

第82章 顺藤摸瓜(1 / 1)


看到梅海臣的表情,唐观又开始讽刺起来。

“梅海臣,就你的才学,在本官看来,那些生员都比你强。”

“还作诗,这画上的诗,是你作的么?是宋兰溪、司空竹还是伍菊星所作?”

“梅兰竹菊,你还恬不知耻的将自己排在他们前面,你要脸不要?”

“四才子?你是个屁的才子。他们三个,哪个不比你强?”

唐观说到这里的时候,梅海臣上头了。

“强?他们哪里强了?还不都是跟我一样,找常慕鸿买的画作跟诗词?!”

“我们……”

说到这里,梅海臣自知自己失言了,急忙闭紧了嘴。

“常慕鸿?”

“说说吧,这常慕鸿是谁?”唐观盯着梅海臣问道。

“我,我刚才有说过这个名字么?”梅海臣狡辩道。

“梅海臣啊,你是不是觉得,我们查不出来呢?”

“你是自己说,还是等到我们找到这常慕鸿后,把所有的事情理顺了,然后将你的事通告整个荆州,到时候,荆州的整个文人界会怎么看你?”

“等你死了后,你说深感丢人的江陵县的文人,会不会把你从坟里刨出来,然后来个鞭尸呢?”

“从此以后,你的家人,你的孩子,他们是永远抬不起头来做人了。”

“如果这是你想要的,那你就别说。”

听了唐观的话,梅海臣他是充耳不闻,不再言语。

——难不成,这里面还有什么隐情?

看着梅海臣的表情,唐观心中有了种不好的预感。

“本官现在怀疑这梅海臣与三起凶杀案有关,将他关进大牢,派人好生看守。”唐观下令。

“是!”姜捕头随即出门招呼了两名捕快,将梅海臣给押了下去。

唐观此举,一来是为了保护梅海臣的安全,二是为了防止他回家后逃走。

转过头,唐观看向了韩县令。

“韩县令,立即去查一下户口版籍,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个名叫常慕鸿的人。”

“是,下官这就去办。”

直到第二天上午巳时的时候,顶着一对熊猫眼的韩县令,才找到唐观。

很显然,韩县令他是查验了一天一夜,没有怎么休息。

“大人,查到了。”

“查到了?说说看。”

“江陵县只有一个名叫常慕鸿的人,但是他在几年前,就已经死了。”

“这是详细记录,大人请过目。”

从韩县令手中接过一个册子后,唐观认真的品读起来。

“乡试第三名?!”

“是的大人。”

“死于失足落水?”唐观皱了皱眉头。

“大人,因为常慕鸿死的时候,下官还没有到这江陵县任职,所以来之前,下官特地去询问了一下田仵作。”

“据田仵作所说,确实有这么一件事,当年正是他验的尸。”

“发现尸体的时候,尸体已经被河水泡的不像样子了。所以田仵作对其进行了解剖,根据其体内残留的一些泥沙,所以田仵作才下定论他是落水而死。”

合上册子,将其递给韩县令后,唐观的眼眯了眯。

“这上面说,在常慕鸿死后没多久,他的母亲也撒手人寰了。而他的家中,只有他跟他的母亲。”

“看来,当年常慕鸿的死,有疑点呐。”

“派人去查一下,这常慕鸿有没有什么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之类的。”

“是,大人!”

韩县令刚想离开,便被唐观喊住了。

“韩大人,你忙了一晚上了,回去休息吧,我让姜捕头带我去就行。”

“大人,下官没事的。”

“让你去休息就去休息。”

“是,大人。”

送走韩县令后,唐观喊来了叶弢智跟林月柒,然后找到了姜捕头。

带上几名捕快后,一行人向着之前常慕鸿生活的村子走去。

来到村子后,经过多方的打听,许多人都知道常慕鸿,但是要说起谁跟他的关系好,则是很少有人知道。

没办法,唐观只好带着人找到了曾经教过常慕鸿读书的夫子。

“先生,向您打听一个人,常慕鸿,你还记得吧?”

“你是?”

“这位是京城来的唐大人。”姜捕头说道。

听了姜捕头的话,夫子急忙给唐观行礼。

“先生,不必多礼。”

“唐大人,慕鸿他早已离世,不知道大人找他,是有何贵干啊?”

“先生,不瞒您说,我怀疑之前常慕鸿的死,有蹊跷。”

“原来是这个样子啊。”

“先生,在您心中,常慕鸿是个什么样的人?”

“慕鸿啊?他早点丧父,跟着他母亲一起生活。他们家是从别地过来的,所以在这里没有亲戚。”

“这个孩子啊,非常的孝顺,读书也很用功。想当年啊,他乡试还拿了个第三名。”

“老夫我一直觉得,他如果没死的话,怎么着也能考中进士,可惜啊。”

“而且啊,慕鸿他不仅读书好,那画画的也是非常了得啊。”

“可惜,真的是可惜啊。”

“先生,如果您再看到常慕鸿的画,是否可以认出来呢?”

“这有什么难的?想当年他学画,还是老夫我教的呢。”

“那就太好了。”

——幸亏临走前,带了一幅画出来,这不就用上了么。

唐观在心中想到。

“桃子。”

“是,大哥。”

将手中的画筒打开,叶弢智将里面的画取了出来。

接过画之后,唐观递到了夫子的面前。

把画展开,夫子认真的看了起来。

看了片刻后,夫子开口道“没错,这正是慕鸿画的,但是这下面的署名,却怎么是梅兰竹菊中的司空竹啊?奇哉怪也。”

“而且,这画上这首诗的风格跟意境,也与慕鸿的很是相似啊。”

听了夫子的话,唐观终于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果然,与我猜测的一样。

——呵呵,梅兰竹菊,什么四君子这个那个的,狗屁。

将画收起来后,唐观继续问道“先生,那您可知,这常慕鸿,与谁的关系比较好?”

“要说起这个啊,还真有。”

“我们这啊,有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孩子,叫郭奕宗。”

“虽说慕鸿他们家也过的紧巴巴的,但是经常将郭奕宗喊到家里吃饭。”

“而且慕鸿他娘,每次在给慕鸿做衣服的时候,都会给郭奕宗做一件。”

“所以要说关系好的话,这郭奕宗与常慕鸿的关系那是跟亲兄弟似的。”

“那您知不知道这郭奕宗现在在哪里?”

“郭奕宗啊,他在慕鸿他娘离世后,就去参军了,但是听说前几个月回来了,好像是因为腿受伤的原因。”

“听说他现在在县城里面的一家饭庄打杂。”

“好,谢谢您。”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