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阳老脸红白交错,慌忙道:"殿下说的是!"
苏玄云冷不丁的问道。
"韩大人既不希望这爱子不卷入朝政,那军中该如何?"
韩阳叹息一声道:"殿下,军中自是极好,可是左北峰与贺铸是一丘之貉,老臣自是不放心将麟儿托付给他手中的!"
"若是他日麟儿受到蛊惑,导致父子成仇,兵戈相见,岂不令天下人耻笑!"
苏玄云笑了笑:"韩大人所思过于悲观了!"
韩阳叹了口气:"老臣不敢赌!"
"韩大人爱子心切,本王能理解。"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苏玄云沉默了片刻,随即向候着的韩阳道:"不知这令公子可知兵法?可习过兵书?"
"回殿下,莫说是一般兵书,就连一些旁门左道,犬子曾经也是爱不释手!"
"而且他自幼习武,苦练多年,也算有一二身手。"
"但自从我下了禁令不让他进朝政之后,他便终日沉沦于诗词之道里了。"
苏玄云微微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
"我百鸟山上,苏王府内有亲兵数千,正好缺一二统领,不知令公子可愿去替我练练士卒啊?"
韩阳闻言,如遭雷击,不可置信的看着苏玄云。
"殿下的意思是,收下犬子?"
苏玄云笑着点了点头。
韩阳老脸满是红润了起来,激动道:"若是能在殿下手下做事,那老臣自是放心的!"
"麟儿一定会乐意的,他向来向往这军中,天天念叨着要建功立业!"
苏玄云叹了口气,转而正色道:"韩大人,此次来找你,是想问问当年我爹的旧事。"
"听陛下说,你与我爹曾有过一些交集。"
韩阳闻言,沉默了数息,随即哀叹了一声。
"当年文武王功盖群臣,堪称是春秋末年最富盛名的人物,可惜啊!"
"听闻陛下说,我爹在还是中护军的时候,便得到了陛下接见,而后才算是正式步入朝政之中。"
韩阳闻言目光低垂了下来:"此话不错。"
"但殿下可知,当年文武王爷为何能凭借一个小小的护军将军,就使陛下听过他的名字,甚至从而得到陛下的接见?"
苏玄云微微垂首:"我正是为此事而来。"
韩阳点了点头。
而后正襟危坐,似是陷入了记忆之中。
"殿下可知王爷第一次名震七国是从何处开始的?"
苏玄云摇了摇头。
"当年东越和南楚交战,时值东越国内朝政不稳,新皇交替,无力和南楚争霸。"
"其间有东越柳氏之人来千里奔袭北境,请求我云泱相助。"
苏玄云心神一动:"此人可是叫柳宗望?"
韩阳有些惊讶:"正是此人,后来任东越三府之一的平天府门主!"
"殿下既知此人,想必应该对此事有所了解!"
"何止是了解。"
苏玄云有些感慨:"此次受陛下之令,前去寻访鬼谷,路上正好遇到了柳先生。"
"当年之事,他亲自与我讲了许多。"
"原来如此!"
韩阳恍然大悟,随即疑惑道:"柳先生销声匿迹多年,此次重新出世,恐怕东越又有波澜再起了。"
苏玄云眼神微眯,低声道:"恐怕整个天下,都要快不太平了。"
韩阳闻言一怔,随即咽了咽口水。
多年的为官之道,他还是知道有些话不能多问。
"此战过后,王爷一举成名。"
"但此事传到陛下那去时,其实并非是战功,而是问罪!"
说到此处,韩阳苦笑一声。
"若是天大的战功,恐怕传到陛下那里时,就不是老王爷的名字了,保不齐会是哪个如今已经埋在土里的老将贵族。"
"可惜老王爷为了及时驰援东越,立下这不世之功付出了太大的代价!"
苏玄云冷声道:"擅自调兵,出北境,入他国城池。"
"并且,和北燕拓跋珪同时出兵东越!"
韩阳苦笑一声:"不错!"
"边军将领,私自调兵本是重罪,更何况是出国界,驰援他国战事!"
"此事换了任何一个守将,都不敢做出如此选择的,老王爷当年能做出此等抉择,实在是他的战略眼光过于长远了!"
苏玄云轻声道:"若是仅仅这一条,得益于后来的云泱东越交好之情,恐怕也是有些老将会冒此风险去领功的。"
"可惜,还有一条。"
"也是最致命的一条。"
"让所有云泱将军都忌惮的一条。"
苏玄云看着心知肚明的韩阳道:"和拓跋珪合作。"
韩阳有些沉重的点了点头。
"殿下,您应该知道,当年云泱虽说和北燕签订了合约,斩白马盟誓,但双方都心知肚明,此事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当年陛下与北燕的慕容氏,对此事都大有敏感,无非是当时北魏还在,两国因此不得不放下往日纷争,一同抗击北魏。"
"但这并不代表,老王爷就可以和拓跋珪合作!"
苏玄云拿起茶杯,将其茶水一饮而尽。
他缓缓靠在椅背上,盯着韩阳道:"我爹当年和拓跋珪之间亦敌亦友,这种事情在他人看来是天方夜谭,但若是放在他俩身上,我倒是不感觉有多出乎意料。"
"可是殿下,这事情毕竟太过严重了。"
韩阳想起那些已经被清算死去的老将旧族,面露一丝鄙夷之色。
"但也正因为如此,无人敢贸领这份功劳,各方军机大臣唯恐被波及到,纷纷上奏弹劾老王爷。"
"那时王爷仅仅是个护军将军,位轻而言微。陛下得知此事后,在朝堂之上大发脾气,天子之怒无人敢触,当时所有人都认为陛下必定会以谋逆之罪判处老王爷的。"
"但是并没有。"
苏玄云微微一笑。
"北境兵马当时共有八千,这期间多半是我爹一手带出来的,这也是我爹能调动他们去往东越的底气,若是他被陛下处置,那这几千兵马会如何可不好说。"
"更何况是镇守北境的八千士卒!"
韩阳沉声道:"殿下所说,确实是一个原因,但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
"东越柳氏家族,派使者携国书而来,特来感谢老王爷的力挽狂澜之恩,并宣称东越与云泱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