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三位县令听完孙彻和魏元元的计划,三人都久久不能回神。
房万户则是难以置信地看向魏元元……
是的,看魏元元。
房万户可不认为孙彻能有这样的“善心”,在这个所有人都恨不得拼命扒拉地盘的时候,也只有这个免费送玉米种植、扩散农书、教导百姓种田之术的人,才会想着百姓吧?
如此看来,魏百户那家伙倒是生了一个心善的好儿子。
“那公子和郎君请能将军来的意思是……”
孙彻笑道:“万户军中的军户若是也想加入的话,我们自然也欢迎。”
房万户闻言一愣,面上是忍不住的大笑。
“公子,您可真是个心善的啊。”
但房万户心中却把孙彻骂了个遍。
这狡猾的家伙,想差遣他的人给他种甜菜、做红糖,最后结果他还要对他感恩戴德?
这他娘的都叫什么啊!
但这橄榄枝都递到自己面前了,况且道谢两句就能让军户们过得好些,房万户自然是乐意的。
孙彻一点给人设套的歉意都没有,因为他知道,房万户是求之不得。
这不,除了甜菜之外,房万户又盯上了那白白的花,也不知道这是不是也能吃。
“所以这花儿是什么?总不会只是好看吧?”
魏元元立刻兴致勃勃道:“这当然不只好看,它可也是个超级大宝贝!”
她轻轻摘下一朵,熟练地扯开棉絮,几人便看到了这“花”像云朵儿般舒展开。
“这叫棉花,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其实是棉籽外的茸毛,这层茸毛和羊毛、桑麻、蚕丝一样,可以纺织成线,再织成布。棉布不仅耐水洗、耐磨不易变形,而是极为柔软亲肤。而且若是寒冷的地方,用它做棉衣、棉裤、棉被等等,有极好的御寒性。”
魏元元也不是只有口high,她还拿出了纺织好的棉线,以及一块织好的棉布。
房万户接过棉线棉布细细辨别了一番,抬头再看向魏元元的时候,眼神十分复杂:“这个……你也愿意给我们?”
魏元元点头。
民以食为天不错。
但是在边陲三镇这种苦寒之地,没有保暖的衣物,一旦寒流来了就会活活冻死。
棉花不是糖这种奢侈品,所以魏元元不准备从中牟利,她正色道:“我愿意和玉米一样,将棉花种子给和大家,只要三位愿意一起大力推广。”
这棉花不能吃,在大部分人都吃不饱的份上,这怎么大力推广啊?
但一对上魏元元那饱含着期待的眼神,三位县令突然就悟了,好家伙,敢情魏元元这是要让他们“免税”呢!
三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毕竟“税”这种东西,是朝廷定下的,哪能说免就免?!
而且一旦给百姓们免税了,这窟窿可是要他们自己想办法去填补的啊,这不是在鸡脚杆上面刮油吗?
他们多穷啊!!!
“不行不行。”
“坚决不行。”
“小郎君,我们委实是无能为力啊。”
王县令顿了顿,叹气道:“小郎君,如果您说甜菜,因为是吃食,哪怕将来失败了什么的,老百姓也能吃了,风险要小很多。
但若是棉花,如果出现了什么问题,这吃也不能吃的,这个后果老百姓们不愿意承担的,毕竟每户人家精力有限,能照顾的地也有限,谁愿意从嘴里抠吃食出来呢?”
同理,他们也不愿意承担。
大不了寒冬腊月的,全部猫在家中不出门就好。
魏元元有些着急,现在如果有像种花家明朝朱元璋一样的皇帝就好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因为出身贫寒、从小挨饿受冻,所以他深知棉衣、棉被对穷人的意义以及棉花生产的重要性。
当时朱元璋颁布政令,在全国强制推广种植棉花:“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又税粮亦准以棉布折米。”
意思是农民手里有五到十亩地的,就必须种植棉花半亩,十亩以上种一亩,而且棉布可以抵税粮,多种还可以少缴税“益种棉花,率蠲(免除)其税。”
魏元元也不求三位县令有如此魄力,就稍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丢丢不就好了吗?
“三位大人,小子不才但记忆还不错,小子记得税率如果不够,是可以钱银补的,一旦糖厂办了起来,这钱银不就补上了吗?而且未来棉花种植业真的发展起来了,这棉布肯定能成为有一个创收点的。”
魏元元有些苦口婆心,从她穿越到这里之后,她感觉冬天是一年比一年冷,特别是今年的寒潮来得特别早,如果不是因为魏元元从邺城回来得晚,只能种植一茬作物,只怕秋作物都会被完全冻死。
这让魏元元想起了大名鼎鼎的“小冰河期”!
在魏元元原来的世界,人类文明是陆陆续续经历了几次“小冰河期”的。
第一次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第二次是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淮河有首次冻结记录;第三次是从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时代;第四次是在公元14世纪到19世纪末,即明清时代。
而今的大周具体对应种花家哪一年,魏元元也不知道。
但若真的是小冰河期,只怕未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冷,越来越难……
虽然这一切的一切只是魏元元的猜测,但她觉得,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
“大人们,我听闻前年和去年,西戎就有不少人和牲口死于寒冷……几位大人,万一今年比去年还严重,只怕会更难啊。”
听着魏元元的话,三人也想起这些年来天气的异常,似乎真的一年比一年冷。
三人其实也心动,但委实是没这个胆量。
魏元元又看向房万户,房万户倒是有心想种棉花,只是没这三个冤大头给自己做陪衬,若出了什么事,他不是得不偿失?
最终无往不利的广隆君,在棉花推广上栽了个跟斗。
她喃喃叹气,身上穿的,到底还是比不过嘴里吃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