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李承安借助柳氏一族的力量,最终坐上了皇位,但换来的却是柳氏外戚一族专权多年,众多柳氏子弟充任大周各级官吏,甚至一度能够左右他这位皇帝的决断,李承安曾耗费数年心血才将柳氏的力量压了下去。
但如今若是再将皇位传给李焱,以他的软弱性格,加之还有皇后等柳氏一脉影响,皇权难有独断之日,甚至于最后李氏的江山都可能保不住。
李承安的内心深处,对李焱并没有厌恶之心,但自己走过的路,决不能再重演,同时因为他一直对三皇子李宣有非同一般的偏爱,所以早早就开始谋划着,如何将皇位传给李宣。
而在程不器入京之后,李承安对这位威王世子的言行举止与品德有了考察之后,尤其是见识到了他目无皇权、肆无忌惮的行事之后,坚定了一个除掉他的心思。
这样的威王府继承人,远非自己看好的三皇子李宣能够应对,所以自己必须早早谋划,替下一代清除这一障碍。
可李承安也清楚程不器背后的威王府是何等实力,所以对一早开始积攒力量的行动,也加快了步伐,同时也想着一些其他能够名正言顺制服乃至控制这位威王世子的方法与手段,借由程不器刺杀当场将他捉拿,进而坐实他犯上作乱的罪名就是其中之一。
只是程不器虽然年纪尚小,但心思谋划丝毫不弱于李承安,以至于他没能抓住程不器的把柄,同时还数次被他釜底抽薪般的狂妄手段,逼得进退两难,承受极大压力的同时,多次帮着将程不器主动犯下的罪过遮掩过去。
而自从程不器在刺杀一事发生之后,变得沉寂下来,反倒在长安城内大张旗鼓地开始筹办中秋诗会,让李承安心中先是不解,同时好奇不已。
凭着李承安为君多年的警觉,让他对这一次的诗会一事,有一丝不详的预感。
但心中也只是略感不安,却并不认为会是一个陷阱,也不会觉得是诗会本身有什么危险,因为与程不器在暗中有了数次交锋之后,李承安不会认为程不器举办的诗会,只是个简简单单的诗会。
自从程不器从入宫刺杀一案中完全脱身出来之后,只曾当街与李宣有过冲突,之后几天因为忙着探查科考一案,没有别的动作,沉寂下来反倒让李承安有些意外,直到李承怀失踪。
李承怀被程不器劫持之后,李艾等人在府内严密封锁消息,先行依靠府内的人手与力量进行探查,以至于连皇帝李承安都没有禀报。
可李承安作为一国之君,设立的镇抚司铁鹰卫与狼卫,又是无孔不入,这种事当然是瞒不住的。
但李承安也有自己的考量,若是李承怀的失踪,完全是因为他往年与江湖人士的恩怨,自己是没有心思去管的,所以只要李艾不跑到御驾前告状,李承安选择了装聋作哑,只是例行遣人问了一下,并接受了成王府回报的李承怀卧床的借口,并没有再派人详细询问。
甚至说李承安依靠手下狼卫与铁鹰卫的多方信息探查,几乎在李艾与宇兴国等人探查的出结果的同时,也侦知了此次李承怀失踪一事的真相,知道了暗中下手的是威王府的程不器。
不过李承安第一时间得知这一消息时,心中并没有多少惊讶,以他如今对程不器的了解,毫不怀疑他的手段与胆量,毕竟都敢纠集人手刺杀当朝皇帝的人,对一个当朝亲王作出暗中劫持的事算不得什么。
李承安在得知程不器暗中动手,劫持了李承怀之后,心中甚至说毫无波澜,乃至还有一丝欣喜。
对于自己这个王弟,李承安早年确实十分倚重,但随着铁鹰卫的设立并发展,李承安对中原江湖势力的监察与统治逐步加强,李承怀的作用逐渐边缘化。
李承怀当年能够从一众将领之中脱颖而出,被李承安选作镇压江湖势力的领军主将,原因之一是他与李承安是亲兄弟,一个原因则是他自身在军中没有势力,同时也没有常年领军的将领那种桀骜之气,便于李承安控制。
但完成镇压江湖门派的任务之后,李承怀的作用立时就显得有些多余,又或者说微不足道,因为他个人的才华能力其实很是普通,唯一的优势就是先皇血脉,与对李承安的忠诚。
而因为李承怀对李承安的坚定支持,使得他保留了一丝荣宠,同时李承怀又十分有眼力地看出李承安的心思,坚定地做了李宣的支持者,使得他的作用与分量再一次被放大,才在朝中坐稳了重臣的位置。
可一个人的作用与分量,不能单一而论,从李承安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先皇血脉的王弟支持自己看好的继承人,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但若是李承怀还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那李承安也不介意将他当做牺牲品抛出来。
当程不器对李承怀动手之后,李承安就敏感地觉察到,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一个能够借由成王府与威王府矛盾,同时削弱两家实力的机会。
李承安当然不会天真地认为,李承怀的成亲王府,能够有实力与程烈统辖的威王府抗衡,但这种对立争斗的形势是他需要的。
而且李承怀若是在长安城内,被程不器公然杀害,至少天下人会对威王府上下有一番新的议论,而李承安也只需要略施手段,通过各方消息的散播,就可以形成对威王府整体的舆论。
届时李承安也可以再寻找新的机会,争取将程不器完全控制在手中,这样就达到了他最初想要将程不器引入长安城的目的。
李承安一开始就没打算主动出手解救李承怀,自己的这个王弟,如今并没有多少用处,他完全可以做到随时舍弃,甚至说用他一条性命,达到自己更多的目的也并非不可。
因为皇帝对李承怀性命安危的冷漠,使得他并没有去仔细思考李承怀与程不器之间会有何冲突,是什么原因导致程不器不惜要顶着劫持当朝亲王的罪名,也要对他直接动手。
李承安只是暗中派遣段成天撒出大量人手,打听近来长安城的一些辛秘,以求弄清程不器与李承怀之间的矛盾,但他多少有两分所托非人的样子,段成天也极少地表现出了一副出工不出力的样子,两天里没有给到确切回复。
李承安当然不敢想象,自己十分信赖的狼卫副总使段成天,其实早已与程不器达成了一些协议,虽然不至于让他公然背叛皇帝,但偶尔一些选择,也开始做衡量利弊的考虑。
但李承安更不敢想象,程不器这一次将李承怀劫持,其真正目的,并非是因为他与李承怀之间有何矛盾,而是为了以李承怀为跳板、借口,进而将矛头对准李承安自己,程不器真正的目标,还是他这个大周的皇帝。
而且这一次,程不器的目的不是要取李承安的性命,并没有相应的计划来刺杀他,只是利用他默许并暗中帮衬,使得李承怀将许文德掉包成王尚可,最终被李承安钦点为新科状元这一事,对李承安的名声进行最大幅度的攻击。
莫说是李承安自己不敢做此想象,就是已经被程不器控制在手中的李承怀,也依旧没有意识到程不器的真正目的,直到最后一次审问时,程不器说出了让李承怀当众说出实情,承认这一次在科考之中动手脚,李承安这位大周皇帝,其实是有默许并暗中支持的。
自己的王弟失踪,而手中也查到了他的一些消息,但李承安选择了保持沉默,抱着一种看戏的心态,甚至还有一丝想要暗中推波助澜的想法,一度想派人来加剧这一矛盾。
只是李承安永远都是以一个君王的姿态,用高高在上的目光来看待事物,根本不会想象,在自己统治的国度内,会有人时时刻刻想着明目张胆地对付自己,不仅仅要自己身死,还要自己身败名裂。
当李承安认识到这一点时,一切都显得猝不及防,尤其是听闻自己公然默许李承怀的暗中手段,满朝文武的震惊、质疑,险些真的让程不器达到了目的。
......
其实李艾与宇兴国等人,虽然严密封锁消息,不让李承怀被人劫持的消息散播出来,但仍旧有一些自己有着势力的大人物,暗中侦知了这一件事,一时间各自都开始打着不同的算盘。
自从被皇帝借岳州知府陆天锡一案为由,打压并解除了部分权利之后,老相陆文桢倒多了几分悠闲,但他人虽然清闲下来,心中却恰恰相反,多了一些忧虑不安。
陆文桢不是贪恋权势的人,更不是爱慕钱财的官,所以多年来清廉勤政,积攒了不少的好名声,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之陆家上下八年来对柳茹玉的照顾,程不器才对这位陆老多少还有几分打心底里的尊敬。
但即使陆文桢与陆文毅兄弟二人,在朝为官多年,从未有过结党营私或是专权擅政的想法,却依然有着自身的一些人脉与势力,这并非是陆家想要谋取什么利益,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陆文桢看的通透。
陆家是文治大族,多年来一直追求科举入仕,因而也是朝中一股极大的势力,但陆文桢在职之时,一直严令陆家子弟不得随意结党,不与外界任何组织、家族或是其他团体势力结成联盟,只是陆家上下自身互为帮扶,但这种帮扶也是有限的,绝不能牵涉利益往来。
可即使如此,陆文桢作为当下陆氏一族的首脑,其实也有一套自己的势力,不过这股势力单纯的就是一些小道消息的搜集传播,其目的也是为了整个陆氏一族的自我保全。
即使再怎么独善其身,也不能将自身命运交给他人,这是陆文桢与陆文毅兄弟二人遵循的原则,所以在一些不为人知,也不引人注目的地方,有着一套他们陆氏一族的信息传播渠道。
当李承怀失踪之后,作为当朝丞相的陆文桢当然有所警觉,毕竟他是当朝文官之首,每日上朝议政之时,哪些人应该到场,他都一清二楚。
而李承怀在此之前,虽然没有多少朝政处理上的实权,也没有多少多少处政的才能,但确实一个喜欢搅弄的人,很多时候都少不了他插几句,突然从朝堂之上消失,确实足以引人注目。
只是最初陆文桢也以为李承怀不过是染病居家,等到手下一些家族子弟,通过一些秘密渠道,获知了李承怀被人劫持的消息后,才让向来镇定从容的两朝老相,也颇有两分惊讶。
陆文桢确实对李承怀失踪一事感到惊讶,因为长安城自从大周在此建都以来,历经一个甲子,治安管理一向都是十分严厉,除了太祖皇帝在位之时,因为攻伐六国导致中原武人反抗,最终引出惊天动地的三武刺皇案之外,还未有过其他大案。
李承怀失踪不是一件小事,毕竟他是当朝亲王,可让陆文桢疑惑不解的,是成王府上下将此事秘密遮掩下来,没有第一时间通报给皇帝。
不过这位陆老相,也没有冒然将此事禀报给皇帝,他当然知道,以自己的一些消息渠道,都能打探到李承怀失踪一事,密探、爪牙遍布长安的李承安,不可能不知晓此事。
而皇帝本人都没有做出任何动作,陆文桢也就懂得静观其变的道理。
对于李承怀被人劫持一事,陆文桢也更加好奇,背后之人会是何方神圣。
陆文桢在长安为相几十年,当然知晓李承怀的底细,了解他早年替皇帝扫荡江湖,因而得罪了不少人,时常有人暗中对他刺杀,但至今从未有人得手,原因就是李承怀自己在府中豢养了大批高手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