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苏维埃上空的鹰
  4. 第412章 朝波兰进发
设置

第412章 朝波兰进发(1 / 1)


改弦更张这招好不好用,没人知道。

就连提出建议的导师也拿不准,莫斯科的这招虽然直接避免了国际舆论上的被动,但明眼人都知道。

所谓“共产国际志愿军”其实就是苏俄派出的正规军,但与历史上的军队不同的是,这支志愿军的组成异常复杂。

部队的主力是斯拉夫人大约占了六成,其余四成由犹太人、华人、德国人、意大利人甚至还有非洲黑人组成。

而当民间志愿军身份的部队进入波兰领土时,没有引起波兰人的强烈敌意,这也和一纵新招募的波兰师有关。

经过两轮扩编,一纵的总兵力一度达到五万人,下辖四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团。

除了104师的任辅臣师长留守营地外,其余三个师和炮兵团集体换上冬装,打上了共产国际的旗帜,顺着利沃夫铁路进入了波兰的喀尔巴阡山州。

“这支军队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这个问题浮现在所有波兰人心头,要说他们是苏俄士兵吧,前锋竟然说着流利的波兰语。

要说他们是外来入侵者,竟然也只是赶走了热舒夫周边的上千驻军,就这样大摇大摆的进驻了州府。

占领热舒夫市政府后,孙谦等人并没有直接进驻,反倒是在空旷的广场附近,租下一幢三层高的洋灰色小楼作为指挥部。

房屋主人愿意免费将屋子租给志愿军,但指挥部怎么会欺负群众?

按照市价付给对方三个月的租金后,将周围打造成了一座半永固型防御要塞。

“说说下一步动作吧,依照穆拉洛夫总指挥的指令,我军占据热舒夫后将在这儿建立起属于波兰人的苏维埃政府。”

“而图哈切夫斯基和叶戈罗夫将在布列斯特地区牵制住波军主力,之后我军由南向北穿插,化作尖刀刺入反动政府的心脏,华沙!”

孙谦招来了三个指挥员和几个参谋,众人在作战会议室中分别落座。

左边坐着101师的列夫和安德烈波夫,右侧坐着马利诺夫斯基和丽达,靠近门口的位置则留给了波兰师的安德烈维卡和齐申夫。

诺兰德尔和普捷列夫斯基则一左一右挨着孙谦,坐在巨幅共产国际红旗的下面。

这也是有讲究的,为了避免将战争态势扩大,志愿军中不允许出现有关苏俄红军的任何标志,以免在国际舆论上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这点我应该有发言权,我父亲就是热舒夫乡下的农民,我曾经跟他来城里做过小生意,接触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对周边环境比较了解。”

103师的政委齐申夫清了清嗓子,举手发言。

“那依你的意思,我军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呢?”诺兰德尔吸了下冻的通红的鼻子。

指挥部租下来的时候属于半点没有装修的状态,裱糊窗户的师傅不知道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一米二宽的窗户竟然露出了一指宽的缝隙,簌簌的凉风顺着警卫员贴上的油纸吹进屋子里。

小小的炭盆半点不能挡住寒意,指挥员们不得不将身子蜷缩在棉衣里。

“嗯,根据唯物辩证法来说,适用于乌西地区的那一套工作在这里可能行不通,因为我们没有群众基础,也不能迅速和群众找到相关的利益点,让他们支持我们志愿军。”

齐申夫掏出之前做好的笔记,哈了几口气才颤抖着翻开前面几页。

“由于其余两个师语言不通,我们很难和本地工农交流,因此转化工作将异常困难。”

“针对这些问题我总结了几个工作方法。”他往下翻了一页,继续说道:“第一,想要在热舒夫建立苏维埃政权,应该由上往下进行,我们最好审查旧政府中可以改造的官员,将他们拉到我们的阵营里来。”

“第二,文化宣传相当重要,我们不是以敌人的身份来这里,而是以解放者的面目,为这片腐朽之地带来自由、平等与博爱,所以,我们必须要严明军纪,不能做危害人民的事情。”

“第三,必须组建快速反应部队,负责监视城市内各种反动势力的阴谋,不能让民众对我们失去信心。”

齐申夫说到这里停了下来,见众人并没有因为他的发言有任何表示,不由疑惑的看向孙谦。

孙谦还没开口,诺兰德尔就将话头接了过去。

“这很难做到,毕苏斯基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我们,不管我们在这里建立多么完善的制度,总会被他们以各种方式破坏,我们很难争取到最终胜利。”

诺兰德尔思考的更加完善,在当初游击队干的时候他见过太多尔虞我诈,不少民众往往为了几个卢布,就甘愿将游击队的位置出卖。

并不是说民众不稀罕更好的生活,也不是甘心做叛徒,而是他们一直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谁不想挣脱生死存亡的束缚呢?

良知和道德在饥饿面前……不值一提。

以喀尔巴阡山州作为根据地,将苏维埃政府以辐射的方式建立出去太过理想,不符合实际情况。

“依我看他说的东西还是蛮重要的,可惜脱离实际,咳咳,我甚至不看好总指挥提出的作战策略。”普捷列夫斯基摸索着下巴上的胡子。

似乎总指挥太过高看一纵的实力,也太过高看孙谦的指挥能力,他们怎么可能穿过敌人重重封锁,以四万人的兵力直插华沙呢?

如此不切实际的作战方案竟然得到了大图图的赞同,对方甚至向他投来艳羡的目光。

“能做到这些的前提是第二军和第三军能在布列斯特击溃波兰白军,那可是二十多万人的大型会战,如果他们做不到,我军哪有机会穿插呢?”

普捷列夫斯基的话得到大多数人赞同,这个时代的红军实力有限,还不是二战末期无敌的存在。

战士和指挥员们普遍存在自备的心理,觉得咱们在国内欺负欺负土匪还行,真拉出国打仗那不是送菜吗?

瞧瞧这小波波拿的是什么,英式、法式、和德式武器,训练的教官加起来都有几百人了。

他们真的能打赢吗?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