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菟郡,前身为燕国真番障塞,是西汉时期汉武帝灭卫氏朝鲜之后,在其地设立玄菟郡、乐浪郡、临屯郡和真番郡,合称汉四郡。
后来真番郡和临屯郡被撤销,真番郡并入到玄菟郡之中。因为玄菟郡虽小,却易守难攻玄菟郡原本只有四万人,因为太史慈率军攻入辽东。
公孙度和公孙恭父子二人,分别从乐浪郡和辽东郡迁徙了数万人进入到玄菟郡中。玄菟郡中如今有人口十七万人,大军也拥有将近十万人。
军民比例太高,只要围而不攻,很快就会出乱子。
不过太史慈并不打算如此,辽东太过偏远,若是拖的时间太久,对中原战局不利。如今麾下总兵力将近三十万人,这么庞大的军队,太史慈很清楚。
这辈子,恐怕也只有这么一次了。
若是不好好享受,之后想要再有指挥这么庞大军队的机会,概率基本为零。
大军集结,太史慈即刻命令踏顿率领自己麾下的乌桓大军,进攻高显城。拿下高显城之后,就将大军屯扎在高句丽城外。
楼班率领十三万大军,进攻西盖马。之后,屯兵于候城外。
太史慈率领六万三韩大军,及六万青州军,共计十二万人,进攻辽阳。拿下辽阳之后,再与楼班合兵与候城外,合力拿下候城。
拿下候城之后,三方会师在高句丽城外。集结大军,一具攻下高句丽。拿下辽东之后,踏顿为乌桓大单于,楼班则为抚乌桓中郎将。
对于这个职位,楼班很满意。虽然并未得到乌桓大单于的位置,但是抚乌桓中郎将,是大汉的官员。相比于还是纯粹乌桓首领的踏顿,大汉官员的身份,明显要高很多。
更重要的是,这个职位,本来就是监视乌桓部落的。几个月前狼狈不堪的从这里被撵走,只要拿下了玄菟郡,他就会成为乌桓这里最超然的存在!
三方约定好了时间,各自准备。在约定好的时间里,各自发起了进攻。
公孙度兵力不足,在其余城池内,只是各自布置了四五千到八九千不等。只在高句丽城内,安置了七万人。
最诡异的一幕发生了,在攻城的时候,三座城池的守将,都宣布了各自守城的天数。他们的家人都在公孙度那里,只要城外大军愿意等待几天时间,他们就会直接出城投降。
这种情况,太史慈还是第一次听说。他急忙唤来祭寻,让他参考一下这其中是不是另有玄机。
祭寻很快赶来,沉吟片刻道。“将军,恐怕公孙度还有别的援军,若属下没有猜错。踏顿,楼班那边也是如此。只不过所需要等待的时间,和这里有差别而已。”
“他将守将的家眷控制在手中,让守将坚守至少几天。这样一来,三方大军奔赴高句丽城的时间,就会相差不多,甚至可能同一天到。”
“他只需在高句丽城外布置好,我们大军赶到之时,就是他反攻之日。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公孙度要跑!他现在这般做,不过是在故弄玄虚。”
“那以你所见,那个可能性更大?”两种可能性差别太大,现如今,太史慈可以指挥的总兵力将近四十万。
鉴于这一点儿,太史慈的心中,更偏向于第二个可能。
毕竟纵观草原,也没有人能够集结四十万大军了。昔日全盛的鲜卑,或许有这个实力。可是现如今,已经分裂为三部的鲜卑,也不具备这个实力了。
他实在想不出来,这个时候,还有谁能够救援公孙度。
“属下也猜不出来。”祭寻终究不是神人,他苦笑着摇了摇头。现如今强攻的话,城内守军为了家人的安危,肯定会拼死守城。
攻下来这城池,也需要至少两天的时间。可既然公孙度敢这么安排,城内肯定也做好的准备。
一场战争下来,攻守双方的损失比例,往往在三比一左右。若是对方准备充分,十比一也不是不可能。
蒙古攻打南宋,襄樊保卫战足足打了六年的时间。蒙古大军的损失肯定要超过宋军的三倍以上,现如今城内守军家眷都被公孙度控制在手中。
一旦攻城,在期限未到,守军必定死战。强攻的话,伤亡肯定会过万。想要围攻高句丽城,需要拿下四座城池。
守军多少未知,每座城池保守算是一万,也至少要损失四万。若是进展不顺利,伤亡可能又要翻上好几倍。
这样的损失,其实太史慈并不在意。现如今这小四十万大军,主要都是乌桓大军,三韩大军。非我族人,其心必异。
外族人,自然是越少越好。外族人越少,大汉边塞所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少。
只是这话不能明说,事儿也不能明做。联军以外族人为主,所以一旦外族人心浮动,太史慈可能会死于乱军之中。
自己的小命儿,未来还很美好,自己没必要把命葬送在这里。
“即刻传信给楼班和踏顿,若是和我们这里面临的问题一样。那就即刻攻城,不能怠慢!”
打仗,如何让敌人不舒服如何来,这样胜利的天平就会朝着自己这边倾斜。若是顺着敌人的心思来,只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
太史慈的命令,祭寻也没有反驳。
三天后,踏顿那边率先传来了密信,他们已经发动进攻。如今高显城守军死伤过半,副将已经选择投降。他们会休整三天时间,然后启程。
高显距离高句丽很近,要比辽阳城距离高句丽近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踏顿要攻打的只有高显,剩余的候城,是太史慈和楼班共同攻打的。
相比起来,踏顿所面临的压力最小,时间也是最宽裕的。就算修整三天,他也未必会比太史慈和楼班晚到。
第二天,楼班的密信传来。他也对西盖马城发动了进攻,只是西盖马城内守军死战。他们损失超过了两万人,最多两天,他们就可以攻破西盖马。
两边都已经发起了进攻,太史慈也不再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