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乃是一代枭雄,袁术给出的条件如此丰厚。况且,他们兄弟二人联手,总兵力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曹操的提醒并非空穴来风,刘奇也不会当做是玩笑来对待。
袁绍麾下有精兵将近二十万,以冀州富庶,想要征兵,一月之内再征召十五万大军,完全没有什么难度。
虽然战斗力不行,当数量优势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完全可以凭借人数优势完成压制。乱拳打死老师傅,这不是说说而已。
袁术麾下现有三十多万大军,九江汝南郡,则是人口大郡。这两郡的人口,完全超过了刘奇麾下青州加上泰山郡的人口数量。
若是竭尽全力征召大军,再拉起来二十万大军也是可以的。这样一来,两边加起来至少百万大军!
相比之下,盟军只有三十万而已。人数差距三倍以上,加上袁术现如今只是防守。以新兵守城,只需要经过简单的训练,新兵完全可以胜任守城任务。
可用来攻城的军队,却不能用新兵。攻城一方,本就是损失较多的一方。若是用新兵,恐怕战损比,绝对超过正常的三比一比例。
所有的士卒,原本都是百姓,而且是身强体健的男性百姓,是诸侯麾下最重要的劳动力。将他们全部浪费在战事之中,诸侯麾下的土地,必定会被闲置。
长久以往,不需要敌人进攻,单单是耗,就可以将国力耗干。蜀国之所以后来国力衰退,就是因为魏国凭借凉州一州之地,将蜀国牢牢地遏制在益州之内。
蜀国全民皆兵,而魏国却只有凉州备战即可。剩余的冀州,并州,幽州等诸多州,却都可以安心生产。
以一州之地,发展潜力,怎么可能比得上九州之地的魏国?
诸葛亮只得以战代守,玩命的进攻,希望可以大乱魏国的修养大计。计策虽好,可是国力太弱,拼尽全力,却也无法撼动魏国根基。
最终,名垂千古的一代名相,生生累死在了五丈原上。
如今袁术占据九江汝南等人口大郡,袁绍占据冀州这个天下最富庶的大州。两兄弟的底蕴,就相当于是弱化版的魏国。
而其余诸侯,则相当于是加强版的蜀吴两国。可如今,袁术称帝,刘奇必须全力进攻。袁术三十万大军听起来不少,可要进攻同样有三十多万大军的袁术。
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攻占,最终结果,只能是盟军惨败,袁术获胜。若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一个袁绍,盟军根本无力对抗。
“主公的意思是,让曹兖州做好防备袁绍偷袭的准备?”李儒有些惊讶,袁绍虽然曾经想过另立刘虞为帝。可终归,还是没有谋逆之心的。
袁术则不同,很早之前,这厮就已经想要试试那九五之尊的位置了。
可如今袁术已然称帝,在大战刚开始,便已经给了袁绍超高的诱惑。在袁术还有一战之力,死守可能获胜的情况下,袁绍跟着袁术一起反叛的可能性很高。
只是现如今刘奇有一点儿不太确定袁绍若是想要跟随他兄弟袁术一起谋反,他会选择谁去进攻?
明面上,幽州公孙续是实力最弱的,而且幽州一直都是袁绍的目标。如今公孙续亲自率领三万大军南下,在幽州,只留下了田畴一人,其余文臣武将,全部南下。
在这种情况下,幽州对于袁绍而言,形同虚设。以现如今幽州的兵力,袁绍大军只需两个月的时间,便可以拿下幽州全境。
可若是如此,袁绍想要和袁术会师,就至少要等到小半年后。毕竟从幽州全速杀到扬州,中间要突破一个曹操。
以黄河天险,纵然袁术兵力数倍于曹操,没有几个月的时间,也休想渡河成功。可是,袁术可以坚持到那一步吗?
毕竟,孙策,刘备刘表三人,绝对会可劲儿的收拾袁术以曹操现如今的实力和粮草储备,全力防守,绝对可以防备袁绍一年以上。
以袁术的性格,他绝对不可能一直坚守一年。他会选择进攻,以攻代守才是他的性格。坚守一个月,袁术可能做得到。坚守一年,袁术宁可去死。
若袁绍当真要反,定然不会去攻打幽州,而是南下,攻打曹操!
打败曹操之后,和袁术合兵一处,再择选第一个灭掉的对象。刘奇可以肯定,第一个肯定是自己。
刘协现如今在青州平原国平原城内,袁术称帝,自然不会放过刘协。而灭掉刘协,自然要除掉刘协现如今明面上最大的支持者,也就是他刘奇。
只要除掉了他,剩下一个只有一城之地的刘协,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连年的颠沛,刘协根本不想要子嗣。伏寿和董瑶自然也不想,在这种情况下生育。因为这个时候产子,不过是多了一个累赘而已。
若是能够歼灭称帝的逆贼袁术,刘奇的声望必定会在短时间内,上升到远远超过昔日讨董时盟主袁绍。
然而,现如今刘奇的实力,终究还是比不上袁绍。别看太史慈区区两千大军,就可以在冀州掀起一片血雨腥风。这完全是因为,冀州大军主力在北线。
冀州九成以上的兵力,都被集结在了幽州战线,黑山附近,以及渤海郡内。这才是太史慈,可以凭借区区两千人,便能搅和的冀州一片狼藉的关键。
而袁绍腾出手之后,太史慈就只能老老实实的从冀州撤出。没办法,袁绍麾下骑兵数量虽然比不上幽州公孙瓒,却也有至少八九万骑兵。
区区两千人,在冀州大军庞大的骑兵战队面前,连塞牙都不够。
面对这样的冀州大军,以及没有什么天险可守的青州。想要打赢,难度很大很大。其难度,甚至要比正史之中,曹操的官渡之战还要艰难。
刘奇没有粮食忧虑,但却也无天险可守。粮食可以咬紧牙关从其他地方挤出来,这天险却又怎么能挤出来?
想到这里,刘奇的眉头微微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