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4. 第233章 省会之行
设置

第233章 省会之行(1 / 1)


火车走走停停,行驶了一天一夜才刚刚过了新乡。

前两年新乡这里,还是平原省的省会。

(民国三十四年),H南新沦陷区被日军划为平原省。

H南省只保留原黄河以南的部分,设省公署于郑州,张澄云任伪省长。

新国家成立后,设立平原省,省会新乡市。

由中Y直接领导,辖新乡、安阳、湖西、菏泽、聊城、濮阳等6专区,新乡市、安阳市2地级市,共56县、1矿区、5镇。

52年11月,平原省撤销,将新乡专区、安阳专区、濮阳专区、新乡市(地级)、安阳市(地级)划归H南省。

菏泽专区、聊城专区、湖西专区划归山东省。

火车终于到了中原河南的省会郑州,刘文刚一下车。

这时常大师带着,香Y剧社的众人,早已在站台已经等候多时了。

刘文背着一个背包,刚走出火车。

迎面就看到了,常师父众人。

常师父见到刘文,就笑着迎了上来说道:“小文!你可来了啊!一路上累不累呀?”

刘文也高兴的说着:“不累师父!我坐的是卧铺,睡一觉就到郑州了。”

常大师又给刘文介绍了,香Y剧社的几位师叔和师兄师姐们。

随后刘文就跟着大家,一起回了家。

晚上常大师已经准备了,一大桌子的家乡菜,来招待刘文这个爱徒。

有古都开封的熘鱼焙面、煎扒青鱼头尾、汴京烤鸭、炸紫酥肉、牡丹燕菜、桶子鸡等,都是H南各地的名菜。

席间常大师还给刘文的,诸位师叔和师兄弟们。

介绍了自己在C鲜,是怎么认识和收刘文为徒的过程。

并讲了他们赴朝慰问团,在即将回国的时候,突然遭遇袭击的事。

当讲到刘文在战斗中,当着她和梅大师与马大师的面前,亲手杀死了两名敌人。

一个被刘文直接剁了脑袋,一个被刘文用军工铲钉死在地上。

之后又勇敢的冲入硝烟,继续战斗的情节!

诸位师叔和师兄弟们,听了都唏嘘不已!

常大师还当场掀起了,刘文的衣服,让大家看了看他的伤疤。

大家对刘文更是钦佩,这时有位师兄就问道:“小文!你上战场时多大啊?”

刘文解释道:“我是51年开战时,去得C鲜战场,那时候已经11岁了。”

大家听了都很震惊,没想到刘文这么小的年纪就参战了。

刘文为此还解释道:“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战士,当时还有很多;听说四川就有个小战士叫钟鸣,也才11岁和我同岁还是个女孩。”

大家更是吃惊不已!

PS:(这是真人真事!)

一顿饭吃了很长时间,大家对刘文在C鲜战场上的事很感兴趣!

一直聊了很久,这顿饭才结束。

第二天刘文就跟着,常大师去了香Y剧社。

在这里常大师也抽查了,刘文的豫剧唱腔。

刘文还和师兄弟们,交流了京剧的特色唱腔和身段绝活。

随后两天,常大师带着刘文又参观了郑州的八景。

郑州八景的记载,最早见于乾隆十一年,知州张钺主修的《郑州志》。

并分别配以张钺手书的,七言绝句各一首!

分别歌咏了“凤台荷香”、“龙岗雪霁”、“梅峰远眺”、“古塔晴云”、“卦台仙景”、“海寺晨钟”、“圃田春草”、“汴河新柳”八景。

其中“古塔晴云”,就在今天市第一人民医院附近,塔名“开元寺舍利塔。”

逛完八景,常大师又带着刘文来到了。

后世的二七广场,二七纪念塔的位置。

如今这里还是一座15米高的木塔,一直到了70年代。

这里才拆除了木塔,建起了如今的二七纪念塔!

PS:(原郑州二七木塔)

在郑州游玩一番后,刘文在香Y剧社又待了一天。

常大师又传授了刘文不少,豫剧流派的知识,还有各派的特点。

还有其它曲艺种类的唱腔,像河南的坠子书、四平调、柳琴戏等,现在有三四十种之多。

刘文把这些都一一的记录下来,因为他怕将来起风了,这些曲艺人在遭遇冲击后失传。

为此刘文早就从系统里,兑换了一台小型钢丝录音机minifonP55。

唯一缺陷就是这个,微型袖珍间谍录音机的时长太短了!

接下来的两三天,刘文就让常大师带着自己走访了,许多曲艺表演艺术家。

把这四十多种曲艺形式,都给记录了一下来。

光是记录用的带子,都用了几十卷。

弄好了一切,把这些宝贵的资料,都存放在了空间里。

随后刘文就准备和常大师告别,去老家归德府看一看。

晚上常大师带着,诸位师叔和师兄弟们。

请刘文到市里的“H记烩面店”,去吃饭。

说起H南的美食,虽然豫菜并不出名。

但有许多H南地方的特色美食,却名头很是响亮。

在全国的面食排行里,H南的烩面那也是比较出彩的。

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H南传统美食。

烩面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

汤要用上等嫩羊肉、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

其中下七八味中药,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

再辅料以海带丝、千张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等。

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辣椒碎等小碟,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

工艺上讲究“一拉、二摔、三扯、四撕”,煮出来光滑柔软、弹力筋道,嚼劲十足!

还有羊肉烩面、三鲜烩面、五鲜烩面等多种类型,是H南三大小吃之一!

郑州的H记烩面店,前身是老乡亲饭店。

53年由李少卿等4人接营,因是合伙经营,更名为H记饭店。

67年起专门经营羊肉烩面,改名为“H记烩面馆”,俗称H记。

就是到了后世21世纪,在省会那也是赫赫有名的老三记之一。

刘文吃着这个时空的H记烩面,再仔细回忆了一下前生吃的H记烩面。

从口味上来说都差不多,但从质量上来讲那可差多了。

现在还是50年代,民风淳朴!

不管是面还是肉,还有其它配料。

那都比后世的量多大了去了,这时候的一碗能顶后世的两碗。

席间刘文正吸溜着烩面,有位师兄看着正在狼吞虎咽的他。

就说道“小文!你吃勒白内慌,你在噎住喽,可咋弄呀?”

刘文停下筷子,擦了一下嘴说道:“师兄!你不知道,我从小离开了家乡,最想念的东西,其中一个就是这羊肉烩面,还有一个就是俺那边嘞卤面条(也叫闷面)。”

这时常大师笑着说道:“小文你这离开家太久了,啥都忘了就家乡的味道没忘啊?”

刘文也笑着回答:“那是嘞!我挨过饿,我知道没吃的可是啥滋味!”

这时常大师和诸位师叔师兄弟们,也是深有体会。

要不然香Y剧社,一开始也不会没在中原而跑到西安去了。

这顿饭快吃完的时候,刘文就提出了自己要回归德府一趟。

虽然自己未必在那里,还能找到什么亲人。

但那里毕竟是自己的老家,前世今生都是!

随后常大师又问道:“小文!你回归德府,自己一个人去咋样啊?”

刘文回道:“没事师父!我嘞身手你还不放心吗?何况我还带着武器呢!”

说着刘文就把手枪,从下摆里掏了出来亮了一亮。

常大师看见也就没在说什么,第二天刘文就和大家告别。

再次坐上火车,向自己的老家归德府而去!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