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4. 第109章 霍尔莫津要塞
设置

第109章 霍尔莫津要塞(1 / 1)


司机把李连长和刘文十来个人送到车站便返回。

刘文他们没有赶上客车,坐的是货运火车一路向东行驶。

车厢里有一半是货物箱子,几个人铺了一层草垫子,再打开被子放上就这样直奔东北而去!

火车向东先到了津门停了一会装卸货物,才继续又跑了半天到了山海关!

火车在这里停下补充煤炭和水,从这出去可就算是真正的“闯关东”了!

可惜刘文来这世界的时间晚,不然怎么也得去给朱传武帮帮场子!

刘文前世一直也没机会来这里看看,现在路过趁着火车补充煤炭的机会下车看看四周的风景!

整个东北地区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燕山山脉包围而成的。

进入东北地区最快捷有效、最为平坦通途的大路就是辽西走廊,而辽西走廊两端的是锦州与山海关。

所以古时候进入东北地区,必定会经过山海关。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

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

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

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冀辽在此分界。

遂成为扼东北、华北咽喉要塞的军事重镇,因其依山临海,故得名山海关。

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牌匾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

山海关城周长约4千米,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

火车离开山海关继续向北行驶,这时速50公里的火车走走停停也行驶了七八天,来到了黑龙江。

刘文按照系统给出的物资投放地点到了黑龙江省,这里有许多侵华日军遗留的要塞大大小小有十余处。

系统将物资分别投放于这些要塞附近!

刘文和李连长一行十余人先和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带着向导进了小兴安岭开始采药“寻宝!”

日本关东军17处要塞分布图

刘文准备从黑河的孙吴胜山要塞就是霍尔莫津要塞。

开始一路向东,一直到达珲春要塞,这个时候还有一些要塞还没被发现!

这也正好给了刘文意外发现物资的借口!

实际上在日本投降以后,公安部门就一直在搜索日本关东军要塞群。

60年代后期的时候在珲春,有一个叫崔宪兵的人,在抗战时期当过日军翻译。

他的监狱里供述,在日军投降前夕,日军将大批我国劳工男男女女都邀请去参与鱼宴。

结果就在大家都进入山洞吃饭的时候,日军却突然封闭了洞口,将所有人都闷死在山洞里。

当时公安机关就押解崔宪兵去找日军要塞出入口。

但是因为时间已经过了20多年,而且日军炸塌了出入口,当时并没有找到日军东山要塞。

珲春这个地方与毛熊接壤,是日本关东军的重点设防区。

而且如果在这里修建一个要塞,就可以与东宁要塞和五家山要塞遥相呼应。

而珲春最有可能修建要塞的地方,就是草坪山,这座草坪山是一个只有10平方公里的山区,面积并不是很大。

这座山非常陡峭,当年日军也不允许任何人靠近草坪山。

就连伪军都不行,因此日军东山要塞最有可能就在草坪山。

侵华日军在中国国境17处要塞的设计、施工和经营,是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

其保密措施由始至终贯穿着秘密侦察、秘密设计、秘密施工。

在要塞内部施工的劳工,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从辽宁省和关内押解过来的劳工。

通过当地老人指点,日军遗留档案查找,以及专家组经过数年调查、研究以及对中外文献资料的整理。

从1934年至1945年,侵华日军历时10余年,在东起吉林省珲春,中部经黑龙江省中苏边境,西至海拉尔和阿尔山5000公里边境地带,共修筑17处要塞。

这17座要塞区有8万多个永备工事,还修建了数千个地下仓库,电站,通信站和给水站等等。甚至,还有大量二线阵地,三线阵地,野战机场和军用铁路,军用公路等等。

也许东北就这17座要塞,也许还有很多需要后来人去发掘。

毕竟东北边境这么长,也许指不定那个山脚旮旯里还藏着一座日军的要塞。

就是到现在东北边境有些地方仍有:“什么投降四年山洞还有小鬼子,还有2万日军携带一万妇女躲进长白山,最后莫名失踪!”

这些故事还都一直在流传着...

如今,在中俄绵延的边境线!多年里陆续发现的要塞遗址。

有的依然保存完好,它们始终在青草凄凄中,默默地向世人昭示着那段已渐渐被人淡忘的惨烈的历史!

刘文和李连长在向导的带领下,一直来到了孙吴县城周边的小兴安岭附近。

刘文肯定是不会采药,他通过系统直接把药材投放,然后再去挖!

跟着来的向导都在夸赞着刘文的运气真是太好了,随随便便就能发现百年的人参、灵芝、柴胡等名贵药材!

刘文笑了笑也不否认,而后就继续往山里走,夜晚就在山里宿营。

在山里转悠了两天刘文和李连长,跟着向导来到了胜山要塞附近。

向导对着刘文一行人说道:“对了同志!这里有个侵华日军遗留要塞,你们要不要去看看啊?”

刘文和李连长几人马上点头,跟着向导来到了孙吴胜山要塞!

孙吴胜山要塞满语称作霍尔漠津要塞!

是侵华日军“第五国境守备队”在中国东北部精心构筑的一个庞大军事工程,由胜武屯村上大队本部、胜山主阵地、毛兰屯野战阵地构成,总面积100余平方公里。

刘文通过系统查看,发现第一批物资就在这个要塞深处!

霍尔莫津要塞是遭遇苏军突袭的。

虽然遭遇突袭,日军却凭借坚固的工事,纵横交错的地下通道,进行了有序的抵抗。

一连5昼夜,苏军死伤惨重寸步难行,日军却没有伤及皮毛。

最后在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前一天夜里,

胜山要塞开始出现连锁爆炸,要塞被日军自毁。

到了地方刘文发现这里大部分都已经炸毁,但有些地方还能进去。

还不到中午,刘文和李连长十多人兴致勃勃的开始探起险来。

作为主阵地的胜山要塞共分四层,从下至上的一、二、三层连同出口,全部被炸毁掩埋。

山顶的第四层炸毁了大部,只保留了与主出口连接的大厅。

也就是在这个大厅里,驻守要塞的日军列队后缴械投降。

刘文几个人在要塞山顶出口旁一间被炸塌的密室里,赫然发现了三具的残骸。

这三人都不是士兵,一人是中佐,两人是少尉。

三人各带着一只医药箱,箱外写着“石井673”字样。

证明了他们是731部队下辖673部队的人,而不是警备大队的人。

箱内有若干密封的安培瓶,瓶里是透明的液体。

刘文有系统的语言包能看懂日文,当看到医疗箱和箱子外写的“石井673”字样,刘文立马被吓得魂飞魄散!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