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穿越影视从四合院开始
  4. 第91章 津门行
设置

第91章 津门行(1 / 1)


街道办的刚走田枣和铁蛋就来了,刘文也好久没见这小两口了。

铁蛋和田枣看见刘文这身打扮挺好奇,当看到刘文胸前挂的军功章更是吃惊不已!

铁蛋直接就问道:“小文!你这可是够牛掰的啊!两个三等功,一个二等功!我还没有二等功呢!”

刘文听了铁蛋的吹捧,心里那个美啊!

回过头刘文就对田枣说道:“对了!你们结婚时,我送你们的那辆自行车,回头你们可保养好了别卖了,那个将来就是古董级别的!”

田枣不信撇撇嘴说道:“你少来!你又想着拿我开涮的吧!”

还是铁蛋见多识广问道:“小文!你说的是怎么回事?”

刘文笑着说道:“偶然一次我从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报道说,这款自行车是外国进口的国内现存也很少,收藏价值很高!”

田枣听了惊得张大嘴巴说:“啊!那这太贵重了小文我们不要了!”

刘文赶紧摆手说道:“那也不是我的,我就是借花献佛了!”

田枣又问道:“那是谁的?”

刘文看看铁蛋说:“你回去问问你当家的就知道是谁的了!”

铁蛋也笑笑说道:“行了!小文给的你就用着吧!”

随后和刘文对视一眼俩人哈哈大笑起来!

等众人走后刘文和鲁奶奶说了一下,套了件长衫就马上赶往师父梅先生的家里拜年!

这初一、十五不请客走亲戚,但初一去师父家就不在此列了,而且初一还得有师父领着给祖师爷上香磕头呢!

刘文骑着自行车一路狂奔!

赶到护国寺梅先生的家,这边也刚吃完饭,正准备上香祭拜祖师!

刘文进门给师父师娘拜年,给几位师兄拜年!

然后就跟着大家一起祭拜祖师,仪式结束!

刘文跟几位师兄玩了一会,中午在这吃了顿饭,和师父梅先生说了一下过两天自己准备去趟津门马师父那看看去!

梅先生嘱咐了几句,刘文便告辞离开了!

这两三天刘文还被宣传队叫了过去参加了几场慰问演出!

刘文的两首歌《十送红军》与《映山红》更是已经在军队里传唱开来。

一些走过雪山草地的老红军都非常喜欢!

此时的刘文在京城的驻守部队里也算是小有名气了!

这天大年初六早晨!

刘文跟鲁奶奶说了一声准备去津门看师父去,鲁奶奶还嘱咐他多买点东西,路上注意安全!

刘文换了一身学生款中山装!坐着“小火轮,呜!哐当..哐当..”慢悠悠的离开了京城!

这个时候的火车时速也就50公里左右,后世电动小四轮都比现在这的“小火轮”跑的快!

一路就当是坐的观光车看风景了!

这时代的火车上也有“瓜子、花生、汽水”在叫卖,刘文还买了一瓶这年代的“肥宅快乐水!“

这可口可乐是在1927年进入中G市场的,它刚开始进入中G市场的时候被翻译为蝌蚪啃蜡!

因为名字怪异,还有人们对这个刚刚进入中G的饮料并不了解,可口可乐在进入中G市场的第一年仅销售了25瓶。

到了第二年的时候,才将蝌蚪啃蜡这个奇怪的名字改成可口可乐,而且还是请的当时的影坛巨星阮玲玉做的广告才大获成功!

阮玲玉的广告

从京城到津门刘文足足坐了将近四个小时,刘文没有在西站下车。

而是专门从天津紫站(老龙头火车站)下的车,前世有幸来过一次但那时已经变了模样!

老龙头火车站始建于1886年,是当时规模最大的火车站,已经有64年的历史,到了后世就是百年老站!

1900年,庚子国变!在老龙头火车站义和团与清军对俄国军人进行了包围战。

为争夺老龙头火车站双方爆发了激烈战斗!

老龙头火车站

这也是为什么刘文要在这里下车都原因,在这个时空“庚子国变”也不过刚刚过去50年而已。

现在还能看到当年的一些历史痕迹,刘文在系统里兑换了一台1952年德国老式莱卡徕卡leicaIIIf机械旁轴135胶卷胶片相机!

一边走一边照相,到后世这些老建筑也大多被拆,刘文想通过相片把这些历史都留下来!

走到鼓楼这是津门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1493年,坐落在天津古城古城的核心地段。

这幢古旧的建筑可以说是不幸的,1921年,鼓楼因为年久失修而被拆掉,后重修1951年又因为一条公路改建又被拆掉。

鼓楼

孔庙牌坊位于文庙南面的东门里大街东,是一座二柱三层的木质建筑,上面刻着“德配天地”四个大字,以赞美孔子。

孔庙牌坊

走了一段路,刘文雇了一辆黄包车来到津门金家窑村南三岔口的“黑炮台”,这地方始建于明代后期,由大名镇统帅徐道奎在1874年重建。

“黑炮台”是当地人对它的称呼,它的真正名字是“水师营炮台”。

李鸿章为直隶总督时,这座炮台修筑了一人多高的白牙形矮墙和五个八边形的了望塔。

后被八国联军的炮火摧毁了哨塔的顶端。

黑炮台

转悠了大半天肚里没食刘文已经饿的不行了,让黄包车夫带到了津门“天后宫”附近,刘文知道将来这会被开发成“古文化街!”

自古以来,这一带就是天津最大的集市贸易和年货市场,每年春季,津门规模盛大的皇会——娘娘诞辰吉日就在这里举行!

刘文下车付钱自己一路闲逛,看见卖“煎饼馃子”的就想起后世一句说唱词:“呦呦切克闹,煎饼馃子来一套...”

买了一份“嘎巴菜”,这东西就是摊煎饼时没摊成型的煎饼不舍得扔掉,于是乎就积攒了下来,但干巴巴的没法下嘴。

便借鉴了山东人煎饼汤的吃法,自制了卤汁,这煎饼碎往卤汁里一泡,就泡出了一片“新天地”。

在来碗“面茶”这是糜子米用石磨磨成糜子面,用清水先澥开,锅中加水烧沸加上盐、碱、矾,将调稀的糜子面慢倒入沸水中,筷子则要不停地在锅底快搅以免糊底。

熬上十来分钟定型,稠乎乎的面茶在碗底铺上一层撒上芝麻盐和麻酱,再盖上一层面茶撒上芝麻盐和麻酱,这在津门叫“双层双料”。

这时的“狗不理包子”还没有后世的那些差评,味道还是很坚挺!

还有“耳朵眼炸糕”、“卷圈”、“熟梨糕”、“麻酱烧饼”、“水馅包子”、“豆根糖”、“糕干”很多种类的美味小吃!

刘文边走边吃,吃不完就放空间里带回去送给大家尝一尝!

可没想到的是刘文一会就在这条街上,竟然发生了点小意外进了局子!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