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府回到自己的端王府,赵佶立刻让人去请清幽道长,准备开坛祈福,自己则是回卧房等着下人准备热水,一会儿要沐浴更衣。
这些年赵佶基本每年都会来这么一出,时间也不固定,不过既然府上连道长都养了一个了,下人们自然是见怪不怪。
别说是府上的人,基本整个汴京城的圈子,都知道大宋的端王爷崇信道教。就连府上,都常年供养着道长。
不过,作为当事人的赵佶本人,他也懒得解释,抽奖机会本就难得,玄学一点咋了嘛。
话说,上次抽奖还是去年呢。尤记得当时李清照心情郁闷,攻略进度迟迟不长,搞得赵佶还以为出了什么大问题。
足足小心翼翼的观察了两个多月,才发现小丫头在为了一件事发愁。
说来也是神奇,当时不过14岁的李清照,因为读书颇多的缘故,无意间发现了不同书本之上,所记载的历史都有些出入,无论是记错,还是认为篡改,亦或者本就是编造,无论怎么说,总归跟真实的历史有所出入,而且因为同一件事,不同书本所言不同,更加的让人云里雾里。
这对于求知欲极其旺盛的李大才女来说,简直不能忍,开始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能独自忧愁。
本来她独自忧愁也没啥,但是赵佶看着攻略进度卡在了7.9%,只差0.1就可以抽奖了,当然忍不了。
而且赵佶虽然记不太清具体年份,但是他清楚记得,好像李清照16那年,那位历史上的大宋雄主,也是他如今的皇兄就要嘎了,他当然不能放任这种事发生。
自己可不想当什么皇帝,且不说历史上的赵佶那悲惨至极的遭遇自己真的敬谢不敏,单单是大宋皇权跟士大夫之间的勾心斗角自己都不想参与,光是想想都心累,自己何必自讨苦吃,当个闲散的有钱王爷,他不香吗?
于是乎,赵佶就准备做点什么了。其实说到底,赵佶本身能当皇帝也是巧合。谁让他哥嘎的那么早,谁让他哥嘎了还没有后让代。所以要想不当皇帝,赵佶目前就只需要解决两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件,保住这个皇帝老兄的命,不要让他嘎的那么快。
第二件,帮皇帝老哥留个后。
当然了,本来赵佶是没办法的,这位皇兄的身体实在是差的离谱,这才多大,就快不行了,而且也不知道他咋想的。
也许是本身就好女色?亦或者是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临了前想留个后?总之就是,有些纵欲过度了。
让本就不咋样的身体状况,更是每况愈下。
本来赵佶是没什么办法的,直到他第七次抽奖抽到了一个buff。这个buff名叫“妙手回春”
听名字就知道跟医学有关。而且光这四个字也能说明效果如何。
这不,随着他的介入,亲自开处方给那位皇兄一通补,身体居然奇迹般的慢慢变好了。
就这,赵佶还是不放心,于是乎,第八次抽奖时抽到了一个buff“生机”也被他给用上了。
因为buff技能只对自身有效,所以原本赵佶是没办法来给皇兄改善身体的,但是有着妙手回春这个buff就不一样了
最后,经过赵佶的努力,还真让他给卡了个bug出来。
那就是用各种补药炼丹,最后再用自己体内经过“生机”buff改造过得血液为引。成功让他给弄出了一个丹药的方子。
方子他也懒得起名,反正也不能外传,不然自己怕是会被人抓去放血。
反正这个丹药作用确实好,不仅能明显的改善体质,甚至还能比一般人更加的健康。看皇兄那快要被掏空的身子都能一点点补回来,就知道作用有多大了。
唯一的缺点就是有些费血。
由于这位皇兄的身体实在太差了一些,所以当时赵佶估计差不多要一年才能补回来,说不定还要更久。这就意味着只要这位皇兄还没完全好利索,自己就要每个月给他炼丹。想想就脸抽。
这不,一会儿抽完奖,自己就又要有血光之灾了,想想自己一个大老爷们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都一阵的蛋疼,要不是自己有个“生机”能持续恢复,加上自己还是个王爷,怕不是早就被榨干了。
这么想着,赵佶也已经洗漱完毕了,在丫鬟的服侍下准备开始祈福(抽奖)。
端王府占地极广,但是房屋不多。除了正常府邸该有的那些配置之外,整个端王府其实实际上的使用面积并不大。
换句话说,有房屋的地方其实占地很少,基本只有整个王府十分之一左右。其他的地方都是各种景观。
其中最大的景观莫过于王府中央的人工湖了。
这座被赵佶取名为“金鳞池”的人工湖,当初因为这个名字,他可没少被那些文官弹劾,可是谁让自己有个好老哥呢,谁让这位老哥还那么开明呢?于是乎,也就那么在一片弹劾声中不了了之了。
“金鳞池”里种植了许多莲藕,只不过现在还没到时候,每年盛夏,金鳞池的十里荷花可是汴京一大美景。
由赵佶牵头举办的词会每年都会换地方举行。每次都会以举行之地的名字命名。去年词会就是在这金鳞池举行的,所以也叫金鳞池会或者金鳞词会。而今年,好像是在柳园?
别说,自己这个甩手掌柜的不操心,下面那些文人墨客一个个可是十分上心的。
倒也未必就是多么的热爱文学,主要是这个词会可是有着实打实的好处在里面。
大宋文学兴盛,经济繁荣,能在这汴京城里定居的可不会有那么多穷苦人。基本都是有些家底的。甚至可以说,因为大宋王朝的冗官,冗职已经到了一种病态的地步,你在街上走一趟,随便抓个人,都有可能抓到了一个官,也翁管官大官小,反正就是个官。
更加因为大宋这个贪污的风气,但凡当官了,只要不是那种死脑筋,打算做孤臣的,多多少少都能弄到钱,你不主动,下面的人也会主动给你递上来,根本无解。
这也就导致了汴京的官二代极其的多,这时候也没有什么一夫一妻,也没有超生这说法,大晚上天一黑没事做了,就只好为人口繁荣做贡献。导致一家每个四五个孩子好像都不够排面一样。
这些官二代不能说全都不学无术吧,至少7成的人就真的都是在混吃等死,剩下的三成里又有两成是那些有些本事,但不多的。最后剩下的一成倒是有些真的有真才实学,可大多都因为出身,家境,人脉等等问题不得志,像李清照这种既有真才实学,本身家庭条件又不错的,只能用凤毛麟角来形容。
而这个词会,就是赵佶给这些人的一个机会。有这位汴京城名人端王爷做主,自掏腰包举办的词会,每年都会吸引来无数的文人,其中不乏有胸怀大志不得施展之人。
只因为每年只要在词会上做出好词,亦或者是其他跟文学有关的方面脱颖而出,便有机会面见端王爷,得到提点。
或是技艺方面的教导,或是其他方面。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只要入了端王爷的眼,他一高兴,就可能会向朝廷举荐。
虽然大宋的官员还是大多科考出身,但是举荐其实也可以,这还是当今官家专门给端王爷的特权。
不过,从端王府出来的官,都不会是实权官员,基本都是一群闲官,也没什么需要做的,就是每天写写画画,精进自己的技艺,然后每年一次考核,通过了继续努力,没通过直接淘汰,免了职位卷铺盖滚蛋,我端王爷可以养闲人,但不养庸人。
得益于这一点,每年的词会可谓真的可以用盛大来形容。
咳咳,扯远了,说回祈福(抽奖)。
祈福是在金鳞池中央的人工岛上举行。
这里平时除了全来打扫的下人之外,其他人是不能踏足的,平时也并不开放。
除了赵佶需要开坛祈福的时候之外,就只有宴请贵宾,还有举办金鳞池会时,才能有人受邀进入,这里也一度被人戏称“登天台”,意思是踏上这里就等于一步登天。
当然没啥遭弹劾,但是且不说皇帝没开口反对,咱们端王爷可是从来都没有自己开口承认过这个称号,这些戏称可都是那些文人学子私下里自己传开的。
这里其实有名字,跟这个人工湖一样,也叫金鳞。
等赵佶下船踏上金鳞台的时候,台上早已准备妥当。
一处三丈见方的平台上,不设道家任何一尊神仙,只有一尊巨大的鼎,鼎前设一跪垫。
作为王府供养的道长,清幽道长一身天青道袍,身形消瘦而挺拔,端直站着,左手捏一不知名道印法决,右手执拂尘,拂尘搭在左臂臂弯,自然垂落,时不时被威风抚过,同道长长须一般,微微飘动。青烟流过,萦绕周身,已然古稀之年却依旧鹤发童颜的清幽道长当真可以说是仙风道骨,谪仙降世。
鼎中有三根巨香,分别敬天,地,还有人间芸芸众生。
赵佶缓步上前,整理衣冠,然后神色肃穆,接过侍从呈上的香,亲自点燃,然后手持巨香,朝北方大内所在方向缓缓而拜。
于此同时,清幽道长也开口了。
“一拜悠悠黄天,佑我大宋,日月永在,山河无恙。”
赵佶随着话音刚落,也正好第一拜完成。
随即,清幽道长再开口
“二拜茫茫厚土,护我皇朝,养我子民,兴我家国”
完美配合,话音跟赵佶的动作几乎同时完成.
然后清幽道长在此开口
“三拜芸芸众生,愿我皇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三拜完成,赵佶神色肃穆上前,将手中巨香插入定鼎中,然后朝清幽道长点点头。
清幽道长微微颔首,随即离去,与他一起离去的还有其他下人。
从现在起,整个金鳞台就只能有赵佶一人存在,其他人都需要离岛,然后再外围警戒,直到赵佶现身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踏上金鳞台一步。
等到所有人都离开金鳞台,赵佶这才在跪垫之上盘膝而坐。毕竟让他一个现代人无端下跪,实在是有些难为他。
坐下之后,赵佶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打开了抽奖页面,选好了奖池,然后毫不犹豫点了抽奖……
……
与此同时,李府。李清照正在挑灯夜读书。
不过,她读的并不是四书五经之类的典籍,她正在读的是一本画本。乃是赵佶自己亲手作画。
赵佶的作画水平极高,整个汴京城都是公认的,尤其他那一手丹青和工笔,简直是惊为天人,吊打所有画师一大截。
他给李清照的画本自然是自己精心亲手画的,内容也是自己现编的。
讲的是一个刚下山的小道士一只狐妖结伴而行的故事。
故事情节很是平淡,没有什么反转,也没有什么阴谋诡计,更加没有龌龊不堪。有的就只是一人一狐一路所见所闻。平平淡淡,无甚稀奇,但是却自有一番岁月静好的余味。
这画本李清照已经看了许多遍,但每一次再看,还是会感觉十分宁静。
看着看着,李清照不自觉想起了赵佶那张脸,然后又想起白天赵佶的话。此刻虽无外人在场,但李清照还是瞬间脸色羞红。
匆匆放下手中画本,吹灭小灯,铺上床,抱着被子,把头埋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