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同志们的凝聚力,超过了许长安想象。
所有人都在倾力募捐。
季露萍和蒋娇娇二人,更是倾其所有。
“巾帼不让须眉。”
“很好。”
许长安看着二人说道:“捐款也得量力而为,你们把钱和物资全捐了,以后怎么生活?”
“我们有工作,食堂也管饭,怕什么!”蒋娇娇抬着头,一脸洒脱说道。
“对,我们不怕。”季露萍一边附和,一边拭去鬓角汗水。
许长安摇摇头。
“君子救人,首先得考虑自身处境。”
“倾其所有的是信念,不是财产。”
在许长安善意的洗脑,还有强硬的态度干预下,两个女生带来的面粉,全部收下。
至于钱,都只收了十块。
这是许长安自己定的底线……叫做量力而为。
“老大,这么多物资,怎么运去大西北?”季露萍盯着满满仓库,忧心问道。
“这都不是问题。”许长安一边清点物资,一边说道:“明儿一早,会有军用卡车过来,到时候先把物资拉到火车站,等火车的车厢全满了,再向大西北出发。”
“这样啊……”季露萍忽然抬头,略显期待问道:“老大,这次赈灾,你是负责人吗?”
许长安点点头,“是啊,我是负责人,怎么了?”
“老大……”季露萍思考了会,说道:“大西北是我家乡,这次赈灾,能不能带我一起过去?”
“不行。”许长安想都没想,直接摇摇头,“赈灾不是游山玩水,这次出行的风险性很高,上一个赈灾团队的事,我想你在报纸上也看到了,一十八人,全部被土匪杀死,你就老老实实待在轧钢厂就好。”
“老大,就因为风险高,我才要陪你一起去。”季露萍执着说道:“大西北那边,多数都是讲方言。你说话,当地人未必听得懂。当地人说话,你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很多误会,都是交流方面的问题。只要带着我,这些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老大……你懂我的意思的!”
意思许长安肯定懂。
季露萍在怕。
怕他和之前的赈灾团队一样,碰到土匪后被团灭。
实际上她这些问题都是多余。
精神力全开时,许长安不敢说团灭土匪,可全身而退绝对没问题。
“小季同志,组织上信任我。”
“我希望你也能信任我。”
“没事帮我清点物资,至于去大西北,你就别想了。”
“还有,别乱操心。”
说完,许长安拿出领导姿态。
把清点物资的重任,交给了两个女生。
至于他自己,骑着车,哼着小曲,回家睡觉……
许长安一离开,季露萍明显心不在焉。
清点物资时,也很难集中精神。
看她这副模样,蒋娇娇打趣道:“季姐姐,厂长刚走,你就无心干活啦?”
季露萍脸一红,“娇娇,你说什么呢?”
“都是女生,你骗不了我。”蒋娇娇贴近季露萍耳边,小声道:“老实说,你是不是喜欢厂长?”
“没……没有。”季露萍连忙摇手,脸色更加羞红,“娇娇,你别乱说,万一传出去,对老大名声不好。”
蒋娇娇叹了一口气,“季姐,我可听阿姨说,好多人要给你相亲,有些男生条件还不错,可都被你一一拒绝了,如果心里没装着其他人,你又怎会这样呢?”
这是实话。
季露萍今年实岁24岁,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大龄剩女。
胡清梅在这个年纪时,妮妮都会打酱油了。
随着年纪越大,对象越难找。
无奈下,季母才不断给她安排相亲。
这段时间,零零总总相了七八个小伙儿,都没成功。
问题不在别人身上,都是季露萍没同意。
蒋娇娇说到这个问题,她无法反驳。
“娇娇,最迟明年。”季露萍抬起眼眸,像是在赌气一样说道:“明年这个时候,我一定把自己嫁出去。”
“真的?”蒋娇娇挑眉。
“真的。”季露萍认真说道:“目前嘛,只是没有看对眼的,等有了,立刻结婚,羡慕死你。”
蒋娇娇轻笑一声,“但愿如此。”
……
“我尼玛,什么情况?
“这么多菜?还有钱?是怎么回事?”
“妮妮,你人呢?”
许长安回到四合院,已经晚上十点。
奇怪的是,他家三间屋子,不仅没有熄灯,还灯火通明。
走进一看……
好家伙,不知道什么时候,家已经变成了菜市场。
除了睡觉的床,其他地方都放满了物资,有蔬菜,有鸡蛋,还有很多干粮……
不仅有菜,桌上还有很多零钱。
一块,两块,五毛,一毛,甚至五分的……都有。
最大的是一张五块的。
七七八八加起来,不下三百块,桌子都放满了。
这么多钱加这么多物资,着实把许长安搞懵了。
最主要,妮妮不知道跑哪了。
“许长安,你回来啦?”
就在这时,妮妮气喘吁吁从院门口跑了过来。
看见妮妮,许长安舒了一口气,随后问道:“你跑哪了?”
“我去送大志叔叔了!”
许长安一愣,“吴大志来过?”
妮妮点头头,“是啊,我刚放学,他就来了,听说你在赈灾,大志叔叔特意过来送物资。”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身为四九城的混混,吴大志一听说许长安在搞赈灾,立刻动员了所有小弟,把能用的物资,全都送了过来。
看着满屋的粮食和菜,许长安颇为动容。
吴大志属于混混,和向沧海这种黑道不一样,他没那么多钱。
这些物资对他来说,同样来之不易。
“那这些钱是怎么回事?”许长安盯着满桌子的零钱,好奇问道。
“学校老师的。”
“什么?”许长安瞪大眼睛,“这钱是学校的?”
“嗯。”妮妮点点头,“你搞赈灾的事,中午就传到了学校,校长带头募捐,到了放学,就把募捐的钱,全部塞我书包里,让我带回来。”
“为了带这些钱,我的书还落在学校抽屉里。”
许长安点起一支烟,心里五味杂陈。
忽然,他感觉到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来自社会,来自人民。
国家有需要时,无论工人,还是混混,还是老师,都义不容辞站了出来。
这一趟大西北之行,许长安所肩负的,是太多人的信念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