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薛礼和刘喜都走后就开始试着写三字经,还好一千一百四十五字的三字经沈无忧丧心病狂的背诵过。
沈无忧心想自己拿出三字经教学,谁看见不喊一声专业?
三字经比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更有教育意义。三字经有国学有历史更有思想情操!
不过沈无忧不会傻到把”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之类的写进去,很多内容都要修改。
“哇……呜!”阿七叼着一只蝗虫放在桌上瞪着沈无忧。
沈无忧一把抱起阿七说道:“是该做饭了。”
沈无忧看了下天色已经是下午了,放下阿七就去厨房做饭。接着做面食吧!靠近长安一带都是吃面食,取来自己腌制的腊肉和酸菜。
沈无忧取来整个大唐唯一的铁锅,锅中放入猪油取来葱姜蒜。唯一少了最重要的辣椒,沈无忧在山上找了好几年都没有找到。油烧开后放入腊肉,腊肉差不多七分熟的时候葱姜蒜搞里头,酸菜也搞里头。翻炒一番后加入清水,煮至沸腾后唐朝的特色面条搞里头。
趁着面条在煮的时候沈无忧跑去陶窑那把薛礼喊来。这些天薛礼都是和沈无忧一个桌子吃饭,刚开始不同意说没有短工和东家在一个桌子吃饭的道理。沈无忧坚决反对!原因就是薛礼饭量大,吃的香看的沈无忧也有食欲。之前答应薛礼顿顿有肉,基本上都做到了,腊肉也是肉。主要是新鲜猪肉羊肉要去城里买,买了也放不久。
沈无忧带着薛礼回来的时候面条刚好熟了,沈无忧放了把葱花这老坛酸菜腊肉面就做好了。一人一碗刚好只是薛礼的碗顶沈无忧两碗。
薛礼大口吸溜面条说:“东家怎么你做的饭都和我以前吃的都不太一样?”
沈无忧吹了吹面说道:“以后做的更好吃,品种也会多起来。”
“比这还好吃那到底有多好吃?”
“你吃你的,以后又不是吃不到。还有陶窑和学堂你都要看着,明天有空就弄两根竹子中间打通两丈长就行。”
“这两个地方你放心尤其是学堂,村民的房子都是自己盖的这么多人这点事情还怕干不好?吃完我就去弄竹子。”
“行!那你多盯着陶窑晚上我给你画图纸,你照着找人加工,尽量干时间。”
“东家你这真是要做陶瓷?这可是技术活。”
“放心,这个能赚钱!以后就顿顿吃新鲜肉!”
两人边吃边聊,等两人吃完薛礼洗碗刷锅就去山上砍竹子了。沈无忧等薛礼走后又开始检查三字经有无问题,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
第二日果然和刘喜说的一样,秦琼送给沈无忧的掌柜来了。也和刘喜一样是个中年人看起来很随和叫赵钱。秦琼给自己的两个人沈无忧看着都很不错,不愧是秦琼给的。
赵钱自我介绍过后向沈无忧问道:“不知道少爷准备做哪些买卖?我回去后就准备。”
沈无忧摇头道:“好饭不怕晚,你还要在这住几天。我们做的可能是一些新东西,顺便看看我们的陶瓷是怎么生产的,到时候别人问起来好介绍。”
赵钱点头道:“那少爷这有什么需要我帮忙?”
沈无忧拿起昨天写好的三字经给赵钱说道:“有就是这个,你先看看,帮我誊写一些出来就好。”
赵钱看了看三字经说:“少爷的字是真漂亮,只是这种字体为何我从未见过?”
沈无忧略显尴尬道:“我叫它仿宋体,是我模仿一位姓宋的先贤。”
说完沈无忧又搬了一张桌子到孙思邈房。
赵钱本来只是对沈无忧的字体感兴趣,抄着抄着渐渐入迷。‘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赵钱越抄越心惊。这文章读着朗朗上口,但里面许多句子都在警醒世人。
赵钱对沈无忧说:“少爷这是你写的?可否将手稿赠于我?”
沈无忧也不抬头说道:“可以,但是要多抄五份。”
赵钱听后奋笔疾书。
沈无忧此刻写另一本教材——算术!
算术从阿拉伯数字开始,第一节把零至九分别用汉子标注一边。第二节是乘法口诀和计算公式。第三节是就是统计图,统计图就只把柱形图和折线图的统计方法和例子写上去,沈无忧写完已经是晚上了。
沈无忧把算术递给赵钱说:“这本书你明天也看一下,后面店铺的账目都按这本书上做。”
第三天沈无忧在给陶窑火房做通风口的时候刘喜回来了,带着沈无忧要的东西和陶匠。
陶窑已经做好了,就差通风口就等刘喜回来。这个时候的陶窑都是火房和陶室在一起的,沈无忧根据现代的陶窑做出改良。火房在下通过火眼到陶室再留好通风口,这样一次可以出更多的陶瓷温度光泽都要高出许多。
刘喜带的陶轮被沈无忧给重拆了,把齿轮给装上和自行车差不多。只不过用的不是链条传动是短轴,这样会快许多也更省力做出来的陶瓷就是更光滑。
“你叫什么?以前做过多久陶瓷?”沈无忧改完问向陶匠。
身体略显矮小的有点拘谨说:“东家放心我叫周山是从我爹那里传下的手艺兄弟三人从小就是靠这个吃饭的。”
沈无忧让周山先做一遍然后按照沈无忧已知的现代工艺从揉泥到开窑全部梳理给周山梳理一遍。周山做完后发现和自己做的有很大不同,尤其是有一道外釉的工序周山不明白为什么分两次不同打时间上釉。还有这种颜料自己做了这么多年从没见过这种颜色和玉一模一样的颜色,周山又按照沈无忧的工序做了各种形状的陶瓷。
周山做完颤声对沈无忧说:“东家以前府上做陶瓷的吗?”
沈无忧摇头对周山说道:“等出窑再说吧,现在我还不知道这种方法做出来的东西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