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媛的生活突然变得很规律,每天七点起床,烧热水洗刷做饭,吃完饭喂鸡喂猪,然后学习《数理化自学丛书》,一边学习一边做笔记,大约到十一点,开始做中午饭。
冯建文买回来的肉早就吃完了,郑媛就用空间里的,鸡鸭牛羊什么都有,她上辈子的厨艺其实一般般,有了菜谱以及大量的食材,中餐这一顿郑媛就顺便锻炼自己的厨艺了,至于厨艺锻炼到什么程度……反正她现在什么食材都能处理的了。
下午的时候会有人来串门,她并不怎么喜欢同周围邻居聊家长里短的事儿,但如果邻居缝纫活好,那她就欢迎了,聊天的同时顺便跟人请教一下怎么给小孩子做衣服,两全其美。如果没人来找她聊天,她就自己在家,充实自己,或者回一趟娘家,给娘家送点东西。
下午五点,开始做晚饭,晚饭她就不会做大菜了,中午剩下的菜热一热,或者下一碗面条,煮一碗馄饨,怎么简单怎么来。
到了晚上,郑媛就会打开收音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听国外的广播,英语脱口秀其实也蛮有意思的,还有好莱坞八卦什么的,轻松又娱乐。她上辈子从来都不听这些东西,觉得很浪费时间,就算为了练习英语,她也只听一些新闻频道或者科普频道——了解国际新闻以及前沿科技有助于她寻找合适的项目投资。
当然,还有给冯建文写信。
一天一封,郑媛就坚持了十来天星期,十来天后她就继续不下去了,发现写信这事儿实在太耽误时间了,有的时候一天啥也没发生,郑媛都不知道该给冯建文写什么,难道只在信上写一句“想念你”就贴上八分钱的邮票寄出去吗?这也太浪费了。
冯建文那边也是,白天训练很累,或者要去深山老林演戏的时候,他根本没时间写信,于是两个人就商量着信就不一天写一封了,经常寄就行。
“嫂子,建文哥的信!”邮递员小何笑嘻嘻地递过来一封还挺有分量的信,郑媛接过一捏,里面不知道放了什么好挺厚。郑媛当着小何的面就撕开了。
小何好奇地伸着头瞧,问:“别是我建文哥寄回来的工资吧?”
郑媛手伸进信封,一边往外掏一边摇头说:“不是,钱怎么能夹在信里寄,万一寄丢了咋办?你建文哥才不会干这事儿呢。”说着两根手指就夹着里面的东西拔了出来。
“是工业票。”郑媛给小何看了看。
小何:“还真是……”他露出羡慕的表情,“建文哥本事真大,能弄到这么多工业票!嫂子家这是又要添大件了?”这厚厚一沓,得有几十张吧?不买大件儿还真用不着这么多。
郑媛:“部队那么多人呢,每个人每个月都发几张,他跟他战友换的吧?”又说,“我们家还添啥大件儿,这是建文给别人凑的。”
“能换到就是本事啊,像我,想买个啥大件儿连票都换不到呢。”
郑媛把工业票全都塞回去,说他:“你就别谦虚了,你还弄不到?!”
小何嘿嘿笑。忽然,他笑声一收,说:“对了嫂子,我这儿还是没有你的汇款单,你要不写信给建文哥问问,他是不是还没发工资啊?”
郑媛笑:“行,我问问。”问什么问啊,她想要的又不是冯建文的汇款单。
“诶对了!”小何突然喊了声,扭身翻他的绿色帆布包,“我这儿还有你一封挂号信呢。”这信很厚很大,里面像是装着书什么的,“我看地址是从上海寄来的呢,嫂子,你沪市还有亲戚?”
“沪市?”郑媛眼眸中闪过一丝惊喜,《科学普及》杂志社不就在沪市吗!那边终于想起来给她寄稿费了?
结果小何拿出来的是一本杂志大小的信封。
郑媛挑了下眉,接下后打开,里面果然是一本《科学普及》的杂志。
小何“咦”了声:“原来是杂志,这不是你之前找我说想要订的杂志吗?嫂子,你都已经订了啊?奇怪,怎么是从沪市直接寄挂号信寄过来的?”
郑媛没说话,翻开杂志目录页,从上往下找,她一眼就看到了一篇署名“凤凰”的文章。“谁知道咋回事。”郑媛笑说,合上杂志,含糊地糊弄过去,问小何,“还有别的不?”
小何摇头:“没了,就这些……两封都是挂号信,嫂子你得给我签个名。”他拿出个本子,上面别着一支钢笔。
“行。”郑媛接过笔,在小何指点的地方刷刷刷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签完后,小何收起纸笔:“嫂子,那我走了啊!”
“走吧。”郑媛笑着摆摆手。
带着工业票和杂志回了屋,郑媛把冯建文寄回来的东西放在桌上,先拿起杂志看了起来,还是之前的目录页,查找到自己那篇文的页码数,翻到那一页。
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的感觉真的非常美妙,非常非常有成就感,明明是自己写的东西,郑媛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认真读了一遍。
在读的过程中她的嘴角一直是翘着的,这种感觉,就跟上辈子完成了一单生意赚到钱的那种满足感一模一样,不,甚至比那更多了分得意。
说不定我以后还能当个文人?郑媛忍不住幻想了下,然后自己逗乐了自己,前仰后合的。她自己有几分本事自己还是清楚的。然后摸摸肚子里的孩子,或许她儿子可以呢?
“儿子,你加油!”郑媛拍拍肚皮,给儿子一点爱的鼓励。
样刊都来了,那稿费应该也不远了吧?郑媛手指在杂志上点了点,忍不住想。
两三秒后,她合上杂志,把杂志放到一边,拿起冯建文寄过来的那封信。信封里除了工业票还有冯建文的一封信。
把工业票放到桌上,郑媛拿起信看。
冯建文信里也没写什么,主要是告诉郑媛这些工业票总共六十张,是他跟战友换来的,之前他弟冯建武说要买洋车子,家里没工业票了,他答应回到部队就帮建武换。
冯建文没说他是用什么换的,郑媛估计不是票就是钱。工业票发工资的时候是按照十块钱发一张算,每个人的都不多,每个人的也都不一定够用,想要工业票的多了,市场就是这样,有需求就有买卖,工业票其实也可以算是一种商品,只是不能放在明面上罢了。看冯建文信里的意思,是把这六十张工业票直接送给冯建武,不需要冯建武付出什么。
都分家了,当哥哥的还给弟弟这么值钱的东西,这要是别人家的媳妇,说不定就不高兴了,郑媛却没啥感觉。冯建文和冯建武是双胞胎,感情好的穿一条裤子也正常。再往深了猜猜,听李金枝说这兄弟俩小时候性格都差不多,一直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可当兵的名额又没那么多,郑媛不信,冯建文想去冯建武就不想去。既然兄弟两个都想去,两个人模样身高性格等等所有外在条件都一样,怎么就冯建文去了冯建武没去呢?郑媛猜这里面肯定还有什么事儿,如今冯建文进了部队当上了军官干部,混得越来越好了,同胞兄弟却还在乡下种田,心里要是没有点愧疚那就说不过去了。
冯建文想多照顾一下兄弟,郑媛一点意见都没有,甚至还琢磨着要是冯建武还算争气,自己也可以顺手帮一把冯建武。当然不是现在,等改革开放以后吧,她的后世经验足够冯建武过得富裕了,说不定人家冯建武以后还会混得比冯建文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