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李承乾是给李世民写信,画风突变。
毫无温情,毫无关怀,从头到尾都是指责。
有直白的指责,还有暗戳戳的讽刺。
他说沿途看到无数人没粮吃,没衣穿,他心中难受,不知道李世民心中是什么感觉。
他写见到部分世族傲慢无比,上蔑视皇家,下无视农民疾苦,他问李世民有没有解决世族的办法。
孔颖达看到这段表示不妥,也要写世族做的贡献,不能只说一面。
李承乾当即加上:世族过上奢侈浪费的生活之后,对当地的百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他们进行教化,当地的确民风淳朴,百姓性情温和。把当地士族奉为圣人,他们的人生追求就是成为士族。
“孔先生,这样没问题,够客观吧?”
孔颖达无言以对,成为士族,的确是很多人的想法。
他写崔家对平阳公主无礼,问李世民是不是真的收服了崔家,崔家怎么还这么狂妄,一点都不支持他。
他写李世民人在长安,见到长安繁华,是不是忘记了天下其他百姓,他建议李世民没事多出来走动一下,认识一下大唐的真实情况,认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要被繁华迷住的双眼。
他写农民穷苦,开荒难,世族占据了大片良田。
他写他看到有人不理解李世民在西北驻军,浪费人力物力。李承乾提问:为何还不把这群人送到西北边境,让他们感受一下那边百姓的生活?
……
他写啊写,孔颖达表示没眼看,真的不想看,这是儿子对父亲的态度?他是骂啊还是不骂?
“孔先生,我哪里写得不妥?”李承乾看着孔颖达的苦瓜脸,提出疑问。
孔颖达走开不说话,他不知道说什么。
说不妥吧,但是李承乾说的就是大唐目前最严重的地方,他也担心李世民在长安真懒惰了。
说妥吧,回去之后,李世民一定能找他算账。
所以他默默走开。
李承乾一番奋笔疾书,发泄了一番,满意了,把信封住,等待过河之后派人送回去。
为什么要过河之后再邮寄,监生们说为了让书信渡过一次黄河,更有意义。
李承乾也认可。
他决定过了黄河,到了胶州,大展身手做海鲜给这群古人尝一尝,长长见识。
在系统兑换了一下调料,辣椒粉、辣椒酱、糖醋油、花椒粉、蒜蓉末、孜然粉、香菜碎、蜂蜜、柠檬汁、生抽老抽蚝油……
还好如今瓷器已经起来了,包装容器都选择粗瓷,也不引人瞩目。
一番准备,到了胶州,就要大显神通。
而想到不久后李世民就能收到他的信,他心中更是开心不已。
连孔颖达的呵斥声,他都觉得顺耳很多。
也跟着学了儒家对太子的要求,态度非常好。
………………
在长安的李世民,每日都要打听一番李承乾的行程,李承乾做过的事情,崔家的事情传过来,他冷笑了一声。
当即就把崔家的恶心人事情放出去一点,但是崔贤的事情他没有放出去,不能一棍子打死。
“给他们一个教训,看看他们还敢不敢如此嚣张,还等着他们送上表达歉意的东西,观音婢,我们要发财了。”
李世民躺在长孙无垢的腿上,心情非常好。
他这个儿子啊,真让人满意。
果然,第二日崔家就送上一份不薄的礼物,包括崔家一些不外传的书籍,以及崔家的一些田地。
崔家家主非常了解李世民。
东西送出去之后,崔家家主愤怒叫了几声:硕鼠,硕鼠。
李世民得意洋洋拿起崔家送来的书籍,向魏征等人炫耀。
“殿下,别炫耀了,给工部的人,他们排版印刷。”魏征不愿意陪他玩这个游戏,不就是仗着儿子的势。
“哎呀,房玄龄啊,魏征啊,我知道你们心里有点不舒服,可是没办法,本太子有这样的儿子,他愿意在外吃苦受累,给我换点东西,本太子也是无奈啊。
唉,如果不是他,就是我出去体察明情。”
李世民装模作样,做出遗憾的样子。
房玄龄抬头看天,魏征低头看地,就是不看他这小人得志的样子。
“啊,承乾已经离开长安四个月了,我略有思念他。我们来说说攻打突厥的事情,不能再拖了。”
他无缝换话题。
已经到了秋末,秋收也完成了。
棉衣已经送到李靖军队,大唐已经准备好了进攻突厥。
正如李世民之前说的那样,今年关内大旱。
棉花大丰收。
关内的百姓在看到几个月没有一滴雨之后,都纷纷跪拜朝廷。
是朝廷发出政令,只能种植棉花。
当时多不情愿,如今百姓就多感激朝廷。
收获的棉花,一部分留下过冬,再也不怕冬天了,一部分缴税,还有一部分,朝廷收购,用粮食换。
岭南运来大批的稻谷,还有江南地区也支援不少。
关内的棉花变成了粮食,南方的粮食变成了棉花。
这次干旱,顺利渡过。
李世民忍不住到处嘚瑟,这种事情,话里话外都表示自己真了不起。
相比梦中的那个李世民,自己真幸运啊!
事事顺心,李世民那个得意啊,直到他收到李承乾的信。
三封信一起送过来,李世民有意炫耀,就打开了自己那封信,看了几行,脸都黑了。
房玄龄凑过去扫了两眼,心情大好啊。
虽然自己儿子废,但是他听话啊。
看看承乾公子,是聪慧过人,但也能气死人。
李世民喘着粗气,把看热闹的人都哄走。
他自己去给李渊送信,李渊正在与美人跳舞。
让李世民直接读给他听,李世民读了两句,心里那个酸啊!
“二郎啊,不想读就算了,朕知道你这是在嫉妒。”
李世民匆忙告退,把李泰给叫过来,李泰那封信更厚,如果是骂李泰的,他心里会舒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