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立刻将李承乾老师的架子拿出来了,他感觉自己身高都增加了点。
“承乾,跟我走,我要考考你。”他双手背在身后,颇有驯服了猛兽的仙人之态。
此时不炫耀,就等于是锦衣夜行。
李承乾应了一声,临行前行礼,匀速后退,到了门口之后再转身,一波动作熟练又洒脱,自然又优雅,好像已经学了很多遍。
走之前炫一下技能,证明自己不是一个完全的废物。
李世民一脸慈父表情,向孔颖达求情道:“承乾年幼,孔先生莫要发火。”
现代有些家长说:“我家小孩还小,我们不在意成绩,老师您慢慢来。”
跟这个差不多!
李承乾想迟来的深情比草贱,但人却忍不住开心笑。
孔颖达问李承乾几个问题,出自《急就篇》,李承乾心里有点诧异,他看了看孔颖达,他这个蝴蝶的小翅膀,也影响了这个大儒。
《急就篇》成书于汉朝,内容很朴实,很贴切生活,算是一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书,也很有趣。
孔颖达应该是先了解了李承乾,知道他对这部分比较感兴趣,从这里开始。
在上辈子,孔颖达与李承乾第一次以师徒身份见面,他很严厉说里那句学习方法的名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李承乾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在李承乾说不知道后,他并没有解释是什么意思,反而骂李承乾偷懒,八岁应该早就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真人软弱谁都能捏两下,如今他变成刺儿头,孔颖达也变了。
所谓急就二字,就是速成的意思,这本是孔颖达这种人比较讨厌的字眼,如今他用这本书考李承乾,是用心了。
因此李承乾也没有故意搞事情,认真回答他的问题。
两个人各退一步,倒也气氛融洽。
见问题都被李承乾回答上来,孔颖达心里也略微喜悦,传言不假,是个聪明的孩子。
“此书内容简单, 虽覆盖范围广,但都较为浅显,不可读懂此书,就骄傲自满。”孔颖达的叮嘱中规中矩,但是与上辈子相比,就一定是天差地别。
但李承乾不满意,两人相处,要先把基调打好。
“老师,您应该先夸我,夸我把这部分内容学习了,掌握了,然后再说这本书容易简单。”
孔颖达张嘴闭眼长吸一口气,说道:“不错,还需努力。”
而后他迫不及待问李承乾何为军训,何为军训,何为户外活动……
到了李承乾主场,他也开始口若悬河,说起这些项目的好处,军训有力体魄有力凝聚团队精神,户外活动可让人心情放松,算术不是为了做算师,而是能够更好理解事物……
孔颖达好脾气等他说完,他才说道:“国子监监生,有骑射课。”
“太穷,没有,国子监就靠老师的名声,看看能不能拉一些监生,如果没有人来。”这里的人指的是达官贵人家的孩子,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
本来国子监就相当于中央学府,进入的都是精英。如今情况特殊,只能将就。
“若是无人来就读,就扩大招生范围,普通人也可以就读,只是辛苦老师,从头教起。”他说从头教起这四个字,有点不怀好意。
孔颖达也终于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小兔崽子坑了自己。
且不说从头开始有多难,浪费他们时间,就招生普通人,以后这国子监的名声,就废了。
“老师,您怕了么?您的先祖孔圣人,就是一个教育家,他提出‘有教无类’,您是他的后人,不会违背他的教育宗旨。”
孔颖达认真看着李承乾,他再次明白房玄龄与魏征恭喜他的时候,眼里带着看好戏的表情。
这小孩,实在太聪明。
他说的都对,但是吃苦受累的人不是他。
他说的异想天开,可就把人心给撩拨起来。
“老师,您的先祖提出有教无类,当时他的身份我就不多说了,您如今是国子监祭酒,也是我的老师,您将这个理论实践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有什么不可能。”
这番话直击孔颖达的灵魂,他有野心,曾经想过如何能够超越先辈,也只是想一想,想了之后又觉得自己狂妄。
他与好友们讨论过,如何将儒家著作分类、做注释,好友们说他志向远大。
可跟李承乾说的这个相比,这个志向就不算远大了。
国子监这个烂摊子,他如果给盘活了,还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也未尝不是一件开天辟地的事情。
孔颖达急速思考,李承乾行礼后离去,他只负责开头与蛊惑人心,做事他不行,还不如去看看棉花。
棉花的棉桃嘴巴已经裂开一点,露出白色的棉绒,李承乾轻轻抽出来一点,放在李渊的手心,李渊眯着眼睛细细看,慢慢棉绒,说道:“像蚕丝,地里长出来的蚕丝。”
这句话几个老农觉得很贴切,地里能长出来蚕丝,这不是神仙之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