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天冷似一天,还没到九月中呢,赵暖暖的秋裤套外衣就要穿不住了。从家里带出来的棉衣硬挺挺的根本不保暖。
棉花是提前买好的,之前几个人抽了一天把棉被都絮好了。主要是胡明敏弄,其他三个人打下手。如今天气将冷,做棉衣就提上了日程。
本来赵暖暖是想直接县城找国营裁缝铺的。但是被后面乱七八糟的事情给绊住了。还有就是赵媛原身是会针线的。赵暖暖其实也会,只是不精。
然后这天几个人就都在知青点没出去,胡明敏是几个人里手艺最好的。之前天热的时候,她就自己做过衣服。样式漂亮,针脚也细密。
胡明敏跟赵倩去年的棉衣都还能穿,只是今天又分了棉花,两个人都想着做件新的好替换。零碎的还能做点别的。
王凤来来的时候行李最少,但是这小半年黑市山里的忙活,她不缺钱。自己又搞了点棉花想直接做两身。
赵暖暖原来带着有棉衣,只是棉花旧了,可以拆了续新的。再做一身新的。算起来,赵暖暖的活最多。
然后几个人就忙活了一整天,中午饭是胡明敏跟赵倩做的。下午一边做还得给两个笨手笨脚的小伙伴搭把手。
胡明敏是头一回发现,还有这么笨的学生。王凤来平时很精明,看她之前补衣服袜子也利落的很。结果做棉衣是哪哪都不对。还比不上个看着就不精明的赵暖暖。
说到赵暖暖,她的手艺虽然不是特别好。但是跟莽姑娘一比是好太多了。最起码没弄的满屋飞棉花。她不知道的是,赵暖暖这是用可洗卫生巾练手练出来的。不然她就会收获两个飞棉花的小伙伴。
有了做棉衣的前车之鉴,棉鞋果断选择求助外援。几个人花钱找的村里的婶子做,几个人跟着婶子做,看能不能学会。
鞋面还好,照着鞋样子做就行。这些婶子们平时也互相描鞋样子。但是那千层底,胡明敏是真纳不来。到是王凤来学着纳出来了。两个人拼凑才做出双棉鞋来。赵暖暖借鉴做卫生巾的想法,在鞋面里贴了一层塑料,防水性倒是增加了不少。结果最厉害的是赵倩,到几双棉鞋做好,已经完全掌握精髓,自己做鞋完全不成问题。
买的白菜前几天也都码好用草毡子围好了,就放在厢房里。不保存好,白菜会冻坏的。然后几个人拿放不住的白菜做了辣白菜跟冬菜。还拿白萝卜泡了酸萝卜。凑凑合合应该能吃到开春。
之前弄的山货除了赵倩卖了一波,她们仨都留着自己打牙祭呢。榛子,松子加上跟村里换的花生,多多少少算个油水。
存的果酱没人也好几罐了,这东西冬天放的时间长一些,泡水喝俩月应该可以。还有胡明敏她们拿输液瓶做的番茄酱。
今年多了俩人,王凤来多找了一些输液瓶子跟罐头瓶子。四个人通力合作,有给西红柿去皮的,有切西红柿的,有往瓶子里塞的,有洗瓶子烫瓶子的。忙活了大半天。弄了四十多瓶。应该够她们吃一段时间。
村里过冬前的准备就更多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村里青壮要进山围猎,这山不是说她们平时弄山货这个,是往深山走。一走要十天半个月呢。
到时候运气好的话,一家能多分上些肉,过个肥年。往年队伍里都不会要知青,今天不知咋的,男知青那边去了好几个。当然不包括吴桐。就吴桐那小身板,在屋里好好呆着都怕他撑不过冬天,更别说进林子了。
不过听王凤来说,吴桐跟他同屋的男知青们商量好了。冬天这几个月多交十斤粮食就不出屋担水也不进山捡柴了。
那边围猎队进山去了,这边各家也忙着串亲戚,进城买东西。连带着她们几个,也准备在天彻底冷下来之前,再进城一趟。
把缺的东西一次性买齐。东北的冬天是真的冷,能冻死人的那种。所以后面几个人打算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再就是赵暖暖的书要过一下明路。下乡半年了,她得把学习提上日程。
进城第一站,赵暖暖跟赵倩奔邮局。王凤来奔黑市,胡明敏去供销社。
然后赵暖暖就又收到一封家里的信,跟前两次一样,说妈收到信拿着信哭。说姐夫的工作终于转正了,但姐回家还是跟妈哭诉。爸从六级工升七级了,工资涨了一些。妈嘱咐你照顾好自己,别惦记家里。
这回赵暖暖回信简短了些,还是在家写好的。主旋律依然是哭穷,说没钱回家探亲,打算在东北这边过年了。然后就是对家里人的一顿关心问候。信寄走,打算再去一趟老夫妻那。
这年代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就还在吃饱穿暖这一层面。所以到了那赵暖暖也只是又留下了一些粮食,又借口这次东西贵重留下了一些煤。省着点烧,应该能让他们挺过这个冬天。
办完事儿了,从空间偷渡出书跟肉,豆腐。打算回家跟她们包饺子吃。
赵倩家里怕她吃苦,时不时的寄些钱票过来。她们仨也不是喜欢天天大鱼大肉的,是以她们几个想大致保持在一个伙食水平线上不难。
最后几个人是在供销社碰面的,胡明敏是这次采购的主力军。其他三个办完事儿聚一起查漏补缺。
兴许是各大队都发钱了的缘故,这次供销社的人特别多。几个人找到胡明敏的时候,清冷的小胡知青被挤的发辫都有些凌乱。东西还差几样没买齐,几个人一分配,让胡明敏看东西,她们仨分头去挤,等到东西买齐的时候,几个人都一副被打了的凄惨样子。浑身疼。
因为抢着买东西错过了饭点,几个人只能找了个国营的包子铺,买几个包子垫垫再回村。不然能饿晕在路上。消耗太大了。
再次做骡车回村后,几个人短期内都不打算再出去了。猫冬生活正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