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掌柜的说:“苏小姐,你可别在这里添乱了,这出书的本钱不是你能想象的。”
苏婉反唇相讥道:“谁说让你们永丰书局来出了?我的意思是,让我的书局来帮他出!”
春桃拉住苏婉的袖子说道:“小姐,你还没有书局呢。”
苏婉小声说道:“我知道。先让江家的书局出,等我有了书局,再出其他的。”
春桃点点头。
苏婉问书生:“你叫什么名字?”
书生说:“我叫赵宁。赵钱孙李的赵,安宁的宁。”
苏婉赞叹道:“是个好名字。”
“赵宁,金榜书局的东家是我的好朋友。如果你不嫌弃的话,我可以举荐你去那里出书。”
赵宁面露难色道:“可我没有出书的钱啦。”
苏婉说:“这个不怕,我可以借你,只是你赚钱以后,要连本带利的一起给我。”
赵宁面露一丝欣喜:“这个自然。只是,赵宁有一事不明。我和小姐萍水相逢,小姐你为何如此帮我?”
春桃连忙解释道:“你放心。我家小姐肯定不是看上你了。我家小姐已经成亲,你很安全。”
春桃的一句话完全打破了书生那些风花雪月的猜想。
苏婉也笑道:“书生你大可放心,我这丫鬟的话一点儿也不假。我之所以要帮你,是因为你和我有着共同的目的:我想赚钱,而你想要名扬天下。”
赵宁讥嘲道:“像我这样出身于寒门,除了名扬天下,还有什么捷径可言。做官是我唯一的路径,我家里还有七十岁的老母,而我浑身只有几个傍身的铜板,除了这惊人的文笔,我实在找不到入仕的出路啊!”
苏婉问道:“你为何不去考科举?”
“考科举也要钱,进京赶考,夜晚也得住客栈吧,可是因为考生众多,我听说这一晚客栈的钱就得十几两银子。我要是进京赶考,我恐怕连住店的钱都没有。”赵宁垂头丧气地说。
苏婉说:“明白了。你放心,我一定会让你赚上钱的!”
赵宁的目光一亮:“真的?”
苏婉斩钉截铁地说:“如假包换。”
-
此刻,站在江府花厅里的江行沛看着苏婉:“你真的要帮他出书?”
苏婉说:“我看了他的《南山集》,写得很好。当今皇帝好大喜功,这本书一旦投入市场,一定会大卖!不过就是书名不好。”
江行沛微笑看着她:“怎么个不好法?”
苏婉说:“书名南山,看不出写的是什么,也不是一本诗集,很难吸引到真正喜欢它的人,我决定叫他《梁王的那些少年英勇事》。这样取名言简意赅,看书的人第一眼就知道书中写了什么,自然会生起兴趣。”
江行沛说:“不错,这是个好主意。不过,这出当今圣上的书,你就那么有把握?”
苏婉知道江行沛的顾虑,他是怕卖书不成得罪了圣上。
苏婉宽慰他道:“你放心吧,我自有分寸。”
上辈子,她已经死过一次,没有人比她更清楚生命的可贵,她只是想赚钱,自然不会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当今律法虽然严格,可是皇帝毕竟也是一个人,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有渴望被人尊重爱戴的私心。
这本书她一定严格审稿,仔细校对,确保它确实传神地记录了皇帝的英勇事迹。
如果只是宣扬圣上的英勇事迹,又百利而无一害,就问这样的书就算是传到了圣上那里,圣上又怎么会生气呢?
-
苏婉这就开始帮助赵宁出书。
这第一步就是修改这第一章。
赵宁第一章就把皇帝描写得太过于英勇神武,而当今圣上最讨厌开局就一帆风顺的人,因为在他还是梁王的时候,自己吃了不少苦,差点饿死。后面还遭人背叛,差一点就错过了丰功伟绩。
所以,苏婉说:“一开始你得突出梁王的艰难不易,到后面再突出他的天子气概。你得让圣上与你共情。”
赵宁按照苏婉的要求修书,改书,最后再送去由专业的人士校对。
一切准备工夫都准备妥了之后,金榜书局才提名帮他出书。
出书的时候,赵宁有一种感觉,就是自己的脑袋提到了裤腰带上。
可是,出书以后,自己又有一种洒脱释然的感觉,因为多年的心愿终于成了真。
-
金榜书局出的这本书,一石激起千层浪。
没想到,还真火了。
虽然只是一个基于事实的杜撰话本,可是却在街头小巷里流传了起来。
人们惊叹于梁王的创业不易,也为当今圣上的英武不凡感到倾佩。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京城。
当今圣上在用完早膳后在自己的宦官那里发现了这本书。
彼时,他的奴才们正笑得合不拢嘴。
圣上问:“你们在看什么书?”
宦官们连忙跪下请安道:“一些杂书,还请陛下不要怪罪。”
圣上说:“呈上来!”
宦官们便把那书呈上去,皇帝看了那书以后,晶莹的泪光在眼眶里打转,喃喃自语道:“好啊!真是写出了朕当年的风采啊!”
皇帝又对宦官们说:“朕当年就是那么艰难!身处于夹缝之中,无人援助,而且还受到了亲朋好友的背叛,那时的朕心灰意冷,差点死去。如若没有朕的发奋图强,哪有朕今日的万里江山啊!”
宦官们看皇帝那样高兴,也都随声附和道:“陛下壮志凌云,洪福齐天!”
圣上说:“这是谁写的书,朕要见他!”
-
寻找写书人的诏令,就这么一级级地传了下去。
赵宁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不太晚。
那个时候他正在自己家徒四壁的院子里晾晒几根干辣椒。
这就是他今晚的晚饭。
里面那个七十岁行动不便的老母,吃的是自己用历年陈米熬制的小米粥。
赵宁是吃了上一顿,还要为下一顿发愁。
可是这个时候,没想到传诏令的人居然找到了他的小院。
官差们来势汹汹,可把赵宁给吓坏了。
“你就是赵宁?”
“小人是。”
赵宁想,自己是不是犯了什么事,不会是自己写的书得罪了当今圣上吧!
自己身死不足惜,只可惜自己七十岁的老母,自己再也不能为她尽孝了!
赵宁伸出脖子,侠肝义胆地说:“要杀要剐,你们随便吧!”
他那七十岁的老母听见动静也走了出来,看见那么多官差,瘫倒在地上,一手扶着墙说:“你们要干什么?”
官差们倒是给吓坏了,连忙解释说:“我们不是坏人。我们是来请赵公子的。赵宁公子写的书,赢得了当今圣上的欢心,圣上让我们来寻赵公子。”
赵宁一下子转悲为喜。
他那七十岁的老母亲也爬了起来,眼里放光。
赵宁说:“这是真的?”
官差说:“千真万确!”
赵宁在老母亲的殷勤叮嘱下随官差而行。
官差临走之前,还给他老母亲留下了几两银子买米。
-
赵宁在舟车劳顿后终于见到了当今圣上。
当今圣上一向破格提拔人才,用人不论寒门。
一看这小子风华绝代,而且还文笔俱佳。
于是说:“这书是你写的?”
赵宁说:“是!”
皇帝说:“真是写出了朕当年的风采。朕要赏你,可赏你什么好呢?金银财宝你要不要?”
赵宁说:“草民自小贫穷,所有的愿望便是入朝为官,若是草民可以入朝为官,为黎民百姓分忧,草民便是实现了心中所愿!”
皇帝说:“好啊!真是有志向啊!朕真是没有看错人!不如就让你做一个员外校书郎吧,你整日都可以与书为伴,而且一年的俸禄也不少。听说你还有个年迈的母亲,这点钱也够她养老了。”
赵宁跪下谢恩。
-
赵宁凭借金榜书局的书成为员外校书郎的故事一下子在临安城里飞传。
这是唯一一个不靠科举只靠才华就得到圣上赏识的例子。
寒门家的才子们看到了希望。
有钱人家的废材们也找到了捷径。
于是金榜书局一跃超过了永丰书局,成为了临安城里的当红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