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救世宰相
  4. 第337章 新练队形
设置

第337章 新练队形(1 / 1)


辽东宁远东城城楼。

吴三桂率领十几个军官登上城楼,观察敌情。

吴三桂手执望远镜,看了一会儿,微微皱着眉头问身旁的一个军官:“你们发现了没有?叛匪又增加了一道包围圈,而且围着宁远东北西三面挖了一条又宽又深的壕沟,引入海水。”

一个军官有些怯意:“这道壕沟可是足足抵得上几万大军。”

另一个军官说道:“上一次他们就是用这种办法,将洪承畴的十几万大军,先是围困得死死的,最后又把他们打了个落花流水。”

花白胡子的张参将提醒吴三桂:“吴副总兵,咱们必须有充分的准备;不然,洪承畴的下场就是咱们的前车之鉴。”

吴三桂见十几个将军之中有好几个神色黯淡,便朗声说道:“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皇上已经派孙阁老驻扎在山海关,随时接应咱们。孙阁老可不是洪承畴,这些叛匪个个都是孙阁老的手下败将。恐怕他们一听到,孙阁老亲临前线,早就吓得心惊胆战了。”

吴三桂说罢,还做出了害怕的神色,引得十几个军官哄堂大笑。

吴三桂等笑声停了,立即说道:“孙阁老前天把总兵大人招到山海关,面授机宜。大家放心吧,孙阁老定有妙计安天下。”

吴三桂话音刚落,却听“嗖”的一声,城下飞上来一支响箭,钉到他身旁的立柱上。

吴三桂神色从容地拔下响箭,看到箭身上绑着一封信,便打开细看,只见上面写着——吴襄将军,别来无恙乎?日前李某与将军相见,已经陈说利害,无奈将军不纳忠言,一意孤行,李某深为叹息。今日,我大清皇上又率精兵强将亲临宁远,挖掘壕沟引入海水,围困又多了几重;近期之内,将展开进攻。我大清皇上体上天好生之德,令在下奉劝将军,尽快开城投降,免得战端一开,玉石俱焚,悔之晚矣。李永芳敬上。

吴三桂看完,轻蔑地一笑,把来信揉成一团扔到地上。他想了一想,又拾起信说道:“我还是把这封信亲自送给总兵大人和孙阁老看看,让他们拿个主意。”

常参将说道:“吴副总兵赶快去吧。”

吴三桂有些不放心,追问道:“我走了,若是叛匪进攻怎么办?”

常参将笑道:“末将好赖也在军中混了几十年,率领这三万弟兄,抵挡个十天半月,还是没问题的。”

吴三桂拱手道:“拜托了。”

山海关关宁总兵府大堂内。

吴襄、吴三桂一左一右陪着孙承宗,走进总兵府大堂。

吴襄非常恭敬地对孙承宗说:“孙阁老,您是皇上钦命的督察大员,请上座。”

孙承宗笑道:“总兵大人,不要忘了这是你的关宁总兵府大堂,当然应该是你上座。”

吴三桂调笑道:“孙阁老是蓟辽总督的时候,我爹才是个小小的参将,现在虽然是总兵了,也不能僭越。自然是孙阁老坐上座。”

孙承宗继续推辞:“本官即使是皇上派来的监军,也没有坐上座的道理;况且根本不是。咱们是多年袍泽,不要客气,赶快坐下好说正事儿。”

吴襄只好坐在中间的帅椅上,孙承宗坐在客位,吴三桂侍立一旁。

孙承宗说:“三桂,这里是关宁总兵府大堂,用不着执父子之礼,你也坐下吧。”

吴三桂欠着身坐在孙承宗对面。

孙承宗说道:“昨天晚上在驿馆,本官已经看过吴总兵的宁远城防图,安排得相当妥当。”

吴襄赶紧说:“论起城市布防,辽东军中哪一个不是孙阁老的徒弟,请孙阁老不吝指教。”

孙承宗想了一下才说:现在叛匪手里,已经有了许多大炮,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大炮对城墙的毁坏程度。”

吴襄说:“我们已经组织了1000青壮民夫和无数石块沙包,分别排列在紧要之处。”

孙承宗立即说道:“一千民夫远远不够,至少要准备三千精壮民夫,才能在危机之时迅速修补城墙。”

吴襄扭头吩咐:“三桂记下来,三天之内,一定要落实。”

吴三桂赶紧站起来拱手道:“末将遵命。”

孙承宗又说:“三桂带来李永芳的信,本官也反复看了几遍,他们这不仅仅是恐吓,恐怕很快就要攻城,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吴襄说:“我们父子下午就要启程返回宁远,组织抗击叛匪,孙阁老还有什么指示?”

孙承宗说道:“叛匪在锦州得手,立即围困宁远,气势十分嚣张。吴将军一定要设法提高士气。”

吴襄说:“末将的想法就是,避其锋锐,紧守城门,绝不出战。他们若敢攻击,便用炮火和强弓硬弩,大量杀伤叛匪。”

孙承宗想了想说:“吴总兵的坚壁清野战术,固然很好,但是叛匪会以为我们胆小怯战,更加猖狂进攻。吴将军一定要设法打击他们的嚣张气焰。”

吴三桂问:“孙阁老以为怎么办才好呢?”

孙承宗说道:“适当时候勇猛出击,震慑一下叛匪,不然他们会以为,我们关宁铁骑也变成了怂包软蛋。”

吴三桂笑道:“该出手时便出手,只有把他们打疼了,他们才会知道,原来马王爷是长着三只眼的。”

孙承宗笑着说:“三桂曾经率领三十六骑,于万千敌军围困之中救出吴襄将军的故事,一时间“孝闻九边,勇冠三军,忠孝之名,夷夏震慑”,在大明军中传为美谈。三桂的神勇,确实令敌军心惊胆战,令本官十分佩服。”

吴三桂笑道:“那都是好几年以前的事儿了。”

孙承宗却说:“咱们不妨来个花样翻新。”

吴家父子几乎同时问道:“为什么要翻新?怎么翻新?”

孙承宗点点头:“本官的意思,就是把吴三桂的三十六骑,变成千人骑,而且是五队千人骑。”

吴三桂睁大眼睛问:“这种时刻,咱们的骑兵出城与敌军捉对厮杀,恐怕难以取胜。”

孙承宗笑道:“你们明天只管点五千精锐骑兵,明天辰时到大校场听令,老夫自有办法训练他们。”

吴家父子立即同时站起来,躬身答道:“末将遵命。”

山海关大校场。

宽阔的大校场上,五千人的骑兵队伍,排成五个方队,竖看成行,横看成排,煞是威武雄壮。

司令台上,孙承宗站在中间,吴家父子分别站在两旁。五千个骑兵披挂整、齐端端正正坐在马上,对着正前方的三人行注目礼。

孙承宗微微笑道:“这些天来,弟兄们时时刻刻抓紧时间训练,辛苦了。”

五千个骑兵齐声高呼:“孙阁老辛苦。”

孙承宗摇摇头:“老夫有什么辛苦?你们每天起五更睡半夜,练队形,练射箭,练放铳,练拼杀,一天都不知道要出多少身臭汗,也不知道要挨吴副总兵的多少次斥责打骂。所以你们才是真正辛苦。”

骑兵们一阵哄笑。

一个骑兵方队正前方领头的军官李千总说道:“但是我们的这些战术,都是孙阁老一点一滴琢磨出来的,当然是孙阁老最辛苦。”

孙承宗指了指身边的吴三桂说道:“要说这些战术动作,主要是你们吴副总兵发明的;你们能练得如此纯熟,也多亏了他对你们的严格要求。虽然他的脾气凶暴一些,对你们多有斥责打骂,你们可不能小肚鸡肠,在心里记他的仇啊!”

台下的官兵们哈哈大笑起来。

又有一个军官王千总说道:“我们不但不会记他的仇,以后立功领了赏银,都会分给他一半。”

吴三桂立即指着王千总说道:“你小子要记住,今天可是当着五千弟兄们的面说的,以后得了赏银要赖账,看我不拿马鞭狠狠地抽你!”

王千总立即还嘴道:“哎呀呀,真想不到,吴副总兵年纪轻轻当了这么大的官儿,还会在乎我们那点搏命钱?”

吴三桂立即笑着回口骂道:“呸,小气鬼!”

台下的官兵又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未落,一个传令兵飞马而来,跑到司令台边,滚鞍下马,跪地报告:“总兵大人,叛匪猛攻宁远城。”

吴襄急忙问道:“什么时候?”

传令兵回答:“已经两天啦!”

吴襄扭头与孙承宗耳语了几句,立即又扭过头发令:“吴三桂听令。”

吴三桂躬身答道:“末将在。”

吴襄:“命你率五千骑兵,火速增援宁远。”

吴三桂:“遵命。”

孙承宗说道:“我陪三桂去。”

吴襄还要分辩,孙承宗却说:“情况紧急,不要多说。三桂,咱们赶快走。”

吴三桂:“遵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