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曹操多阳谋
  4. 第十一章 孔融之死
设置

第十一章 孔融之死(1 / 1)


孔融其人

曹操打败袁绍后,又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同年,曹操率领军队南下,打算把刘备和孙权给收拾了,一统天下。孙、刘与曹操相会于长江之上,爆发了汉末三国最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就在赤壁之战开始之前,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文学家孔融和他的妻儿老小,被曹操满门抄斩。

孔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曹操要在赤壁之战前夕杀死孔融呢?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中国人对孔融都非常熟悉,因为从小都听过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孔融让梨。相传孔融弟兄七人,他排行老六。四岁那年,全家一起吃梨。别的孩子都抢着拿大的,唯独孔融去拿小梨。大人觉得奇怪,问他:别人都拿大梨,你为什么拿小梨呢?一般的故事版本中,孔融的回答是:我年纪小,当然应该拿小梨。

这个故事在中国传了近两千年,读过蒙书《三字经》的孩子,都会背诵“融四岁,能让梨”。但近来有学者说: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不可信,因为这违背了孩子的天性。还有人将“孔融让梨”与“奥古斯丁偷梨”进行对比。比孔融晚一百多年,古罗马有位奥古斯丁,在名著《忏悔录》中记录了一件往事:他小的时候,家附近种着一棵梨树。奥古斯丁和小伙伴们经常在半夜去偷梨,偷了也并不怎么吃,多数扔掉或者喂猪。奥古斯丁忏悔道:“我也并不想享受所偷的东西,不过为了欣赏偷窃与罪恶。”比较之下,奥古斯丁偷梨,显然更符合人之本性;而孔融让梨,显得虚假,不符合人之本性。

这个比较,当然没有问题。奥古斯丁的偷梨,还算不了什么。更过分的故事,中国古代也有许多。譬如曹操少年时代偷人家的新娘,也并不是为了自己娶回家做新娘,仅仅是一种原初的恶而已。

孔子并不看重人性本来的善恶,而更强调后天的教化。“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但孔融回答大人的原话,却罕有人知道,我这里原文引用一下。孔融回答的原话是:“我小儿,法当取小者。”(《后汉书》注引《融家传》)我是小孩子,我辈分低、排行末,依法应该拿小梨。依的是什么法呢?不是朝廷颁布的律令,而是自古相传的礼法,也就是儒家关于君臣父子、长幼尊卑井然有序,不能随便僭越的礼教。经过礼教的潜移默化,由奥古斯丁那样的偷梨之恶,演进为孔融的让梨之善,这才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孔融身为孔子之后,出生于儒学世家,在很小的时候,儒家的正统思想就已经在他的头脑之中生根发芽。从这一点来看,他和出身宦官之家、信奉法家思想的曹操,有着根本的分歧。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着他爸来到了洛阳城。有一天,孔氏父子去拜访一位社会名流。此人大家并不陌生,正是前文讲党锢之祸时提到过的,当时儒家士大夫的领袖人物——李膺。李膺是当时的大明星,名气太大了,不是一般人想见就能见的。孔融想见李膺,刚来到李府门口,就被管家拦住了。管家不知是故意为难,还是有心逗他,喝问道:“你这么小的小孩,来干什么?”

孔融说:“我是李大人的粉丝,十分仰慕他,想登门拜访。”

管家说:“李大人吩咐了,只有两种人能进去见他。第一种,你也得是社会名流,那我能放你进去;第二种,如果是李大人的世交,那我也能放你进去。请问你这个小孩儿,属于哪一种啊?”

孔融一听,应声答道:“那太好了。我和李大人正是世交,两家的祖上交情很好。”管家看他说得一本正经,难辨真假,只好把孔融放了进去。

李膺听到管家通报,又见到孔融,不认识,就问他:“咱们祖上有什么交情?”孔融回答:“我是孔子的后代,您是老子的后代。”传说中老子不姓老,而姓李,名叫李耳,所以孔融说李膺是老子的后代。“孔子不是曾经向老子讨教过学问吗?所以,咱们两家祖上有师生之谊。”这一番回答太精彩了,满座喝彩。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这孩子,太牛了!

但是在当时的客人之中,有一个人不大服气。他觉得这个小孩太出风头了,一张嘴这么会讲,就泼冷水,说了这么一句话:“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个人小时候很了不得,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但长大了往往没有什么出息。

孔融听到以后,想都没想,当场回敬了八个字:“想君小时,必当了了。”(《世说新语·言语》)想必您老人家小时候肯定特聪明吧?众人哄堂大笑。这个客人被说得面红耳赤,无言以对。小孔融的名气也就此打响,成为世人瞩目的神童。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孔融的两个特点。

第一,聪明。曹操小时候也很聪明,但他十岁的时候在干吗呢?躺在地上撒泼打滚,装羊痫风骗他叔叔。聪明是聪明,就是上不了台面。而孔融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能够和当时的名士打成一片了。所以说,这两个人境界的高低,判若云泥。第二,刻薄。孔融虽然很有才,但是嘴上不饶人,恃才傲物,锋芒毕露,喜欢讽刺挖苦别人。这可以说是孔融性格的一个缺陷,但也是孔融的魅力所在。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以后,曹操已经从当年那个调皮捣蛋、顽劣不堪的小男孩,变成了曹丞相;而当年的小明星孔融呢,却成了曹丞相手下的一个打工仔,官居将作大匠,相当于建设部长,负责盖盖房子、种种树、搞搞绿化。但是,别看孔融的官没有曹操大,他在当时的思想界却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首先,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孔融擅长各种文体的写作,是汉末蔡邕之后的一代文坛泰斗。曹操之子曹丕曾经评选建安年间最有建树的七位文学家,史称“建安七子”,孔融排名第一。

其次,孔融是汉末士林的领袖。孔融本来就是孔子后裔,此时又已接替李膺,成了儒家士大夫新一代的领袖人物,是当时四海之内青年才俊崇拜的偶像级人物。

所以曹操和孔融,一个是政坛的大佬,一个是思想界的一代宗师。这样的两个人,注定不可能相安无事。

挑衅,由孔融率先发起。

杀士大夫,是个技术活儿

孔融经常以反对派的形象,给曹操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

第一,他喜欢批评曹操的法令。

举个例子。东汉末年,天下经常闹饥荒,粮食不够吃,所以曹操推出了禁酒令。曹操说:为了保障国家的粮食储备,保证军粮的供应,严禁民间私自酿酒、喝酒,杜绝粮食浪费。中国古代,饥荒年代经常实行“禁酒令”,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无可厚非。

但是孔融受不了。孔融最喜欢喝酒了,你现在把酒一禁,我没酒喝了怎么办呢?所以孔融就来给曹操找碴儿。曹操的禁酒令里,有这么一条理由:酗酒会荒废政务,甚至导致国家灭亡。例如商纣王,酒池肉林,国家不就亡了吗?所以要禁酒。孔融就反驳,说:“酗酒可以亡国,这没有错,但是好色也会亡国啊。比如商纣王喜欢妲己,亡国了;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亡国了。酗酒亡国,你就要禁酒;那么好色亡国,你是不是也要禁女人,是不是也要禁男女之情、禁止婚姻呢?那你干脆再下一个禁婚令,严禁老百姓结婚得了。”孔融这一番反驳,极尽诡辩之能事,把曹操气得一愣一愣的。

第二,他喜欢干预曹操的家事。

曹操是一个好色之徒,他收纳了许多失败者的妻女,包括何进的儿媳、吕布部将之妻、军阀张绣的婶子等等。《世说新语》记载:北方有一位著名的美女,叫作甄氏,嫁给了袁绍的儿子。曹操打败袁绍,攻破袁绍的大本营邺城,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将甄氏找来。结果手下汇报:“您的公子曹丕已经捷足先登,把甄氏给接走了。”曹操笑骂道:“今年打袁绍,全是替这个浑小子打的!”这个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曹操打下邺城,将袁绍的儿媳纳为自己的儿媳,却是实有其事。这件事情,办得很不地道。无论如何,曹操当年与袁绍也以兄弟相称,一度有上下之分。何况甄氏的丈夫并没有死,甄氏乃是有夫之妇。如今曹操掠人妻女,无异于强盗的行径。孔融得知此事,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当年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把商纣王给打败了,就把商纣王的老婆,著名的美女妲己抢了过来,给自己的弟弟周公做老婆。”曹操刚看到这封信,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深感不愧是孔融,果然学问大!有一天碰到孔融,傻乎乎地虚心求教:“先生上次来信讲的故事,敢问出自哪一本典籍呀?麻烦您告诉我,让我也长长学问。”孔融回答:“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我也不知道出自哪本书,猜的;但我可不是瞎猜,我是根据今天的情况猜的。你打败了袁绍,不就把袁氏的妻女抢掠为曹氏的妻女吗?以今例古,估计当年周武王也是这么干的吧。

第三,他甚至还侮辱了曹操的尊严。

这倒不是孔融亲手干的,而是借另一个人之手干的。这个人,就是东汉末年第一狂人——祢衡。祢衡是当时的一个青年才俊,特别有才。有才的人就容易恃才傲物,瞧不起别人。恃才傲物,就容易怀才不遇,没人愿意用他,没人愿意跟他交往。这是古今中外的一个通则。但是有一个人是例外:孔融。孔融当时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一代宗师了,而祢衡只不过是个二十出头的无名小卒,但是年龄不是问题,地位不是距离。这两个人,一样的恃才傲物,一样的狂放不羁,所以惺惺相惜,很快就结成了忘年之交。祢衡有一句名言:“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子碌碌,莫足数也!”孔文举就是孔融,杨德祖就是杨修,也是当时知名的才子。祢衡的意思是说:当今天下,我能看得进眼的,只有一个孔融、一个杨修。其他人,都是碌碌无为之辈,不值一提。由此可以看出祢衡的狂态,也可以看出孔融在祢衡心目中的分量。

孔融不但非常欣赏祢衡,还把他作为高级人才,几次三番向曹操推荐。曹操心想:既然是孔融推荐的,应该错不了,那就让他出来做个官吧。没想到祢衡断然拒绝。为什么拒绝呢?第一,是祢衡本身的性格原因,他那股狂劲儿又上来了,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我凭什么给你曹操打工?我才不干!第二,拒绝做官是东汉末年非常盛行的风气,是自我标榜、提高身价的惯用手法。我越是拒绝做官,就越显得我清心寡欲,显得我不趋炎附势。朝廷一看,这个人道德品质太高尚了,给他官做他都不做,那就要拿出更高的官职来邀请他出山。这是当时提高身价的一个惯用手法,祢衡也未能免俗。

但是,曹操不吃这一套:我才不会拿更高的官职来请你,更不会就此放过你,我偏要羞辱你。所以曹操就专门举行了一个大型的宴会,邀请天下各路名流前来参加,还放出话来:此次宴会,将会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节目。众人赴宴,饮宴正酣之际,曹操点了祢衡的名,说:“听说你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那请你敲个鼓吧,给我们助助兴。”没想到祢衡非常爽快地答应了:“敲鼓就敲鼓,没问题。”二话没说,拿起鼓槌,现场就演奏了一曲慷慨激昂的曲子,把他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听者无不动容,忍不住为之击节叹赏。曹操的本意是羞辱祢衡,没想到祢衡的才华得到了众人的赞赏。

这个时候,曹操有个手下就出来找碴儿了。他指责祢衡:“曹丞相的乐队有专门的制服,你怎么不换上鼓手的衣服呢?快换衣服去!”

鼓吏,在当时社会阶层划分中,属于“乐户”,一般都是犯罪之人的家属充当的,身份非常低贱,在法律上属于“贱民”阶层。曹操授意手下让祢衡换上鼓手的衣服,就是想借此羞辱祢衡。

祢衡一听:“要换衣服?没问题,你拿衣服来。”祢衡拿过衣服以后,也不去更衣室,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开始脱衣服,而且是慢慢地脱,一件一件地脱。先脱上衣,再脱裤子;先脱外衣,再脱内衣,最后脱去亵衣,一直脱到一丝不挂,赤条条地站在众人面前。大伙儿一看,一点胃口都没有了,纷纷举起袖子遮住眼睛。现场这些穿衣服的都觉得害臊得不行,反倒是那个没穿衣服的祢衡非常从容。他拿起鼓手的制服,再慢慢地一件一件地穿上,穿完以后请教曹操:“我已经按照您的吩咐换好制服了,您还有什么吩咐呀?尽管说!”

曹操没有办法,只好自我解嘲:“我本来想羞辱他一番,没想到自取其辱,反而让他给羞辱了。”表面上说得很大度,但是心中已经对祢衡恨之入骨。

祢衡这样一个烫手山芋,曹操当然不想要。杀了吧,又怕落下一个难容异己、杀害人才的恶名,毕竟祢衡的名气太大了。所以曹操就把祢衡送给了荆州的军阀刘表:“老刘,我这儿有个才高八斗的大才子,舍不得用,给你。看你能不能受得了,练一下你的涵养。”

刘表是名士出身,在天下军阀之中以雅好学问著称。他得到祢衡,一开始挺高兴,时间一长,也受不了了。但是,刘表也已经明白了曹操的诡计:你想借刀杀人,想让我背负一个杀害人才的恶名。对不起,你不杀,我更不会杀。所以刘表又把祢衡送给了自己手下的一个军官:你来试试。这个军官是个大老粗,没有曹操和刘表那样细腻的心思,哪受得了祢衡这等人物!有一天,军官与祢衡一言不合,拔出刀来就把祢衡给杀了。一代大才子祢衡,就这样死了。

在孔融眼中,曹操没有亲手杀祢衡,祢衡却是因曹操而死。在曹操眼中,孔融没有亲自侮辱曹操,但祢衡侮辱曹操,孔融难辞其咎。所以祢衡死了以后,下一个就要轮到孔融。

曹操首先找了一个借口,罢了孔融的官,把他赶回家:朝堂之上没有你的位置了,回家抱老婆、看孩子去吧。没想到孔融回家以后,不但没有闭门思过,反而非常高调地敞开大门,迎接天下的才俊:以前我忙工作,没有时间社交;如今我赋闲在家,彻底自由了。不嫌弃我孔融的,欢迎光临,多多益善。

孔融在思想界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力,现在他赋闲在家,每天都有许多人不远万里慕名前来。他们在一起谈天说地、饮酒作乐、抨击时政。孔融还放出话来:“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我家里有的是朋友,我杯中有的是美酒,我还忧虑什么呢?没什么可忧虑的。

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孔融尽管已经从高官变成了一介平民,但是他在思想界、在社会舆论界的影响力和煽动力仍然是巨大的。对曹操的统治而言,孔融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哪怕只是一个文人。这件事情,促使曹操下了最后的杀心。

孔融不仅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还是“建安七子”之首,更是当时文化和舆论界的领袖人物。既想除掉孔融,又不能落下专制独裁的恶名,为此曹操颇费了一番心思。

滔天权势,输给了八岁小孩

对中国古代的统治者来讲,杀士大夫,是一个技术活儿。不能蛮干,不能像秦始皇焚书坑儒那样愣杀,这会遭到后世的口诛笔伐,留下千古骂名。如果别人问曹操:为什么杀孔融呀?要是曹操实话实说:“这个人成天在我耳边婆婆妈妈、叽叽歪歪,成天跟我唱反调、说我坏话,我实在受不了,就把他给杀了。”别人就要骂曹操暴虐,就要骂曹操专制独裁。这样做,就算杀了孔融,自己也要被溅一身血,太不划算。

曹操为了杀死孔融,可以说是用心良苦。他想了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为自己制造不在场证明。

公元208年,七月,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交代留守的官员:“我去打南方的刘备和孙权了,后方的事情都交给你们来处理了,跟我没关系。我走了。”到了下一个月,也就是八月,才有人举报孔融的一系列罪名,紧接着就走司法程序,把孔融给杀了,满门抄斩。曹操打个时间差,就是想以这么一个障眼法来掩天下人的耳目,表示孔融死的时候我正在前线打仗,这事跟我没什么关系。

第二个办法,用不孝罪杀死孔融。

曹操不但要从肉体上消灭孔融,还打算从精神上摧毁孔融。曹操要想杀孔融,有很多莫须有的罪名,比如心怀篡逆、诽谤朝廷、不修边幅、违反朝仪等等。除此之外,曹操还特地精心构造了一个罪名——不孝罪。理由是孔融曾经发表过一个大逆不道的观点,叫作“父母于子女无恩论”。他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后汉书·孔融传》)这段话大意是说,父母对子女没有什么恩情可言。首先父亲对子女就没有恩情,父亲生下子女,难道是为了爱护他吗?不是,子女只是父亲发泄性欲的一个副产品而已。母亲对子女也没有恩情可言,你别看母亲十月怀胎那么辛苦,其实母亲生孩子就好像是从瓶子里面往外倒东西一样,倒出来就完事了。你说这瓶子对倒出来的东西,有什么恩情可言吗?也没有。所以父母对子女都没有恩情可言。

这样的言论,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看来,即便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但是在当时看来,可以说是惊世骇俗、大逆不道。《孝经》有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罪是中国古代最严重的一个罪名。所以曹操就以不孝罪为罪名,逮捕了孔融。

孔融反对曹操这么多年,当然早就已经做好慷慨赴死的准备。但他绝没有料到,曹操竟然如此狠毒,要他全家的性命。《世说新语》记载:官兵来到孔府,先逮捕了孔融本人。孔融的两个儿子,一个九岁,一个八岁,正在下棋。孔融抱着天真的幻想,对官兵说:“我孔融一人做事一人当,希望不要牵连我的家人。”一个儿子一边下棋,一边慢条斯理道:“父亲,您见过鸟巢都翻了,鸟蛋还能完整保存的吗?”果然,紧接着官兵宣布了满门抄斩的命令,将这两个幼子也一起逮捕。

从这两名幼子面对死亡的从容,可以看出孔氏的家教,更可以看出曹操有权力要孔融的命,却永远无法摧折其精神。曹操的滔天权力,竟然连一个八九岁的小孩都无法击败。

最后的结局,孔融被公开斩首。孔融全家,包括这两名幼子,都被斩首。孔融之死,在当时曾令天下震怖。

孔融作为汉末儒家士大夫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主流社会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可令人费解的是,儒家思想弘扬孝道,孔融却公开宣扬有违孝道的言论,而他这一骇人听闻的言论,最终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那么,孔融公然挑战儒家思想的背后,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原因呢?

以理杀人,杀人的最高境界

曹操杀孔融,似乎仅仅是一个刑事案件,但是细细分析,可以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悖论。

第一个悖论:曹操明明倾向于法家,他自己也最离经叛道,对儒家礼教满不在乎。为什么曹操这样一个人,竟然会坚持用一个儒家的罪名来杀死孔融?

曹操用儒家的道德来杀孔融,其实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你孔融不是以孔圣人的后代自居吗?你不是满口标榜儒家的忠孝仁义吗?好,我现在就用儒家的道德来治你的罪!用刀杀人,是最愚蠢的做法;用法杀人,拿法律来给你罗织罪名,老百姓也会敢怒不敢言。那么杀人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就是以理杀人。现在的社会崇奉儒家道德,那我就用儒家道德杀死你,以理杀人,杀人诛心,这样才是最高明、最不露痕迹的做法,才能够让你孔融死了以后也永世不得翻身。曹操想要避免孔融死后,海内垂泪、万众含悲的结果;他想要追求的效果,不仅是杀死孔融,更要让孔融身败名裂、受万人唾骂。所以,曹操并不是真的相信什么儒家道德,他本人对这些道德也是非常抵触、非常反感的。他只是拿这些道德作为杀人的一个借口而已。

第二个悖论:孔融作为孔子的后裔,作为当时儒家士大夫的一个领袖人物,为什么会发表不孝的言论呢?难道他反对自己所坚持的信仰吗?

当然不是。孔融反对的儒家道德,是被当时的统治者所利用的儒家道德,是一种伪儒家、伪道德。东汉末年,推举孝廉,是以儒家道德要求民众、奖励民众,这是表象。实际上,朝廷却两次发动党锢之祸,令真正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人家破人亡。党锢归党锢,举孝廉仍在照常举办。在朝廷的实际做法与表面主张相互分裂的情况下,社会风气也只能走向分裂:表面按照举孝廉的要求,装扮出有道德的样子;骨子里却避开朝廷的禁令,不敢真正抗议权力、得罪宦官。曹操这样的人,挟持傀儡皇帝,杀皇后、杀妃子,毫无忠诚可言;但他表面上却还要假惺惺地成就关羽、表彰忠义。其实曹操要求的忠义,是忠于曹氏,而非忠于汉室。此时的儒家道德,早已沦为有权者的婢女,丧失了正君行道的功能。

《庄子》有云“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大意是说:小偷小摸之徒,都被当成盗窃犯枪毙了;如果是一个窃国大盗,像曹操这样的,盗取了国家政权,盗取了法律,盗取了正义、善恶、是非的衡量标准,他说什么就是什么,怎么说怎么对。那么对孔融来讲,他能采取的斗争策略,并不是在学术上严格界定,到底什么是儒家,我是真儒家还是你是真儒家。这是徒劳无益的。他所能做的,就是索性把儒家道德全盘否定。所以他才公开发表不孝的言论,从根基上动摇曹操统治的合法性基础。而他内心深处其实是知道什么是真儒家的,所以才能够反对这种伪儒家、伪道德。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有云:“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这句话对曹操以礼杀孔融这样一个悖论,是一个非常好的诠释。读历史,正是要读破表面上的悖论,读到纸面之下的一以贯之。

孔融早在四岁那年,就能依照礼教的规则让梨;五十六岁之时,终于为他钟爱的礼教殉道而亡。范晔撰写《后汉书》,特地评价道:“孔融志向高洁,性情爽直。他虽是一介文人,却胆敢忤逆曹操的雄心,抵抗曹操的霸业。他以一死,令曹操明白,原来天下还有如此多时刻准备为汉室尽忠之人,原来汉室的潜在拥护者还有如此之多,从而终身不敢称帝代汉。孔融严正的性格,早已准备好了被摧折的结局。世人竟指责他为何不明哲保身,这哪里懂孔融呢?”最终他说:“懔懔焉,皓皓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孔融的一生,动人心魄,洁白无瑕,可与美玉、秋霜相比拟。千载而下,有人质疑孔融的崇高,有人从权谋的角度嘲笑孔融不善自保。在历史面前,都显得猥琐可笑。

这就是孔融之死,案发时间是公元208年八月。就在曹操杀死孔融之后不久,也就是这一年的十二月,中国历史上又一例以少胜多的战役在曹操与刘备、孙权之间爆发,孙、刘联军在赤壁大破曹军。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在赤壁之战的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从此,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从军事领域转移到了政治、法律领域,对暮气沉沉的汉王朝,展开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那么曹操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改革?他的这些改革对后世又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呢?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