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依依说的这些情况。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办法证明自己的那几个前男友,自己的姐姐全不知情。
并且,当李依依提起自己姐姐的时候,我甚至看到,她的眼神之中有这么狠狠的怨毒。
李曼曼对自己的妹妹那么疼爱,自己已经是个大富婆,大老板却不顾脸面跑到我们小区门口堵那个渣男。
可是在李依依的眼里。自己的姐姐就是一个控制欲极强的变态。
李曼曼无私无畏的供着自己的妹妹,读书上学吃的穿的,都给她准备最好的。
可是在李依依的眼中。她对自己的姐姐没有半点感激之情。反而觉得姐姐在控制自己,不能让自己去过自由的生活。
李依依跟警方提供完这些线索之后,然后在自己的笔录上面签了字。她甚至没有提出要去看一眼自己的姐姐,直接就离开了公安局。
看这个远去的背影,公安局的几个同志都忍不住叹气。
“这个妹妹感觉好像蛮无情的呀。一个当亲妹妹的,怎么能这么说自己姐姐坏话呢?”其中一个女同志说道。
孟队挑着眉毛说。
“说不定,那个李曼曼就是看着表面善良,真的是个控制狂呢。
这件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李依依已经对咱们说出了这些情况,咱们就要仔细去调查。”
一组的人员点点头,然后立刻把李曼曼带去审讯室,向她询问一些情况。
我和孟队就站在问讯室的隔壁房间,隔着透明的单面玻璃,眼睁睁的看着旁边房间发生的事情。
公安同志询问李曼曼。
“你和你妹妹的感情怎么样?”
李曼曼挑眉。
“当然很好。那可是我的亲妹妹。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我对她掏心掏肺的,我们姐妹二人无话不谈。”
警方同志又问。
“你知道你妹妹交往过几个男朋友吗?”
李曼曼特别坚定的说。
“我妹妹是个很单纯很善良的女孩子,她从来都没有交往过男朋友的,这一次也是她让那个小白脸给骗了。
我妹妹真的很单纯的,平时乖乖的,连男孩子的手都没有牵过的。”
我的天,这一对姐妹好像在对方的眼中。是完全不同的人呀。
警方又询问李曼曼。
“你知不知道你的妹妹其实交往过三个男朋友。
第1个男朋友是在她高中毕业之后,认识的同学。第2个男朋友是她在上大学的时候,高校的学长。第3个男朋友是在你妹妹实习的时候,认识的一个同事。
这些情况你都知道吗?”
李曼曼听到警察说这样的话,惊讶的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
“这怎么可能?我妹妹很乖巧的,如愿的考上了大学。
她在大学的时候都不住校的,每天都住在自己的家里,我妹妹每天晚上都会回家的。
后来我妹妹大学毕业去实习,跟自己的好闺蜜在外面租了一个房子,也就在外头住了两三个月,然后我就在她实习的单位附近又买了一栋房子,我妹妹每天晚上都跟我一起住的。
你们不能这么瞎说的呀。我妹妹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呀,从来都没有男孩子去过我们家找过我妹妹的呀。”
李曼曼的情绪表现的有些激动。
这……
姐妹二人的说辞完全不同,这怎么往下调查?
孟队看到这样的情况,也是无奈的皱起眉头。
“这姐妹二人,肯定有一个人在说谎。”孟对无比坚定的说道。
我却用手摸了摸下巴,发出不同的见解。
“我觉得这件事也不一定。一个事情发生,站在不同角度去看的话,确实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就像是1000个读者的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
孟队,你看过活着吗?”
孟队有些疑惑。
“活着是余华写的那本书,是不是?男主角是福贵,挺惨的。”
我点点头。
“在活着的最后一段写到。福贵的孙子苦根儿吃豆子被撑死了。就在孙子被撑死的第2年,福贵终于攒够了买牛的钱。
所以福贵一个人拿着这些钱去城里买牛。可是福贵正好看到一个屠户,要杀一头老黄牛。那头牛实在是太老了,活不了几年。福贵心生不忍,于是就把手里所有的钱都给了屠户,然后把这头老黄牛买回了家。
回到家之后,他就和这头老黄牛相伴。
想当初我看活着这本书的时候,读到最后心中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感受。
全家人,最后该死的不该死的都死了,只能留下福贵一个人,苍老的福贵。
而福贵最后买了一头老牛,那头老牛,就像他自己一样苍老无力,一人一牛默默相伴。
可是当时我记得很清楚。我跟我们村子里的男孩一起读的这本活着,但是那个男孩的观察跟我完全不同。
那个男孩竟然跟我说。怪不得福贵贫穷了一辈子,怪不得他的孙子会被豆子给撑死。他说福贵做事完全没有计划,一头那么老的牛,怎么可以用所有钱去买呢?至少要跟那个屠户讨价还价,起码能砍下一半的价格。
他还说如果富贵谨小慎微,早早的省钱攒钱。说不定闹饥荒的时候,家里就不会一点粮食都没有,自己的孙子也不会看到豆子拼命的吃,最后活生生的撑死。
还说花那么多钱买一头老牛,也不能干多少活,简直就是不会过日子。怪不得他一生活得这么苦,身边的所有人都死了。
我当时微微一笑,跟他辩驳了两句。我说福贵如果是一个勤勤恳恳会过日子的人的话,那么当初他就不会在赌场把所有的家产全部输光。
这样的话,说不定贫穷的老百姓分田地的时候,那个年代福贵就已经被枪毙了。根本就不会再有以后发生的事情。
可是我说不通那个男孩,他的见解就是跟我不同。同样的一本书同样的结局,可是不同人看看到的内容却是不同的。
而我觉得,李曼曼跟李依依也是这样。同样的生活同样的事情,可是在这姐妹二人的眼中,他们的经历却是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