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魏国刚刚从安邑迁都到大梁后,秦孝公刚刚宣布《求贤令》以后,一个年轻人默默的从大梁走向栎阳,投奔了秦孝公,而这个年轻人也将使得秦国真正的走向强大。
这个年轻人的名字叫做公孙鞅,也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商鞅,可以这么说,如果一定要评选出秦国能够一统天下的第一功臣的话,那必是商鞅无疑!
商鞅,卫国人,暴力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他在开始读书的时候便对法家情有独钟,成年以后已经研究了当时几乎所有法家的书籍,李悝的《法经》更是被他研究得通透,并且还能从中演化出属于自己的一套变法思路。
公孙鞅最初的想法是要在自己的母国从政,可卫国的制度已经腐败到骨子里面了,内有权臣把持朝政,外有赵国和魏国这样的庞然大物虎视眈眈,在如此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卫国是绝对不可能改革成功的。
所以,商鞅和其他一些有为青年一样,都想去制度更加开明的魏国谋求发展。
可是现在的魏国也不是当初魏文侯时代的魏国了,你想见国君一面?呵呵,那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结果,公孙鞅为了在魏国发展起来,便投奔了独具慧眼的公叔痤,希望公叔痤在认清了他的实力以后能够把他推荐给魏罃,进而完成自己强国的理想。
那公叔痤别的能耐没有,可是看人却是嗷嗷的准,他发现公孙鞅绝对是个治国的大才,可是他嫉贤妒能,连当初的吴起都能赶走,就更别提让一个小辈爬到自己的头上了。如此,便没推荐公孙鞅。
可公叔痤又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他想留着这个大才在自己身边为自己所用,便让他在府中当一名中庶子(秘书或管家),并对其言听计从。
可以说,公叔痤晚年很多好的政策都出自公孙鞅,这也是他相位一直都坐得很稳的原因之一。
魏罃迁都大梁以后,公叔痤年老病重,他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便有了退位让贤的想法,正巧这时候魏罃听说公叔痤病重,便以探望公叔痤病情为由询问他,“公叔相国,您若有个三长两短,谁可以接替您的位置呢?”
公叔痤说道:“主公!我府中有个叫公孙鞅的小伙子不错,他怀有奇计,能定国安邦,可代替我主持丞相之位!”
魏罃一听这话非常不屑,“一个年纪轻轻的黄毛小儿能有什么能耐?”
魏罃如是想着,所以和公叔痤客气一会儿就要走。
公叔痤看人多年,一看魏罃的表情就知道他是不相信自己,可是公孙鞅确实是个旷世奇才,所以他赶紧将魏罃叫了回来,屏退众人和魏罃道:“主公,您如果不听我的话,不愿意任用公孙鞅的话也一定要杀了他!这人绝不能留,一旦他投靠了敌国,这个国家便会因他强大,势必成为咱们魏国最强有力的对手!”
魏罃闻言,只是含糊应付着答应了。
等魏罃走后,公叔痤赶紧找来了公孙鞅,并和他说:“鞅啊,刚才主公前来问我谁能够接替我的相位,我推荐了你,可看主公的样子怕是不会用你,他是不了解你的才能才会这样轻视于你,可是我了解你有多大的能耐,我是魏臣,理应先国君而后臣子,我怕你投靠别的国家会成为魏国的心腹之患,便建议他杀了你。到这,我的臣子之义算是尽了,你跟了我这么多年,功劳甚大,所以我后将这事儿告诉了你,也算是尽了咱们主仆之间的情谊。你快逃吧,不然就废了。”
公叔痤本以为公孙鞅听了这话以后会马上仓皇而逃,可是公孙鞅却哈哈大笑。这家伙给公叔痤笑的直渗挺,他忙问道:“我说鞅啊,你是不是有病?你笑个神马玩意儿啊?”
公孙鞅笑着道:“我笑相国您过虑了,那魏君不用我,自然是没把我放在眼中,既然没把我放在眼中,怎能拿我当成威胁?既然没拿我当成威胁又怎会杀我?”
公叔痤一听这话,恍然大悟,他算是服了公孙鞅的睿智了。
果然,魏罃回宫以后对左右笑着道:“这老公叔确实是不行了,竟然让我将国家给一个黄毛小子,简直是荒唐!”
这之后,公叔痤没几天便卒了,公孙鞅从此成了白身,正琢磨着去哪个国家发展,却听说了秦孝公的《求贤令》。感觉到秦孝公是一个真心想得到人才的人,便只身前往秦国。
可公孙鞅没有直接去栎阳,而是提前在秦国考察了一圈儿,看看秦国有什么地方需要改动的。
可这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公孙鞅反倒犹豫了,因为经他多天的观察,从某些方面来讲秦国还不如卫国的制度先进呢。
秦国的百姓作战勇猛那是天下皆知的,公孙鞅本以为秦国会在军事上有很先进的赏罚制度,可谁料到秦国竟然有战功而不赏(也不是不赏,而是赏几个小钱儿就完事儿了,封爵啥的想都不用想,那都是秦国贵族才有的权利),秦国战斗力之所以强悍竟然都是因为老秦人憨厚老实的原因!!
这还不算,秦国国内的部落和氏族之间也总掐,青壮年每年都会因为相互械斗伤亡不少,而本土贵族根深蒂固,封地化严重,百姓好似未开化,早已被淘汰的井田制秦国依然在运用等等等好多问题。
看到这些弊端,公孙鞅眉头紧皱,感觉现在的秦国就好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急需用法家急法来开刀诊治一下。
可想要动这种大刀就必须要有主公的鼎力支持才行,要不然一切都是白费的。
“这个秦君是个什么人呢?他能够为了强秦而不顾一切吗?他能看得起法家的东西吗?别到时候是个儒家人,那我可就废废了!”
想到这里,公孙鞅决定先考验一下秦孝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主公。
那么公孙鞅会用什么办法来考验秦孝公的为人呢?
各位,明儿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