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庄救灾——“吾不欲见一饿毙之人”
左宗棠和夫人在柳庄度过了短短的一段幸福生活,可是也有不尽如人意的事。那几年天气异常,年成不好,先是一连几年干旱,到了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又阴雨连绵,发生洪水。柳庄的田禾都被淹没,家中储存的一点谷子也都发了芽。一家十二口人吃不饱。由于洪水泛滥,疾疫流行,家人全得了病。左宗棠这时又常上当铺去,家中稍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典卖。回到家来,妻子儿女愁容满面,有的还躺在床上呻吟。他还苦中作乐,将杜甫的《同谷歌》念给周夫人听:“此时与子同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还幽默地说:“我想把‘静’字改为‘空’字,‘男呻女吟四壁空’,这就更符合我们目前的景况了。”
这是他一生中最苦的一段经历。虽然全家饿病,四壁空空,但他仍出来为救灾奔跑,和同邑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士找有钱的人劝捐,并在族里积谷备荒。第二年又发大水,他将积谷分济给左家塅族人和柳庄邻里。柳庄距湘江仅十里,是来往要道。灾民从洞庭湖和湘江沿岸纷纷逃来,往内地就食。扶老携幼,每天总有上千人经过柳庄,一路上饿死、病死的不少。左宗棠将仓中谷子全部拿出来,每天煮几大锅稀饭,施舍给过路饥民。他懂些医道,自己配了一个治时疫的药方,在家中熬制成丸药,免费给患病的灾民服用,救活了不少人。他和周、张夫人率同仆妇,亲自在柳庄门前照顾过往的灾民,分发食物和药品。那几年不是闹水灾,就是闹旱灾,他们全家经常节衣缩食,省下钱积些谷子备荒救灾。周夫人陪嫁的首饰也典卖光了。道光三十年,左宗棠在族中建立了“仁风团义仓”,他买了四百石谷捐入义仓,找了几位公正人士管理,他和周夫人又卖掉了家中许多物件,经他们惨淡经营,这个义仓维持了许多年,救活了不少人。
那时左宗棠还是一个“寒士”,主要靠教书的微薄束脩度日。但左家世代虽然贫寒,却有一个乐善好施、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曾祖父逢圣公天性淳厚,对父母、祖父母都很孝顺。祖父患病时,他和父亲定师公朝夕侍奉。他还常到河边洗涤祖父的脏衣,一面洗涤,一面想起祖父的病情,泪流满面,乡人见了,都赞叹他的诚挚。他自己很穷,看到附近高华岭过往行人往往口渴难忍,得不到一口水喝,就在岭上摆一个茶摊,免费请路人喝茶。乾隆十七年闹灾荒,他将衣服典当,换了几个钱,还找了愿做好事的有钱人合伙,在袁家铺摆了个粥摊,施给过路灾民。逢圣公做这些好事,在当地是有名的。祖父松野公受了逢圣公的教诲,也乐善好施。他在族中修建义仓备荒,自己虽穷,首先捐出谷米,并劝族人捐献。后来遇到荒年,族人老少都有救济粮吃,没有饿死的。
左宗棠出生后,家境更贫困。但他家“七代秀才”,受儒家人道主义的教诲,遇到比他们更为贫困、亟待相助的人,总是想方设法,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在左宗棠青年时代,还有过这样几件事: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预备去京师参加会试,那时正寄居岳家,穷得拿不出旅费。周夫人将自己的陪嫁银百两给他。准备动身时,听到嫁给朱家的大姊寿清正陷于极端贫困之中,穷到了“揭不开锅盖”的境况,他于是毅然将这100两银转送给大姊,解救了燃眉之急,周夫人并不怪他。可是路费没有了,不能参加会试。幸好一些亲友知道了,纷纷凑点钱,才得以成行。
他那次会试落第,在北京盘桓了半年。友人送了他300两银子,于是起程回家。一天傍晚,他投宿在路旁一家小客店内。吃过晚饭后,正在房中休息,忽然听到隔壁的喧闹声音,就走过去看看。原来是来了四五个壮汉,围着一位穷苦的老太婆讨债,一面还大声责骂。老太婆哭哭啼啼,只要寻死。那些人闹了一阵,临走前恶狠狠地对老太婆说:“你别想赖债,明天我们还要来的!”左宗棠等那些人走了,就询问老太太是怎么回事。那老太婆哭着说:“欠了人家300两银子,还不起债,只有一死罢了!”宗棠用好言劝慰她:“不要着急,明天我自会替你想法的。”第二天,那几个壮汉又来了,宗棠便过去和他们说:“这位老太太还不起债,你们把她逼死,也于你们无益。我是一个过路旅客,于心不忍,想帮帮忙。但身边钱也不多。我愿意拿出200两银子代她还债。可是余下的数目,你们也不要再追究,否则我也不管了。”那几个壮汉想想不错,有这位好人代还债,多少能收回大部分欠款。否则逼死了人,一个钱收不回,还要吃官司。因此同意了。左宗棠请了地保来,拿出200两银子,叫大家具结。事情办好后,他动身回家。到家中时,身边已经不名一文。那时家中很穷困,周夫人想他在外多日,帮人写文章、教书等,多少能带点钱回来。不想始终不见他将钱拿出来,而且还一言不发。周夫人明白他的脾气,也不去问他,自己回到娘家借了点钱,敷衍充作家用,让全家过得高高兴兴。后来周夫人才知道这件事,她很高兴,向家人说:“这是做好事呀!”宗棠一生慷慨,周夫人也是一个慷慨的人。她深信左宗棠,同情他的所作所为。
左宗棠手书
左宗棠后来做了大官,经济条件不同了,但依然过着俭朴的生活。薪俸的大部分都捐给灾民,或助捐军饷,帮助贫困的亲友和不相识的寒士等。史料上有过许多记载,如:同治八年(1869年)湖南发大水,他捐薪一万两。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河南大旱,陕西、甘肃也发生灾荒,他捐薪一万两,一些官员在他倡议之下,也纷纷捐款。同治三年(1864年)任浙江巡抚时,将一万两交公;后来兼任闽广总督,就将总督薪俸用来修理巡抚衙署。宁波海关送给他8000两银子,这是巡抚可以“名正言顺”地接受的官场陋规,他将这笔钱全部转给浙江赈局。光绪四年(1878年)兰州修理城垣,他命将所有修城费用都由他的薪俸支付。同治九年(1870年)他写信告知儿子,他不会拿出钱来给家中买田地,“此非所以爱子孙”。他当年的养廉金将捐助给兰州书院一万两,次年还要拿出一万两寄给湘阴赈灾。
他做官后屡屡捐款救灾,自以为区区何足道。对青年时的救灾活动,却有美好的回忆。一次他捐了一万两银子给湖南赈灾后,写信给儿子说:“我现在每年养廉银有二万两,捐一点点钱,帮助乡里,这算什么呢!要是有人提起,你们就告诉他,这是不足道的事。回想道光二十八九年间,我和你母亲在柳庄散米散药,情景恍如昨日。那时我只是一个穷书生,人家赞我是行义举,那倒还说得过去。我常说,一个老百姓能救人一命,就是一项‘功德’,因为他手中并无活人之权。至于高官厚禄者,本来就掌握了千百万人的命运,他能救活一些人,原是分内之事;还不知在他手中没有被救活的人有多少呢!”
后来他到西北,每到一处,首先就办理赈抚。他告诉孝威等说:“自入关陇以来,首以赈抚为急。吾不欲今吾目中见一饿毙之人、吾耳中闻一饿毙之事。”几十年前,和周夫人在柳庄散米散药,看着一群群面黄肌瘦、衣不蔽体的灾民,扶老携幼从门前走过,这样凄惨的情景,始终不能忘记。自幼家中贫寒的情景,也时刻铭记在心,他告诉孝威说:“吾家积代寒素,先世苦况,百纸不能详。”《二十九岁自题小像诗》中,有一首叙述当年苦况:
十数年来一鲜民,孤雏肠断是黄昏。 研田终岁营儿脯,糠屑经时当夕飧 五鼎纵能隆墓祭,只鸡终不逮亲存。 乾坤忧痛何时毕,忍属儿孙咬菜根。
幼年的苦况,青年的经历,使左宗棠在一生中都对穷苦无告的人民抱有无限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