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人间词话全集鉴赏
  4. 人间词话·手稿本·叁肆
设置

人间词话·手稿本·叁肆(1 / 1)


原文

古诗云:“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②。故“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③

注解

出自《乐府诗集》中的《子夜歌》,全诗如下: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

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

②韩愈《送孟东野序》云:“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

③韩愈《荆谭唱和诗序》云:“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译文

古诗中说:“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诗词,是人们遇事不平时的争鸣。所以说:抒写欢愉的诗词难于深妙,描写愁苦的词容易精巧。

赏析

“诗穷而后工”,是我国古代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传统的观点。从发端于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申述他受宫刑的奇耻大辱后,决心“发愤著书”起,到唐代韩愈倡导“欢愉之辞难工,穷苦之音易好”(《荆潭唱和诗序》)之说,宋代欧阳修更进一步发挥到极致:“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盖愈穷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而后工也。”(《梅圣俞诗集序》)这些立论揭示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条诗歌创作规律,即:作者愈接近底层民众,愈能反映民众的呼声;作者自身遭受的苦难愈大,义愤愈深,那么,在作品里对现实的抨击愈深刻锐利。

快乐如此单纯,描来摹去感受总是相若,而这世间之愁苦,千百年来诗人之笔却都写不清道不尽。同悼亡人,有“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亦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同怀故国,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亦有“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同是相思,有“衣带渐宽终不毁,为伊消得人憔悴”,亦有“眉上心间,无计相回避”;同为离别,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亦有“对别酒,怯流年”;同抒春恨,有“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亦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同慨人生,有“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亦有“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同伤情逝,有“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亦有“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同感乡愁,有“黯乡魂,追旅思”,亦有“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千样心情,万般意绪,正应了那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

正是因为愁苦如此之多之沉,才如此轻易的触动了诗人敏感的心灵,他们也才如此深刻地将这永不宁息的意绪凝结在那些华美的篇章之中。也正如老王所言,诗词者,物之不得其平而鸣者也。也正是诗人的善感轻轻捕捉了这世上无尽的愁绪,因思而歌,才会有如此之多的名篇佳作流传于世。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