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金宝屯胜利农场浙江知青 顾忠勤
顾忠勤 1950年4月出生于浙江诸暨。1969年6月从浙江余姚支边到内蒙古金宝屯胜利农场一营。喂过猪、下过大田、当过炊事班长、干过机耕队保管员。197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农场首批知青党员之一。1973年9月入吉林省农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哲里木盟新华书店担任主管会计、财务科负责人。1984年调回浙江省余姚市图书馆担任主管会计、副馆长等职。1992年调到余姚市审计局工作,任主任科员。2010年6月退休。
我们这一代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和“文革”、上山下乡、支农支边这个特殊时代的特殊一代。虽然文化程度不高,大部分都是“老三届”学生,有的甚至是小学文化水平,但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称呼我们为“知识青年”。
1969年6月,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告别了富饶美丽的家乡及父母双亲,来到祖国北疆——内蒙古哲里木盟金宝屯胜利农场。在农场短短的四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喂过猪,下过大田,参加过水利工程建设,当过炊事班长,干过机耕队保管员。这段经历已经成为我一生无法释怀的记忆,它在我人生旅途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使自己早早地学会了自强,学会了自立,学会了思考。同时也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勤俭节约的美德。许多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早已淡忘,然而,在金宝屯胜利农场知青生活中发生的那些事却挥之不去,仿佛就在昨天。其中,炊事班的故事也是我最美好的回忆。
1970年11月下旬,我因脚伤从三江口水利工程撤回农场,当时的营教导员昝继国同志派我到炊事班任班长,希望我把一营食堂搞好,当好全营生产的后勤兵。说实在的,我对食堂工作那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从何处着手,心里也没底,好在食堂还有两位挚友:韩启放和周前。大家齐心出谋划策,使我信心倍增,我暗暗发誓一定要在短期内把食堂搞好。
在营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调整了食堂管理人员,重新组建了炊事班。浙江知青杨瑞卿任食堂管理员,她年长我们几岁,因此,我们都叫她阿姐。浙江知青韩启放任伙食长。炊事班人员有:浙江知青顾忠勤、周前、史美君,天津知青孔宪敏,贫下中农刘兴权、特木其勒。新组建的炊事班,除了韩启放、周前、孔宪敏、刘兴权四人是食堂的老员工,其余均为新手。新的炊事班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各尽其责。两位贫下中农分别负责烧火和烧菜、做饭(主要是中晚餐,早餐由我一人独立完成)。六位知青中三男三女,女主内男主外。身为食堂管理员的杨瑞卿,除了本职工作外,食堂的脏活累活,以她为首的三个女知青都抢着干。特别是食堂的清洁卫生工作,我们的白围裙、蓝大褂三天两头就洗一次,并把食堂的内务工作搞得井井有条。韩启放、周前和我主要负责外采内供等食堂的一系列具体日常事务。韩启放不愧是位智多星,不管碰到什么难题,他都能沉着应对,使之迎刃而解。周前年龄较小,到农场时还不到十七周岁,他却是食堂的主角,烧菜做饭都是一把好手,戴副近视眼镜,看上去文绉绉的,但是180斤的粮食袋他扛起来就走。孔宪敏(我们都叫她小嘎),个儿虽不高,但干起活来谁也比不过她。食堂用水量大,却都要用压把井把地下水抽上来,每天她来得最早,咔嚓、咔嚓不停地压水,需要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把食堂所有的存水器具盛满。小嘎思维敏捷,每日三餐的窗口饭菜票都由她负责收取,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准确无误。两位贫下中农是那么的忠厚淳朴,干活勤快,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然而,要搞好全营的伙食问题,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全营二百多号人就餐,而且来自五湖四海,有天津、浙江、通辽、科左后旗等地的知青,还有复员军人、贫下中农及当地的人员。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口味各异,甜酸辣咸,饮食习惯和爱好都不一样。农场虽然是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国有企业,但是每位职工的福利享受是有限的。职工月人均粮食定量45斤,大部分是高粱米和玉米碴子,细粮只占百分之十(主要为小麦面粉)。月人均豆油0.2斤,猪肉0.5斤。食堂的主打蔬菜就是大白菜和土豆。主食有高粱米、玉米碴、玉米饼。一个星期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就已经很不错了。副食更为糟糕,几乎餐餐千篇一律,上顿白菜烧土豆,下顿土豆白菜汤。由于物质条件限制,要想改善伙食那是难上加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众口难调”,这两句俗语我们是体会之深呐!
如何改善伙食,由韩启放、周前和我担当起来了,我们只好迎难而上,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想办法出主意。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一次我们到粮库办事,韩启放无意中发现粮库的角落堆放着一大堆带着泥土的破碎黄豆,就说:“这是做豆腐的好材料呀!”于是我们就问保管员:“这黄豆怎么堆放在这里?”他说:“没用了,准备送猪号喂猪的。”我们一听,感到怪可惜的。于是就与营部领导商量,营领导爽快地答应了我们的要求,便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这些破碎的黄豆。这些破碎的黄豆经过我们精挑细选后储存起来。
我们营有个制作粉丝的小作坊,每当他们休息的时候,我们就借用他们的场地去做豆腐。这做豆腐可是个技术活,做豆腐要先把黄豆用水泡透,然后上磨磨浆,经过过滤后再将豆浆烧开,冷却到一定的温度时,就可以卤水点豆腐了。而“卤水点豆腐”是很有讲究的,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点多点少都会影响豆腐的产出率,点多了就成老豆腐了,点少了豆浆就不会凝固,就出不了豆腐或少出豆腐。说说容易做做难,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地总结经验,我们终于冲破难题闯过难关,把豆腐做出来了!
炒豆腐渣也是很不错的一道菜。但是,炒豆腐渣费油,用油量太大。后来我们就不那么做了。可是豆腐渣就白白浪费吗?不!养猪!我们食堂自己养猪。这是我们三人不谋而合的想法,我们三人所想的问题和想办的事情是那么的一致,性格也是那么的相似,是巧合还是缘分?记得刚到农场时,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猪号”这个工种,而且还住到了一个宿舍。我们三人还取了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方忠前”,现在我们又不分先后来到同一个食堂,同吃同住同劳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奋斗,我们朝夕相处,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我们的友谊是经过时间考验的,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朝朝暮暮、和谐相处,甚至还传承到我们的下一代。
养猪就要建一个猪舍。我们说干就干,自己动手和泥垒墙,搭棚筑圈。不到三天时间,在食堂后面像模像样的猪圈就建成了。我们到猪号买了四只猪仔,就开始了养猪事业。猪号的猪一天喂三次,我们食堂的猪就不一样了,每天至少喂五次。恨不得让它一口吃成个大胖猪来呢!
日复一日,我们养的小猪长成了肥猪,理所当然它应该为生产一线的人们做一份贡献了。一天早饭后,食堂的五位男子汉一起动手,抓了一头最肥的猪,把它按到栈板上,四个人每人摁住一条猪腿,由特木其勒掌刀,他对准猪脖子就是一刀。胖猪一声尖叫,猛力挣扎,一下子摆脱了我们四个人的束缚,冲出了食堂的大门,跑得无影无踪,吓得我们是目瞪口呆束手无策。我们脸上都溅满了猪血,个个都成了红脸关公,也顾不得去追那头胖猪了。后来我们在离食堂三四百米以外的地方,看到这头猪倒在血泊之中。可怜的胖猪啊,我们也不忍心让它早早地离开这个世界,可是为了改善食堂的伙食,我们不得不那么做呀!我们把猪抬回来,大伙七手八脚忙活了大半天,总算把自己养的生猪转化成一大锅红烧肉。
为了改善食堂的伙食,我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如:自己发豆芽、做酸菜、腌白菜,甚至于把老家寄来的霉干菜也奉献于食堂。我们一心为公,严于律己,没有一个人搞过特殊化。可是光靠我们几个人的努力,那可真是力不从心呀。食堂的面貌虽说有所改观,但是离我们的预定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的努力和我们的创业精神,引起了营部领导的高度重视。营部派来了张继功干事专门负责食堂的工作。他人脉广,社会资源丰富,经他出面所有事情差不多都能办成。在他的帮助下,我们经常用高粱米换回来了白花花的大米。营部还指令猪号每月给食堂杀上一头猪,乃至于鸡鸭号的禽蛋、菜园子的各种蔬菜都要优先供应给食堂,容许我们亲自去挑选和采摘。由于领导的大力帮助与无微不至的关怀,加上就餐人员的理解与支持,经过炊事班全体人员不辞辛劳的努力,食堂的面貌与伙食有了质的变化。饭菜增加了好多花样:有红烧肉、白切鸡、荷包蛋、蒸蛋羹、凉拌、热炒等各种花色菜肴。主食除了高粱米饭、小米饭、苞米楂子、人人喜爱的大米饭、二米饭,还有馒头、肉包、菜包、花卷、烙饼、馅饼、煎油饼、炸油条、煮面条、豆沙包、糖三角,甚至还有饺子。
一营食堂来之不易的变化,我们最要感谢的是:营教导员昝继国(前任)、卢二昌(后任)、营长潘士良、会计王金江、干事张继功等领导。他们清正廉洁、平易近人,对我们知青的照顾与关怀,我永远牢记在心间,一生一世不会忘怀!
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炊事班人员不会原地踏步的,还得更上一层楼,不断地增强服务意识。想为生产第一线所想,急为生产第一线所急。在农忙时我们送饭到地头(给机耕队人员),送水到田间。在麦收时节,天气炎热,我们还专门煮好绿豆汤,送到劳动场地,慰问一线的同志们。
为了增加副食花色品种,我曾到四平市采购豆腐乳。那是一个晴朗的春天,我带了几张烙饼,就匆匆上路了。四平市是吉林省的一个中等城市。第一次到四平,人生地不熟,直到下午两点多钟才找到了豆腐乳厂,买了四坛豆腐乳(红的、白的各两坛)。为了节约费用,我向厂方借了一辆平板手推车。从豆腐乳厂到铁路托运处,要经过一座铁路立交桥,这座立交桥的名字叫“英雄桥”,桥面的坡度很大,我一个人推着四坛豆腐乳过桥,真是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呀。在托运处办好托运手续,还得把手推车送回豆腐乳厂。待我赶到火车站时,已经没有回程的列车了。身上带的钱也不够住旅店的费用,没有办法,只好在候车室过夜。东北的春天,是春暖花未开,正是刮风的时节。昼夜温差也比较大,夜间非常寒冷。我身上穿的衣服也不多,疲惫和寒冷袭击着我,我蜷缩在椅子上,就像没有家的流浪汉,久久不能入睡,觉得时间好像凝固了似的。我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起来。我想起了初中读过的《梁生宝买稻种》的课文,贫下中农的光荣传统,在我身上不也应该发扬光大了吗!想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从心底涌出一份自豪感!
天刚蒙蒙亮,我就来到车站旁的一条小街上。小街不大,但很热闹也很繁华。街两旁很早就摆满了各种小吃,香气扑鼻。我走到一个摊位旁,看到蒸笼里整整齐齐地排放着黄澄澄的长方形食品,看似家乡的蛋糕,就问:“师傅,这是什么糕点?”“发糕!”“多少钱一块”“五分!”我拿出一毛钱买了两块。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感觉有点粗糙,哦!原来是玉米面做的,甜滋滋的(可能是放了糖精),还有一点点酸味(大概是碱放少了)。可比我们食堂做的玉米面饼好吃多了。我边吃边想,原来粗粮也可以细作呀!这一趟四平没有白来,既采购了物品又受到了新的启发。后来我们试做了好几次,一次比一好。从此我们的食谱里又增加了黄澄澄的像蛋糕一样的发糕,而且还在发糕上面放上了一颗红枣,既好看又好吃。
食堂饭菜花样品种多起来了,就餐人员的伙食费用免不了也要比原来高出些。然而,对每个知青来说,每月23元的工资收入,其中花在伙食上的费用大约需要12元~15元,占工资的一半以上,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负担。如何降低伙食成本,让就餐者以最低的支出,享受最美味的佳肴,这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新的挑战。
我曾记得在学校唱过这么一首歌,歌词大意是:“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社会主义建设离不了。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治国治家不能少了“勤俭”二字,我们食堂建设同样要遵循这一原则。我们节约就是给就餐人员省钱。因此,对食堂的一切开支必须精打细算细水长流,检查食堂所有的开支,发现了煤等燃料费的支出较大,每月约六百元,约占食堂全部伙食费的30%。仔细观察一段时间后,找出主要原因是炉灶肚成“U”字形,而且距锅底距离较高,空间较大,用煤量大而且燃烧不均匀,每做一顿饭菜就要消耗七八十斤煤炭,冬季甚至更高。于是,我们请来了场部基建连姓钱的老师傅,好像是个八级瓦工,他技术高明经验丰富,把食堂的炉灶进行了彻底改造。改造后的炉灶叫做“回风灶”,炉灶肚改成了“V”字形,缩小了灶肚的空间,距锅底距离恰当,而且抽风力大,它既省煤、燃烧又均匀,火力还很大。我们还在原材料使用上挖潜,如:煤里面掺和一些锯末、玉米芯等燃料。并改变了烧火的方法,别看只是简单地烧烧火而已,也是有很大的窍门哟,得少添勤加,使原燃料得到充分燃烧。这一小小的改变,大大降低了食堂煤炭的消耗,做每顿饭只需三十斤左右的煤炭,甚至更少,从而节约了食堂燃料成本约70%。每月可降低伙食成本约三百元。也就是说给每位就餐人员节约伙食费近两元。
一营食堂前的合影,前排左起:史美可、周前;后排左起:韩启放、顾忠勤。
有耕耘就有收获,在营领导的支持和炊事班全体人员的努力下,食堂面貌焕然一新。食堂的伙食受到了就餐人员的好评,赢得了领导的认可,还被评为五好炊事班,三满意食堂,成为全场学习参观的典范。我还荣获胜利农场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五好战士光荣称号。
四十五年过去了。如今,我们这些“插友”经常欢聚在一起,谈笑风生,打开尘封的记忆,畅谈那个年代的故事,因为我们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那个年代。虽然有过苦、有过痛、有过不如意,可那毕竟是我们的青春年华,也是我人生的第一个驿站,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我们的能力与信心。它永远是我心中最美丽的记忆。
2013年11月,写于余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