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金宝屯胜利农场天津知青 郑桂香
郑桂香 女,1952年2月出生于天津市。1969年6月下乡至内蒙古哲盟金宝屯胜利农场五站,1970年初调到场部工作,任机要员兼打字员。1974年入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学习,1976年毕业分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4医院幼儿园工作,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晋升为高级教师,1989年荣获解放军三总部颁发的全军优秀教师证书和奖章。2007年退休。
金宝屯胜利农场五分场的菜园在当地是非常有名的,这里不仅种着各种蔬菜,还有一大片沙果地,同时还兼种着紧挨着菜园的一片小麦地。我和天津铁路一中同校的赵京、张翠敏、马丽华四个人来到农场就分配到这里,那年我们都是十七岁,看着几张保留了四十多年的老照片心里非常激动,想起许多的往事。
沉浸在知青生活的回忆中,菜园的故事让我异常兴奋,因为就在昨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找到了当年的好朋友马丽华和张翠敏,当天我们就在QQ的视频中见面了。张翠敏现在是石家庄市中心医院主治医生,马丽华在北京是一名高级会计师,赵京和我在天津。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今日相见我们都很激动,竟然不知从哪说起,去年张翠敏在浙江网上无意中看到了我们四个人在菜园的照片,立即发出了寻人启事,可惜茫茫人海中我们都没有看到。今天我们终于团聚了,当年十七岁的少女已经变成银发老太,但还是一眼就认出对方来,很多过去说起来很沉重的话题今日却那么亲切,因为岁月磨练了我们,让我们笑对人生。我们从铁一中母校的老师同学说到金宝屯农场,从农场说到五站,话题最多的还是菜园,因为那是我们离开学校的第一站。
那年我们来到农场正好是夏季,各种蔬菜都趋于成熟,是菜园的黄金时十七岁
节,负责菜园的是老吴头,听说老吴头管理菜园在技术上有一套,经常有周围农村的老乡来请教他种菜的经验,老乡们还到五站来买菜。和我们接触最多的是老王头,他个子不高,脸上有几颗浅浅的麻子,说话语速比较快,总是干干净净的,他就住在菜园,每天守护着菜园。这两个人都是留在农场的就业人员,在那个时候五站的领导没有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坚持鼎力支持他们,看中的就是他们的技术。印象尤其深刻的是五站干部吉力布和在与我们谈话时,让我们虚心向他们学习技术,好好锻炼自己,不断取得进步。
可爱的小毛驴车
来到菜园的第一天,老王头带着我们参观了整个菜园,我看到菜园的中间是一条大道,两边横竖交叉的地块上都有分界标志,整理得井然有序。一排排的黄瓜架上挂着顶花带刺的黄瓜,粉红色的西红柿在阳光下格外诱人,紫色的茄子、大大的西葫芦,里面是一大片的土豆地,还有一畦畦的韭菜。我是最爱吃韭菜馅饺子的,可我还是第一次知道韭菜是宿根的,割了以后还会继续长。有一次老王头让我们去割韭菜,我上去就要拔,没想到被老王头的喊声吓了一跳:“别拔,糟蹋了!”“为什么?”老王头用镰刀挖出韭菜的根告诉我们,一小撮韭菜它的根长满了须子,它们会不断地长出新根。虽然韭菜的叶子细细长长的看上去很柔弱,但它的根却不怕严寒,每年春天就会破土顶出嫩芽生命力很强,所以我们割韭菜要保留它的根,以便来年长得更旺。韭菜真的是个宝,割了一茬又一茬。不知为什么大食堂给知青改善生活包饺子总是爱用芹菜,可能是怕我们吃坏肚子吧。
我们在城市里吃的菜在这里几乎都有,看到这些我们真是高兴极了。菜园里的贫下中农看见知青来了都围过来亲切地问这问那,还拿出新鲜的西红柿请我们品尝。有一个贫下中农妇女我们叫她李姐,不知是什么原因她的脖子有一些歪,所以对她印象非常深。她和蔼可亲经常带着我们劳动,总是把比较轻的活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她那操着东北口音,我们最爱听的那句话“休息(xǐ)啦”,我和张翠敏四十年后相遇回忆菜园生活时几乎是异口同声说“休息(xǐ)啦”,然后就开心地大笑起来。
每天清晨我们迎着阳光来到菜园,为西红柿打枝杈,除草、松土、刨土豆等等。对于我们从城市里来的姑娘看上去挺简单的活干起来可不容易,那锄头和铁锨沉甸甸的,拿在手里都握不过来,每一锹一锄几乎都要用尽全身的力气。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疼,每个人手上打了泡,扎了刺。有意思的是那时不管多累只要远远的听到清脆的铃铛声我们就会高兴得跳起来跑向小马路,因为那是可爱的小毛驴车来了,运菜的小毛驴车来了我们就可以采摘了。记忆中一开始赶车的好像是天津知青穆怀民,他一手拽着系在毛驴车上的绳子,一手甩着鞭子,可神气了。那时候都不好意思说话,只是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每次我们几个都会围着毛驴车转转休息一会儿,和小毛驴说说话,小毛驴的长耳朵前后伸展着好像听得懂我们的话,然后我们再装车,直到目送着毛驴车走远。
记得有一次毛驴车来装运西葫芦,我们不但要摘下西葫芦还要把它运到路边,西葫芦这么大抱着来回跑真是个力气活,一个来回就喘上了。等我们再到路边时看到小毛驴已经来到了眼前,堆在路边的西葫芦都已装上了毛驴车,不用说一定是有人帮的忙。我们兴奋地谢谢小毛驴,更是谢谢那位赶车的人。
请看马丽华、我、张翠敏和赵京,我们四个知青当年在菜园抱着西葫芦照的相片傻乎乎的多么温馨可爱。
麦收“第一名”
左起:马丽华、郑桂香、张翠敏、赵京。
来到菜园一个多月我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在贫下中农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怎样为西红柿、黄瓜、茄子打杈,并且知道了西红柿若留下太多的杈会影响产量。黄瓜打杈是为了集中营养,让黄瓜更香脆。而茄子不但要打杈还要去掉果实以下的老叶,才能使已经结下的茄子丰满。这些知识在我退休后都用上了,我和老伴现住在天津北辰区,住在一楼,赠送的小院是我们生活的乐园,我们种的各种蔬菜都是绝对的绿色食品。每年的第一刀韭菜我都会请亲朋好友共同享受,必不可缺的当然是我的知青朋友们,那三鲜馅的饺子吃起来就是不一样,格外香。
七月中旬是农场麦收的季节,虽然是到了东北,天气依然干燥炎热。在这样的天气里收割麦子是农活中最苦最累的,知青战友们在大田里抢收麦子非常辛苦。挨着菜园的那片麦子需要我们来收割,我盼望着去收割麦子,因为在农场抢收麦子就是一场战斗,我是一名战士坚决要求上战场的心情非常迫切。
那年是个丰收年,齐腰高的麦秆支撑着金黄色的麦穗沉甸甸地弯着腰,麦穗抽在脸上火辣辣的疼。我们起得很早,凌晨麦地里还有一丝凉意,我看到还来了一些复员军人和贫下中农,横排队站好每人负责几垅。我戴着一顶大沿的草帽,弯着腰几乎被麦浪淹没。第一次割麦子心里还有些激动,我告诫自己一定不能落后,我任凭麦芒扎着胳膊拼命地向前割着,麦穗触碰到脑袋也不敢抬头。我旁边是赵京,只能看见她那蓝色的套袖晃来晃去。这时的张翠敏顾不上擦掉眼镜上的汗水,眼睛已经模糊了,马丽华不知什么时候跑到前面去了。忽然我隐约听到有人在喊:“小郑别着急,回头看你是第一名!”我直起腰真的回头看,啊!倒数第一,真丢人,我不示弱忙往前赶,忽然前面出现一片“光明”,割倒的麦子成把的躺在那,我拎着镰刀就跑,这回总算追上大家了。原来是贫下中农帮助我把前面的麦子割倒了,我虽然有些难为情,但一下子觉得轻松了许多,话到嘴边的谢谢竟然没有说出口,只是傻傻地笑着。在我们四个人的前面先后都出现了这种“光明”,这“光明”表达了贫下中农对我们知青的关爱和帮助,这“光明”让我们至今心存感激。
几天后麦子终于割完了,我们四个人手上的泡都破了,两条腿酸得抬不起来。每次收工回来的路上,李姐她们总是开玩笑说:“回去后拖着猫尾巴上炕吧!”艰苦的劳动让我们得到了锻炼和考验,使我们变得坚强起来,也真正体会到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
郑桂香胜利农场五站参加麦收。
采摘沙果
2014年2月5日,当年的知青四姐妹相隔45年后又在母校天津铁路一中(扶轮中学)相聚。左起:赵 京、马丽华、郑桂香、张翠敏。
经过了麦收的战斗我们似乎都长大了不少,每次来到菜园劳动都觉得很亲切。那时农场两个星期才休息一天,偶尔我们休息时还会来到菜园玩一会。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秋天到了,菜园里的沙果成熟了。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鲜美的沙果,拿在手上举起来在太阳光下一照就好像是透明的一样,离老远就馨香扑鼻。我们每天都盼望着摘沙果,能够吃到自己亲手摘的沙果该有多好啊!那一天终于来到了,高兴得我们恨不得马上爬上树去采摘。果园里几位当地的妇女头上围着花围巾,身上都披着破褂子,李姐的样子更让人好笑。李姐说你们快去穿件长袖衣服吧,我们互相扮了个鬼脸说不用。我和赵京走到一棵树下摘了一个沙果尝了尝,很好吃,就摘这棵树吧。不容分说我就爬上较矮的树杈摘起来,这时候赵京大叫有虫子,在哪?话音没落我的胳膊上“啪”的一声掉上一条虫子,吓得我也惊叫起来,差点从树上掉下。我和赵京都被虫子咬了,我俩拉着手一边蹦一边叫,一会儿的功夫我俩的胳膊就肿了起来。老王头说叫你们穿长袖衣服不听,臭美就得挨虫子咬。那哪是咬啊,分明是在拉肉,钻心的疼。第二天我们四个人都穿上了厚褂子,戴上了军帽,果然好多了。不过一天下来胳膊和大腿都肿了,浑身疼,但是想到收工后还能装点沙果回来给大家吃还是挺高兴的,装得最多的还是那副蓝色的套袖。记得我们还把沙果切成片,晾成沙果干,过年带回天津非常好吃。
我永远忘不了那段历史,几个月的菜园生活让我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感谢那里的干部、贫下中农、复员军人、老王头还有李姐给我的帮助。几个月后我调到了营部,第二年初又调到了场部。
菜园的这段生活虽然只有几个月,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因为那是我第一次离开繁华的大城市来到这偏僻的农场;是我第一次离开学校和亲人,步入社会;是我第一次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在纪念知青上山下乡四十周年回农场时,当年菜园里贫下中农李姐一早来到场部寻找我们。我们一眼就认出了她,李姐好像还是那样变化不大,亲切交谈后还互相留下了电话。马丽华和张翠敏因为当时没有联系上,没有一起回农场非常遗憾。好在现在我们已经接上了联系,我们已经相约找机会一定要重返第二故乡,去看一看农场的知青广场,摸一摸矗立在广场的知青纪念碑。期待着一起回到五站的菜园,再照一张合影,重新回到那难忘的十七岁。
2013年7月14日,写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