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时间太过短暂,1232年秋天,蒙金关系再次紧张,起因是金国杀害了蒙古使者。
这个使者叫唐庆,相关情况不详,只知道他是蒙古国的汉人万户,曾经出使金国。这次窝阔台派他再次出使金国,使命只有一个:让完颜守绪取消帝号,向蒙古称臣。
望着台下咄咄逼人的蒙古使者,完颜守绪沉默了:现在既不能答应他们,作为大金国的皇帝,自动取消帝号,他颜面何存?可是也不能得罪他们,蒙古大军随时可能再来。完颜守绪只得安排唐庆一行人住在宾馆休息。
可是到了晚上,一个金兵将领竟然带着人冲进了宾馆里,把唐庆等30多人都杀死了。
我们无法判断杀害使者是受了完颜守绪的指使,还是某些金兵自发的行动。事后完颜守绪的表现来看,完颜守绪至少是默许这种行为的,因为他既没有惩罚这些杀害使者的金兵,也没有向蒙古方面做出任何解释。
得知使者被杀,窝阔台命令速不台再次挥师而来,直捣开封。
再次迁都:
在与蒙古人僵持的这半年中,开封城粮草消耗殆尽,饿殍遍地,人人自相蚕食。
本来开封城经过长期经营,积蓄了一些粮草,可金哀宗为了保护河北的百姓免遭涂炭,而将黄河以北的上百万百姓迁入城中,这样一来,给开封的百姓带来了不小压力,后迁入的人与本地居民的冲突也时有发生。
为了缓和内部矛盾,也为了均匀分配粮草供应,金哀宗决定实行口粮管制,即所有的粮草由政府统一搜集、管理和分配,并委派了一帮人四处收集百姓的余粮,青年丁壮可留存一石三斗,妇幼减半。而这些官员在执行过程中又过于极端,居民哪怕隐匿一点多余粮草都会惨遭毒打甚至杀害。有一次,集粮官发现一个寡妇缴纳的口粮中掺杂了些草籽,而公然将这个寡妇拉到街上活活打死。这让开封百姓极为不平和失望,他们宁可将多余的粮食烧毁甚至埋进土里也不愿意交给政府,而且因为这次搜集口粮,金廷也大失人心。
更让金哀宗愁上加愁的是:到了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尸体得不到及时处理,城内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瘟疫!根据《金史·哀宗纪》的记载,说开封城内抬出的尸体达90万具之多,这个数字也许有些夸大,但瘟疫给金国带来的摧残可见一斑。
汴京实在不能再呆下去了。完颜守绪想起来了他的父亲——金宣宗完颜珣用过的那个策略:迁都。
可是往哪儿迁?
金宣宗当时还有个目标,从中都到开封。可是完颜守绪掰着手指头数了一下,居然发现整个金国境内没有一个可容身的地方!
那也得迁!
完颜守绪一咬牙,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出去找地方,哪怕现在没有目标,边走边找目标吧,走到哪儿算哪儿。
1232年(天兴2年)12月,完颜守绪悄悄离开汴京城,踏上了漫无目的的迁都之旅。临走前,他任命巴撒合为东面元帅,汉人崔立为京城西面元帅,朮甲咬住为南面元帅,孛术鲁买奴为北面元帅。同时任命了两位开封城留守:参知政事兼枢密副使完颜奴申和枢密副使兼开封府事完颜斜捻阿卜(这个女真人的名字确实怪异)。我总觉得“斜捻”与“邪念”有点谐音,但事实证明完颜斜捻阿卜并不邪,这个崔立倒是最邪恶。
为了稳住开封城的人心,完颜守绪这次出逃只带了丞相白撒,忠孝军首领蒲察官奴、参知政事完颜仲德、李蹊等少数几个将领和官员,居然把连皇太后和后宫所有的嫔妃和家眷都留在这里,以表明他还会在不久的将来回銮。
可是完颜守绪没有想到的是:他这次把皇太后和后妃女眷们推向了无底的深渊!
完颜守绪本来打算前往西面的汝州(今天河南省汝州市),可是半路上听说汝州周围三百里内无粮无水井,于是临时改道往东。其中忠孝军元帅蒲察官奴主张前往归德(今河南省商丘市),而平章政事白撒则主张进攻卫州(今河南省汲县)。完颜守绪当时没有了主意,后来他权衡了一下,决定由白撒指挥金兵,强渡黄河,向卫州发起进攻。
由于金军根本没有任何攻城设备,而且白撒担心黄河以北的地盘是蒙汉联军的,人家随时都可能杀过来,所以他信心不足。围攻了三天,卫州城纹丝未动,而且引起了蒙古人的警觉。
镇守卫州的本是蒙古的汉军万户史天泽,当时跟随速不台暂住河北,他闻警后即刻从河北真定驰援卫州,与金兵展开交锋。结果金兵打了三天没有攻占卫州,反而损失了不少人马,白撒还擅自从卫州前线跑了出来,于是完颜守绪只能放弃卫州,转向归德。
由于没有具体的方向,几番溃逃下来,1233年正月(天兴三年)到归德的时候,完颜守绪所带的兵马只剩下蒲察官奴带的一千名忠孝军和自己率领的数百名侍卫。
在逃亡归德的途中,完颜守绪将卫州失败归咎于白撒,将这个皇族投入大牢。七天之后,这个白撒总嫌监狱的饭菜不合口味,结果活活饿死了。
归德(今河南商丘)在河南的东南方向,当时的守将叫石盏女鲁欢。
这个石盏女鲁欢是著名的女真英雄,他曾经数次和西夏、蒙古作战,屡立战功。当蒙古大军三峰山、钧州之战后围攻开封的时候,他奉命前来镇守归德。在这里,他使尽了所有手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抵御蒙古人,首先他尽量收集粮草保障归德城的供给,同时他在守城的间歇积极出击蒙古军,获得一些小的胜利,劫夺了一些粮草,既给自己增添了物资,又鼓舞了士气。此外,他利用军民迷信的特点,派人在归德城西门处挖出了大炮50尊,上写大吉二字,以示天降祥瑞之物,有上天护佑,极大的提振了金兵的信心和斗志。
得悉皇上銮驾至此,石盏女鲁欢赶紧前来迎驾,将府衙拾掇了一下作为临时行辕。完颜守绪念他的勤恳,封他为枢密副使,权参知政事,相当于副丞相,让他参与重大决策。这样一来,石盏女鲁欢成了天子重臣。
按照常理,石盏女鲁欢应该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当代人,从正科级晋升到副处级尚且需要钻天觅缝,上下打点,更何况石盏女鲁欢从一个边廷小吏一跃成了中枢重臣,还经常和皇帝一起参与国事。按照某些人的观点,越是靠近心脏部位的血管,血液供应就越丰富,挨着皇上,自然是机会多多。
可是石盏女鲁欢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他只有一个反应:发愁!
让他犯愁的是:这么多人如何吃饭?
以前说过,归德是个小城,粮草储备有限,而且长期与蒙古交锋,已快山穷水尽了。完颜守绪所带队伍虽然只有数千人,但对于归德来说也已不堪压力。这些人来了要吃、要喝、要住,怎么安排?所谓水太浅了养活不了大鱼,店太小了养不起大户。在迎驾的时候,石盏女鲁欢绞尽脑汁左右腾挪,才从牙缝里抠出了一千五百石粮食,临时解决了御前大军的吃饭问题。可时间一长,这点粮食也吃完了,怎么办?
一个馒头难倒了英雄汉。
无奈之下,石盏女鲁欢只好向皇上建议:让部下出城找粮,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完颜守绪同意了。
可是石盏女鲁欢的这个建议得罪了一个人,谁呢?
蒲察官奴。
可怕的蒲察官奴:
完颜守绪是坚决的抗蒙派,
蒲察官奴也是坚决的抗蒙派。
但完颜守绪恨透了蒲察官奴,一直想找机会杀了他。
这在逻辑上似乎说不通。
但实际上没有什么说不通的,导致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人的性格。
相同的政治观点甚至宗教信仰未必成为朋友,而不同的政治观点和宗教信仰未必是敌人,正如信仰萨满教的蒙古人与相同信仰的塔塔儿人和蔑儿乞儿人是死敌,而与信仰基督教的汪古部和克烈部是盟友与亲戚一样。
决定能否成为朋友的因素很多,除了利益外,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的性格。
以前听一个心理学家讲人的性格的形成,罗列了一大堆国内外专家的观点,弗洛伊德是怎么说的,托马斯是怎么说的,他自己是怎么说的,完了还煞有介事的将人类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性、意志型三类等等,以此来证明每个人的性格形成过程是不一样的。对于这些专业知识,我并不太了解,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张三和李四成为朋友,肯定在性格和人品上有互相吸引的地方,如果两个人本身就性格相冲突,即便是持有相同的政治观点,也不大可能成为朋友。
同样道理,导致蒲察官奴不让人待见的,不是他的战斗决心不足,不是他想投降叛逃,也不是他贪污公款,更不是他克扣了军饷,而是他的性格。他给每个人的感觉都是:太霸道,胆子太大!
这个人需要简单介绍一下:
蒲察官奴,女真族,生年不详。曾经被蒙古人俘虏,他居然在做俘虏期间犯了强奸罪,但并没有被处死。后来他杀死了守卫逃了回来,并很快拉起了自己的队伍。金军在三峰山之败后,他逃到了湖北襄阳,当时襄阳是南宋的地盘。他向南宋的制置使巧舌如簧的编了一通瞎话,胡说他已经控制了邓州,准备把邓州献给南宋,而且取得了对方的信任。可是很快,形势发生了变化:蒙古人停止了围攻开封,窝阔台和拖雷北返了,蒲察官奴又策划叛宋归金。
他又派人到邓州游说金国元帅,声称准备胁迫襄阳的宋军投诚金国。
可是这个金国元帅知道他向南宋洽降的事情,不敢相信他,而且在邓州城门准备逮捕他。蒲察官奴本来已经走到了城门附近,发现有埋伏后立刻驱马奔回,面见南宋制置使,并从南宋那里借了五百骑兵。他带着这五百骑兵劫掠邓州附近的金国小城,抢了数百头牛羊,交给南宋,取得了南宋的信任。
但蒲察官奴很快翻脸,一天夜里,他突然袭击宋军,还缴获了三百匹战马和数百宋军俘虏。他来到邓州城下,派人将这三百匹战马和宋军战俘交给金军,表示自己还是忠于金国的。而后,只身回到开封。
对于这个如变色龙一般忽左忽右的人,一开始完颜守绪也不太敢相信他,可是有的大臣认为蒲察官奴出入蒙、宋、金之间而不胆怯,智勇过人,才堪大用。国家正值用人之际,完颜守绪让他当了正都尉,后来让他当了忠孝军元帅。这次从开封突围,也让他跟随,一直到归德。
在归德期间,蒲察官奴又干了一次大手笔:当时蒲察官奴的母亲在金兵溃败的过程中被蒙古人俘虏,所以他向完颜守绪建议,借着请求蒙方释放自己母亲的机会突袭蒙古人,他的建议得到了完颜守绪的首肯。于是蒲察官奴秘密遣使告诉蒙古将领,说只要蒙古人释放了他的母亲,他就把皇帝完颜守绪劫持了,献给蒙古人!
以皇上换母亲,这种事情亘古未有!但对蒙古人来说,这笔交易挺划得来。
蒙古将领信以为真,就放归了他的母亲,并派了二十个使者前来协商投降事宜。蒲察官奴通过这些使者了解了蒙古人的布防,连夜策划了袭击蒙古人的计划。
可是这个计划只有蒲察官奴和皇上两个人知道,他手下的忠孝军将领只知道议和,不知道内幕。听说了与蒙古人议和的事情后,这些人到蒲察官奴的家里提出强烈抗议,要求拒绝投诚蒙古人,否则闹兵变了。
这样一来,把蒲察官奴逼入死胡同了:如果他向这些将士解释明白,就得说出议和内幕,而说出内幕,就等于提前泄露了行动计划,让蒙古人知道了,辛辛苦苦筹划的行动肯定前功尽弃。可是他要是不说吧,这些忠孝军将领不干。
怎么办?
这个蒲察官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把自己的母亲交给他们做人质!
我肯定不会与蒙古人通谋,你们不是不相信我嘛,把母亲都交给你们,证明我的心迹!
连老娘都能豁得出去的人,这样的人肯定不简单。他要么是圣人,要么是禽兽!
要说这个蒲察官奴真不是吃素的,他当夜率领450名忠孝军偷袭蒙古大营,取得大胜,以微小的伤亡代价杀伤了三千多敌人。这一仗打出了金兵的威风,让归德城的防守进一步巩固,当然他的作人质的母亲也被放了出来。战后,官奴首功,完颜守绪任命官奴为参知政事兼左副元帅。
从蒲察官奴的战斗经历和所作所为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指挥打仗他诡计频出,招数狠毒,而且不按常规出牌,往往能够出奇制胜。
但是他的胆子太大,反复无常,连皇上和母亲都敢当筹码押上去,似乎天底下就没有他不敢做的事情。就他的性格,说不定哪天他真的把金哀宗给劫持了送给蒙古人,所以这次战斗结束后,完颜守绪有些后怕,此战后逐渐的疏远了蒲察官奴,而经常和石盏女鲁欢和马用商议军国大事,时间一长,招致了蒲察官奴的嫉恨。
现在,石盏女鲁欢实在不得已,才提议让忠孝军也自行解决粮草给养问题,更是让蒲察官奴认为石盏女鲁欢是在故意排挤和冷落自己,对此牢骚不断,忠孝军和马用的近卫军也时常发生摩擦。
当时整个归德城内,金兵主要分为两部分:蒲察官奴的一千名忠孝军和石盏女鲁欢的部下马用率领的七百名近卫军,唯一的两支力量发生矛盾可不是金哀宗想看到的。
为了缓和双方的矛盾,完颜守绪决定在尚书省设宴,为二人调解,毕竟现在大敌当前,左膀右臂老是闹别扭直接影响抗蒙的大局。
我们经常看到电影里面两个黑帮打的不可开交,时间一长,会出来一个德高望重的中间人调停一下,摆个合头酒,让各方来坐下谈谈心,互敬对方一杯酒,把事说开了,矛盾调解了,握手言和吧。然后双方举杯庆祝,皆大欢喜。
可这次合头酒却喝出事来了,事情远比完颜守绪预料的要严重的多。
当时完颜守绪请马用和蒲察官奴来,三人围坐在桌旁。皇上首先高度肯定了两位的贡献,并牵着俩人的手,让他们握在一起,说现在大敌当前,希望他们抛弃成见,永释前嫌,为了大金国的社稷安危,同舟共济,精诚合作,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等等。
要说这蒲察官奴真是演戏的高手,在宴席上他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并主动向马用敬酒,表示自己会象兄弟一样对待马用,尽忠报国,态度十分诚恳,让在座的完颜守绪和马用很感动。马用借着酒劲也称兄道弟,当即命令手下撤去防备,以示诚意。
看上去这次和解成功了,宴席完毕后,完颜守绪心满意足的回去睡觉了。
可完颜守绪对于这次合头酒的效果过于乐观了:他刚睡到半夜,听见归德城中杀声震天,看到火光四起,一开始完颜守绪还以为是蒙古人杀进了城,可是后来发现是城内出事了。
原来是蒲察官奴利用马用撤去了防备,突然向近卫军发动袭击,近卫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马用被杀,近卫军及朝廷大臣300多人被杀。
接着蒲察官奴派兵包围了石盏女鲁欢的家,正在睡梦中的石盏女鲁欢被带到了官奴的面前,他懵懵懂懂看到的是这位同行那冰冷而带有杀气的眼神。
“这是什么!”,官奴指着从石盏女鲁欢家搜出的几罐面酱。
女鲁欢一时无话可说。
“你私藏粮食,却让大军自行寻粮,图谋不轨,人赃俱获,还有何话说?”。
石盏女鲁欢想争辩,可没有来得及开口,蒲察官奴使个眼色,乱军上前手起刀落,女鲁欢横尸在自家门口。接着蒲察官奴下令将这位女真英雄抄家充公,同时大开杀戒,几天之内归德军民死伤三千多人。一时间归德城内尸横遍野,人心离散。
叛乱结束后,蒲察官奴带兵入见完颜守绪,说石盏女鲁欢和马用等人谋反,已经被杀死。金哀宗迫不得已,只好认可了他的事实。
这就是归德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