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王赫连勃勃与后秦王姚兴(他于后秦弘始元年(公元399年)降号称王)在关中地区的争夺,已是十六国末期的事情。这有点像春秋末期的吴、越两国的争霸战,节目看起来很热闹,却不过是时代交替过程中的一段小插曲,吴国、越国都号称一时的霸主,在事后看来只是给战国七雄增添了酒席上的笑料。同样,后秦和夏国不论谁取胜,都只能是一场简单的胜利。后秦国势渐衰,不能复振,而大夏虽然是新兴的国家,却因其统治者的局限不能也不会像拓跋珪做出务农息民的事情,于是也无法长久。
关西地区的小国,在这期间一个接一个的灭亡。而需要先略提一下的是当时的关东形势,拓跋珪在其统治后期表现得很残暴,他和石虎、苻生、赫连勃勃等人虽有差距,有个“毛病”却是共同的,性情喜怒无常而好杀人。
他有个无赖儿子拓跋绍,个人爱好是出外打劫。拓跋珪处罚他,把他倒吊起来扔井里,快断气的时候再捞出来。拓跋珪仍然十分不爽,就把他的母亲贺夫人关起来准备处死。(这个贺夫人也够惨,拓跋珪为了娶她为妻,暗杀了她的丈夫,而强行娶了她,没想到生下这个孽子。)拓跋绍带着身边的宦官杀进宫去,竟然就把拓跋珪砍翻。
弑君的大事没给北魏的政局造成太大影响。拓跋珪的太子拓跋嗣潜入民间,组织起力量把拓跋绍给摆平。拓跋嗣即位,成为北魏明元帝,他基本秉承拓跋珪时期的政策,北魏国内政治经济很快安定,其关东第一大国的地位不可动摇。
关东的另一个小国,僻处辽东的北燕,也在同年(公元409年)发生政变。君主高云被手下的一对保镖离班和桃仁杀死,汉人将领冯跋借机平定内乱,自称天王(后燕和北燕自慕容盛之后都称天王,这个情形与前面提到的石虎、苻坚、吕光是类似的)。
冯跋搞了一套汉人政权常搞的政策,把后燕时期的弊政废除,整顿吏治,发展农业,兴办学校,还和周边的外族部落和亲。北燕国内在冯跋初上台的几年中显出一番新气象,加上它的地理位置离中原争夺的焦点地区较远(不像南燕那样面对刘裕的北伐,首当其冲),实现了短暂的保境安民。
关西在夏国建立后,一度多达六国。这其中,早在姚兴初年被迫投降的西秦乞伏乾归,在世子乞伏炽磐的协助下,已恢复了元气。他眼瞧着姚兴对付北方的赫连勃勃和西方的秃发傉檀,有点应接不暇,便于公元409年在苑川一带(今甘肃榆中境内)自立,重建西秦。
乞伏炽磐在西秦更始四年(公元412年)接替乞伏乾归为西秦王,他在西秦投降后秦期间积蓄了一定的力量,使乞伏乾归得以在后秦衰落时光复祖国,可见很有头脑。
即位的第三年,即公元414年,乞伏炽磐趁秃发傉檀进攻吐谷浑乙弗部的时机,突袭他的国都乐都,一举将南凉这个在凉州地区看起来相当强大的国家灭亡,使人生出惊诧。
(事实上,前面已经提到,秃发傉檀连年征战,看起来胜仗不少,却多是不足挂齿的战争。根本谈不上雄厚二字的国力经此消耗,是典型的外强中干,只需对其加一外力,整个“堡垒”就土崩瓦解。)
乞伏炽磐也曾像赫连勃勃那样在姚兴手下谋事,懂得如何对付同样看来强盛的后秦。有一个赫连勃勃,已经把姚兴惊得只差吐血,现在又来了乞伏炽磐,哪里还能有安稳日子。后秦这关中第一强国,与其称号早已不符。乞伏炽磐和赫连勃勃对它频频发起进攻,姚兴在连续的失败中丧师失地,还得认栽。
后秦的内部问题也是通病,从成汉、后赵到后燕、后凉,都是一样。广平公姚弼,本来也不算什么牛人,和外敌打仗时都是以输为主,却得到姚兴的宠爱,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的手下姜纪劝他结交姚兴身边亲信,争取进入朝中。姚弼在这方面倒是很像后燕的慕容宝,他按计行事,得以调回京师当尚书令、大将军。姚弼便在京师广结名人,积极策划推翻太子姚泓的势力。左将军姚文宗是太子亲信,姚弼在姚兴跟前说他的坏话,又拉自己的同党作证,姚兴果然下令处死了姚文宗。姚弼的党羽逐渐掌握了朝中一些重要的领导岗位,甚至向姚兴提议改立姚弼为太子,姚兴竟然对此不置可否。(姚兴此时的表现只能说是老糊涂了。)
弘始十六年(公元414年),姚兴病重,姚弼暗中召集了几千士卒,密谋作乱。姚兴的其他几个拥兵在外的儿子姚懿、姚洸、姚湛准备带兵回京讨伐姚弼。姚弼还没行动,姚兴的病情好转,朝见百官,大臣们向他禀明实情,姚兴却不忍对姚弼治罪,仅免去他尚书令的职务,连将军的兵权都不夺。
第二年姚兴再次病重,姚弼又在自己的府中聚集军队。姚兴闻讯后倒是生了气,杀了姚弼的几个党羽,并囚禁了姚弼。太子姚泓说情,姚兴又一次赦免了姚弼。
姚兴对叛乱活动的姑息,终于酿成了最后阶段的宫廷变乱。
弘始十八年(公元416年),姚兴的病情转危,他的妹妹南安长公主进宫探病,竟没得到姚兴的回应。
姚兴的幼子姚耕儿从宫中出来,对哥哥南阳公姚愔说:“父王已死,我们赶快行动。”
姚愔率领自己的士兵攻打皇宫,与姚泓的军队在宫门展开激战。病榻上的姚兴硬撑着来到前殿,下命令将姚弼赐死。宫中的禁卫军见到姚兴,士气大受鼓舞,将叛军杀得大败,姚愔等人逃往骊山。
姚兴在变乱后的第二天就去世,姚泓学当年父亲登基时采用的那一招,于秘不发丧的情况下派兵捕杀了姚愔及其同党。一次变乱最终平息,后秦灭亡的趋势则已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