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
北宋的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以散文著称,世人合称“三苏”,与曾巩、王安石、欧阳修、韩愈、柳宗元一起并入“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书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中进士后入仕,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礼部尚书,后追谥文忠。他主张重视文章表达的思想内容,提倡摆脱形式上的束缚,从不同的内容出发,自由表达。苏轼有政治抱负,“颇喜言兵”,写了许多谈史议政的文章。从儒家政治理想出发,广引史料加以论证,对当时封建社会带有根本性质的问题和各问题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对策。他的散文以议论见长,纵谈古今形势及治国用兵之道。这些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简劲质朴,艺术风格雄奇坚劲。他的抒情散文中,艺术价值最高的应是叙事记游之作。这些散文大致可分为写景、记人、描写楼台亭榭几种。他的散文与韩、柳、欧并称大家,既发扬了前代文章的优良传统,又发展了散文的实用性、文学性和通俗性,体现了唐宋古文运动的积极成果,对我国古代散文发展有巨大贡献。其父苏洵(1009~1066年),号老泉,他27岁才发愤为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入京后受到欧阳修的赏识,文名大盛,是一位晚学有成的文学家。其弟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与苏轼同榜中进士。他的诗文受父兄影响,擅长政论和史论,而他的记叙文写得纡徐曲折,饶有情致,文章风格汪洋澹泊,颇有秀杰深醇之气。“三苏”在散文上造诣不同,贡献各异,共同成为古文运动的中坚。